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7月1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金石“解”读人生

——记甬上篆刻家阮解

阮解在工作中(崔小明 摄)
赵叔孺时先生
马衡叔平先生
潘天寿大颐先生
沙孟海文若先生

    本报记者 崔小明     

    前不久,由宁波市委宣传部主办、陈振濂宁波文艺大师工作室承办的“大师说——改革开放40周年宁波书法篆刻艺术成果展”在宁波美术馆举行,这次展览体现了近年来宁波书法篆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其中刻有潘天寿、沙孟海等先贤头像的一组巨印篆刻作品引来广泛赞誉,它出自宁波篆刻家阮解之手。他的作品近年来频频在全国及省级书法篆刻艺术展中亮相。

    阮解性格沉静温和,脸上总是带着友善憨厚的笑容。目前他是西泠印社出版社宁波分社负责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篆刻委员会委员、宁波市篆刻委员会副主任。阮解出生于杭州临安天目山下一个耕读之家,祖上是大户人家,家产颇丰。父亲最初从事教育工作,也回乡务农过,后调入镇文化站从事文化宣传。虽历经坎坷,却始终秉持乐观、豁达的精神。阮解深受父亲影响,从小喜欢写写画画,当时乡里很多店的招牌出自阮解之手。高中毕业后,他考入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在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扎实的学习。由于勤奋刻苦,成绩优异,1993年阮解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毕业生,进入杭州城建工程学校任教。后因爱情的召唤,他辞去了“金饭碗”,做了“新宁波人”。他曾风生水起事业兴旺,也曾创业失败跌落谷底,好在一路上有书画篆刻艺术相伴。当他潜入书斋,拿起铁笔与金石为伍时,他感受到的是快乐和自在。

    多年来,他潜心研究篆刻艺术,如痴如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篆刻技艺大有进步,但自己总觉得不满意。后经人介绍,结识了甬上名家蔡毅和包根满先生。在他们的提点下,阮解的篆刻技艺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1年,在老师包根满的建议下,他第一次将自己的作品经过整理,参加了当年的浙江篆刻大展。后又连续几次入展中书协主办的专业展览,引起业界关注。很多人打听篆刻界的这匹“黑马”到底是谁?要知道当时他连区一级书法家协会会员都不是。短短几年间,他参加国家级、省级的书法篆刻展览几十次。2017年9月,在西泠印社第九届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中,共有10件作品获奖,阮解的作品就是其中之一。他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业界的广泛认可。

    艺术追求永无止境。多年来,不管白天多忙,他晚上必定进入书斋,或研读古汉语文字,或刻印练手,总要“挖石头”到午夜十二点以后。他沉浸在方寸之印中,心摹手追,探索艺术的无限奥秘。他请益名家,师其心而不师其迹,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艺术风格。品味阮解的印章,能感觉到他立意精心,构思巧妙,视觉多样,规矩中温顺活泼,变化中源流分明。他刀法娴熟,冲切自由,镌刻精准,雄健淋漓,无论是大篆、小篆,方形、圆形,都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近两年来,阮解阅读了大量的古文书籍,研习了大量古代汉字,他在追寻艺术的道路上,再次翻越了一座山峰,印风从工稳逐渐走向写意。这一时期作品刀法生拙并重,洒脱恣肆,线条舒展明快,婉转多姿,苍浑古茂中新意迭出,秀丽飘逸中自然天成。他还尝试“印、文、画”三者结合,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这次应邀参加改革开放40周年宁波书法篆刻艺术成果展,凭借扎实的素描功底,他别出心裁地在印石上刻出潘天寿、沙孟海等大师的头像。

    “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翻阅他的《耕砚堂朱迹墨痕》《阮解篆刻作品选》等作品集,可直观感受阮解的品格和修养。一方“一言为重百金轻”印,结构疏密有致,字体轻盈端正。这句话也是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之一。另一方“虚己者进德之基”印,古朴浑厚,寓意虚怀若谷,厚德载物。“待人总要大肚皮”的题款,洒脱飘逸,显示了他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另一款“打破樊笼是丈夫”,雄奇俊秀,表达了他创新求变的艺术追求……

    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远绍千年历史,直溯文字渊源,旁通书画之理,兼涉镌刻技艺,内含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历来深受文人墨客喜爱。但今天了解篆刻的人并不多,为此,创作之余,阮解致力于篆刻艺术的推广普及。去年年底,在江北春节团拜会上,他与宁波现代舞团联手表演节目,将篆刻艺术融入现代传播技术。表演时,舞台一边是时尚前卫的现代舞,另一边是阮解在印石上“起舞”。借助大屏幕显示,现场观众可以看到铁笔所行之处,石屑纷披、天然崩裂的效果。这次表演非常成功,很多观众说,没想到篆刻艺术这么有魅力。此外,阮解还经常到企业、社区开课,讲授篆刻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点。他希望更多的人走进篆刻艺术的世界,了解、学习、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阮解在“改革开放40周年宁波书法篆刻艺术成果展”上的篆刻作品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