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16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审批窗口就该说“普通话”

    郑建钢

    原先,我看到“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这个名称,根本不知道这就是常说的“工龄”。现在,工作人员将审批事项中一些“拗口术语”转化为“群众用语”。这个小小的改变,为我们带来了大大的方便——对于奉化区行政服务中心这一举措,家住该区东郊开发区的何先生连连点赞(6月12日《宁波日报》)。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说相互间听得懂的“普通话”,是交际的最起码要求。可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在不少政府审批窗口成了奢望。“小小改变”带来“大大方便”,说明老百姓受“拗口术语”之苦由来已久。

    其实,将“拗口术语”转化为“群众用语”,多说“普通话”,不打“官腔”,算不得什么改革举措,无非是返璞归真罢了。但是,这样的转变,能够惠及前来办事的群众,让大家“明白跑”,因而受到办事群众称赞,就在意料之中。

    政府部门的审批窗口,本来就是为来自五湖四海的老百姓服务的,工作人员说一些接地气的“普通话”,少说那些难懂拗口的专业术语,既是工作需要,也是提供优良服务的基本功。假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抱着公事公办的态度,官话“涛声依旧”,“官腔”照打不误,那么,即使“门难进、脸难看”的局面有所改观,可是“话难懂、词难辨”的陋习依然会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结果照样还是“事难办”。

    政府审批窗口需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放下高高在上的“官架子”,及时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质量,设身处地为办事群众着想,提高办事效率。这也是维护群众利益、凝聚民心,进一步树立良好形象之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