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余建文)前天,甬江隧道运营管理提质升级交流会在镇海举行,来自同济大学、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一众业内知名专家通过实地调研,总结隧道运维经验,利用新技术、大数据加强“健康体检”,破解养护难题,为国内水底隧道管养探寻新路径。 全长1019米的甬江隧道是我国第一条在软土地基上使用“沉管法”建成的大型水底过江公路隧道,自1995年11月建成通车以来,已安全运营23年,经历两次大修,发挥巨大综合效益。 受地基沉降和大流量车流等影响,隧道逐渐暴露出运能超负荷,设备结构老化、管理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这也是国内大型过江隧道管养面临的共性难题。目前,甬江隧道日均汽车通行量达2.5万辆次,是设计通行量的5倍。交流会总结了隧道23年来安全运营、大修的成功做法,展示各阶段“体检报告”,与会专家仔细“把脉”,提出引入激光扫描仪、多波束等观测新技术,利用大数据、BIM技术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及时化解各类病害风险,帮助隧道“延年益寿”。此次交流会成果还将为国内水底隧道的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