第B2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1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源自大地深处的文化见识

——读冯骥才散文新编之《南乡三十六村》

    蔡体霓           

    冯骥才先生其实是不用介绍的,但我还是要提上一笔,他祖籍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是当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本书为散文新编中的田野卷,今年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说,这些挑选出来的文字,是他近年来进行文化抢救的过程中,“在大地深处的文化见识及种种忧思”。他觉得乡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应与我们温暖的日子长久地相伴。

    书中的文章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创作,可以看到作者足迹所及之处。3年前写的《半浦村记》,讲的是宁波江北的一个村子,言语间情意可感。冯骥才说,那里“依江傍海,土沃草肥,人又勤快,是个古老的鱼米之乡,至今依然恬静地躺在这块土地上。由于历史久远,模样苍老了一些,但浙江的村子都很洁净。看上去像一个南方老婆婆满脸细细弯弯的皱纹,慈眉善目,一身干干净净的衣衫,鬓发梳得整齐,仪态安然地坐在那里。”这样的村子,过去是常常见到的,现今却是难得了。它既保持着原先的气质,又让人看到时代的新事物如现代设施、电子设备、交通工具渐渐融进当地人的生活。古村稳稳当当地一步步与时代并行着,洁净的环境,珍贵的遗存,还有鲜活的文化传承,这些成为古村的特色与追求。更重要的是,保护古村落来自当地百姓的“文化自觉”。

    《中国最古老的村落在哪里》一文,说的是河姆渡。冯骥才认为,“我们今天已进入比较高度的现代文明,但如果没有先人的创造,特别是村落的创造,就不会有今天。”此文写于前年的5月1日,作者对古代河姆渡人发出感慨,不仅因为他们创造了最早的村落,更因为他们创造的河姆渡文化跨越了70个世纪,居然完整而神奇地保留至今。那些可观可感的农耕历史的文明标本,让我们永远有“家”可回。

    从书中可以看出,冯骥才先生在这10多年里,一有机会就朝农村跑,朝山乡跑,牵挂那里的人,惦念那里的民间艺人和乡土艺术。在《杨家埠的画儿》一文里,读者可以看到年画在农村生活中的地位。杨家埠在山东,年画的需求者多为农民,因农民资金有限,年画便采用套版,很少彩绘。关于年画艺术,当地有歌谣:“红配绿,一块肉,黄配紫,不会死。”故此,杨家埠年画的色彩分外强烈、鲜亮,给人以乡土艺术特有的视觉冲击。当地一年能卖出年画上千万张,这些年画所绘多是门神、财神、摇钱树、猛虎、花卉和带“二十四节气”的灶王。一个刻画老人说:“没有年画过不去年啊!”年画与年俗,与人们的生活理想,早已融为一体,它绝非可有可无的年节的装饰物,而是寄托着老百姓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读这样的文章,让人感悟颇深。在作为书名的《南乡三十六村》这篇文章里,来看看作者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启动之前的心情:“抢救的急迫感登时冲上心头。无疑,‘这件事已经进入倒计时’,我把人马一分为二。一半人全力搜寻镇上的遗产,另一半人对镇郊三十六村进行拉网式普查。看看田野之间还残留着多少农耕文化。”读过之后,感同身受。

    冯骥才先生的文字有内容有情感,真切实在,犹如宁波菜的寻常做法,新鲜的蔬菜鱼虾里不必多放什么调料,不失本味就是人间至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