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余建文 镇海记者站陈海群 通讯员王彬彬)填报电子表单,网上申报,送货上门……日前,镇海澥浦镇庙戴村残疾人专职委员严郑杰将一把新轮椅送到残疾人张丙根的家里。“‘智慧残联’雪中送炭,阿拉残疾人不用出家门就能享受全程服务。”张丙根由衷地夸赞。 网上问需结合上门送服务已成为镇海区残联工作的常态。据该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起,镇海大力推进信息平台建设,用数据、代办员帮忙“跑腿”,为残疾人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服务,提升获得感。截至目前,全区7500多名持证残疾人办事实现“零跑腿”,事项办结率和残疾人满意度均达到100%,为残疾人服务的“智慧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咨询“不必跑”。该区残联工作人员针对家庭收入、政策享受等残疾人最为关注的5大类126个项目情况开展上门调查,并为每名残疾人编制个人电子档案,纳入新创建的“智慧残联”信息平台。残疾人不仅在平台上能自助查询个人信息,还能以视频对话、网上登记等形式“面对面”交流。 申报“不需跑”。该区残联通过厘清部门职责,梳理出63项“便民清单”,设计制作117件“智慧残联”平台办事电子表单。遍布城乡的100多名专职干部将走访采集的信息即时上传平台,实行三级残联组织的“闭环式”流转审批机制,用数据来为申报事项“跑腿”,办事时限从7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 办事“不用跑”。工作人员通过定期上门走访和不定期上门服务诚意“助跑”,让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保障政策申报、无障碍设施改造等27项全程代办服务,打通为残疾人服务“最后一公里”。 康复“零跑腿”。镇海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组织市、区两级10余家医院的70余名专科医师,免费上门为残疾人和“三瘫一截”病患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制定个性化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