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综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7月1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需求导向 推动服务下沉

着力增强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人力社保部门通过“互联网+”技术,推出的人脸识别资格认证,使得诸多退休人员通过手机即可完成人脸扫描资格认证。
专项的技能比武,更好地促进了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一窗受理”时,为市民带来精准、高效的服务。

    本报记者 周琼 通讯员 任社

    去年以来,我市人社部门坚决贯彻省、市“最多跑一次”改革部署,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和企业的办事需求出发,以“服务下沉”“技术运用”“数据共享”为切入点,直面问题、聚焦难点,各方联动、克难攻坚,扎扎实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据悉,在推进这项工作中,全市人社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着眼“服务下沉”,努力推进改革在基层落地生根。

    人社部门承担大量群众办事事项,是政府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为方便群众办事,人社局不断加大人社自助服务一体机建设步伐,在2016年实现154个街道(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2017年社区(行政村)新增配置一体机230台。目前,全市一体机累计配置602台。一体机服务项目也从51项增加到79项,访问量超过425万人次,日访问量达3.3万人次。同时,积极推进社保卡公共服务社会化工作,去年以来,全市社保卡业务全部转移到7家合作银行318个银行网点办理,实现“全城通办”、即时办结。目前,人社部门“全城通办”事项45项,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

    二是着眼“技术运用”,大力发挥“互联网+”的信息化优势。

    改革以来,人社部门充分利用人脸识别、移动支付、智慧咨询等新技术,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全天候”的网上办事服务。目前,全市人社部门119个“最多跑一次”事项全部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实现网上办理,其中23个事项实现“零跑腿”。2017年5月,人社部门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出人脸识别资格认证,退休人员通过手机即可完成人脸扫描资格认证。2017年全市有6750人(次)使用该技术完成资格认证,此项举措惠及79万企业退休人员。为了方便企业劳动用工书面审查,今年4月份,人社部门又开发并运行书面审查材料网上填报系统,通过网上填报和审查方式,实现全市各类企业年度劳动用工审查的“零跑腿”。同时,启用宁波工伤保险7×24小时申报功能,用人单位可以在任意时间进行网上申报。积极推进智能咨询服务,12333推出了全国第一条外国人才双语咨询热线和人社微信服务号,多渠道方便群众办事。

    三是着眼“数据共享”,致力加强部门之间的政务协调。

    改革中,全体人社干部牢固树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理念,加强与省人社厅、市电子政务办及其他兄弟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推进各类数据互联互通。一方面,主动共享人社数据:向省人社厅和市政府归集四大类、每月约4.4亿条数据,并提供个人参保证明、养老金领取信息、医疗费用结算单等53个实时共享数据接口。其中,参保证明数据在全市率先与其他部门实时共享,目前群众和企业在办理户籍迁移、购车买房、子女入学等事项时,不需要再到人社窗口打印参保证明,可以由相关部门直接调用人社局的参保证明接口。截至目前,已累计被调用132万次。另一方面,积极使用其他部门数据。目前,已与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13个部门实现了数据交换共享,月交换数据量2千万条,使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自主创业用工登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等29项个人事项实现“一证通办”。另外,加快推进6个自建系统与市“统一受理”平台的互联互通,有80个“最多跑一次”事项与市“统一受理”平台实现对接,并开展业务办理。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人力社保部门还将认真贯彻全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服务争效”会议精神,按照“申请材料最优、办理时限最短”的“领跑者”标准,扎实做好“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优化工作,争取更多事项实现“就近办”“网上办”“简化办”,为打造“名城名都”贡献人社新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