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朝霞 海曙记者站 续大治 通讯员 朱尹莹 人物名片:沈瑞龙,海曙区文化馆首任馆长,历任海曙区文化局局长、海曙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期工作在文化战线管理岗位,2008年退休。 人物感言:无论个人还是群体,其成功之路跟国家发展密不可分。海曙区公共文化的异军突起,就是在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时代发展大潮激起的一朵浪花。 近日,甬剧轻喜剧《秀才过年》在宁波逸夫剧院首演成功,该剧导演71岁的沈瑞龙又忙着寻找新题材谋求新突破。自1984年从甬剧艺训班班主任岗位调任新成立的海曙区文化馆首任馆长到现在,34年过去了。回首往事,沈瑞龙说,创新是他工作的主旋律。长期工作在文化战线管理岗位的他直言,无论是文化产业发展,还是公共文化服务,都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与时俱进。 1984年,镇明、海曙两区合并,海曙文化馆成立,沈瑞龙走马上任馆长。“那时文化馆租用横河街一幢老旧的木结构楼房,一年经费不到3万元,几乎无法开展群文工作。”沈瑞龙回忆。 穷则思变。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要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随着市场经济的萌芽,沈瑞龙作了文化市场化的尝试。他花近2万元将文化馆大厅装修一新,请来乐队和歌手,办起了改革开放后宁波首家营业性舞厅。沈瑞龙没想到的是,这个可容纳200人左右的舞厅立刻受到年轻人的热捧,一票难求。 赚到了“第一桶金”,沈瑞龙带领海曙区文化馆“乘胜追击”,与宁波老字号“东福园”合作,开出宁波首家音乐茶座;与宁波汽车南站联手,开出首家台球房和电子游戏厅;与上海的一家美容中心合资在月湖月岛开出第一家形象设计中心。 经济上打了翻身仗,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也有了保障。1986年至1987年间,海曙区文化馆主办了宁波首届流行歌曲大奖赛、宁波首届“文化夜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当时相对单一枯燥的群众文化生活送来了阵阵清风。 市场化之路初试锋芒便尝到了甜头,海曙区文化馆开始了更大胆的尝试。1993年新年刚过,文化馆职工经反复商讨决定:告别“统包统管”,试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即文化馆和文化娱乐总公司),不要国家财政拨款,人事、经营、分配自主。由此,人事体制上,文化馆职工从“政府人”变成“社会人”;财政体制上,从财政“养人”转为财政“养事”;管理体制上,从政府“办文化”改为政府“管文化”。 全新的管理模式迎来的是全新的“以文养文”发展新路。沈瑞龙记得,本世纪初,海曙区文化馆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优秀文艺人才,经营着10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形成了策划创意、演艺广告等优势产业群。 “文化产业的壮大反哺文化事业,又为海曙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沈瑞龙说,海曙区由此构建起馆、站、社区三级公共文化网络,与辖区近百家企事业单位加盟的“社区文化联谊会”资源共享。2000年,海曙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 精品艺术层出不穷。2007年,海曙区文化馆创作的男子表演唱《老墙门》获得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第十四届“群星奖”,随后《网络女孩》《南腔北调都是歌》《阿婶合唱团》分获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群星奖”,创造了“四连冠”奇迹。 如今,退休在家的沈瑞龙依旧关注公共文化服务。他表示:“近年来,随着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提高,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到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信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