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树 石志藏是我市颇为活跃的实力派作家,他向来要求自己安安静静地阅读、写作,写自己认为有文学品质的散文,这一点可能与他一直所从事的金融工作有关。志藏与我同为北仑区白峰街道小门村的老乡,因此和他一起聊聊家乡的旧人与新貌,能感受到喝同一条河水、吃同一种米饭、吸同一路海风的情分。 因为乡情的牵连,志藏的散文我总愿意多读几遍,不论是他出版的作品集,还是平时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单篇。新著《木质的村庄》由51篇散文结集而成,以作者的出生地小门村为背景,通过细致敏锐的笔触,再现了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有木质气息的村庄。读罢此书,再度回忆童年生活,的确如作者在题记中所说:“我们一年四季甚至一天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木质的东西。” 亲情散文或者家族叙事散文的情感浓度决定了文章的基本品格。如果太浓,读者的审美受作者的情感炙烤,容易陷于疲惫;如果太淡,温吞水一般,又引不起阅读的欲望。志藏的乡情散文在回溯过去时,跳出了通常的窠臼,其叙事从容不迫,老老实实地展开对故土的细微观察,从而完成对大地母亲的深情书写。此书最有价值的当数以“盐花深处”为主题的一组文章。家乡小门村从事过晒盐业的有上百人之多,作者的父亲曾主管梅山围塘晒盐工程,在书中自然对晒盐作了浓墨重彩的回忆与描叙。 近年来,志藏对盐文化特别入迷,前前后后写了多篇文章,我读过之后兴奋莫名。曾特别嘱咐他:“盐这个题材你可得抓住不放,坚持做下去。因为盐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太重要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之一啊,这个题材做好了,将来是可以出版一部可典藏的专著的。”果然,这本散文集中“盐”题材的写作,又达到了新的高度。 志藏的散文善写“小”,以小见真,且具有大事化小的能力。他的“小”并不是规避历史、时代去抒写细碎琐屑的小情小调,也不是沉浸在自我世界里宣泄个人色彩浓重的心绪或者情感。他的“小”是在苍茫的尘世中撷取打动人心的片段,将细微之处放大,照射到现实和生命个体中去。他书写的那些带有记忆烙印的生活经验,是对时代与历史的贴近,是对日常细节的还原和提炼,是对平凡人可敬、可爱和可笑、可怜、可叹面貌的立体刻画。如成功创业的农民企业家胡小良,骑着一辆摩托车跑遍全国数十座城市,寻找保险箱业务。他以小门村为依托,创办村办企业,又让村办企业“脱胎换骨”一跃而成为坐拥数亿元资产的永发集团。不过,石志藏笔下的这个永发集团董事长,总是那么“谦恭朴实”,他的日常口语是“学会做好人,顺便赚点钱”,这句话真应该入选当代企业家名人名言录。志藏写人写事总是能抓住人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能将人写活,即使是平凡小人物也能让读者兴致勃勃地读下去。 小门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多地多田少水长,山上的树木常年呵护着村庄,因此说“山清水秀小门村”是一点不夸张的。村庄的形状犹如一艘在东海里扬帆远航的大船,进村不远便有一座坐西向东、被青山环抱着的古刹宁国寺。宁国寺后来成为小门小学,是我和志藏的启蒙母校。继续前行是旧建筑最为集中的徐家老屋,徐家是当地望族,徐建农、徐长海这两位接受新思想参与抗日救亡运动的烈士,当年正是从这里毅然出发投身革命的。如今蔡山脚下杨梅湾的烈士陵墓,成了村民尤其是学校少先队员每年清明致敬祭扫的红色课堂。 有一位历史学者曾说过:“个人及其家乡的小历史是国家大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志藏为什么起意要编写这么一部有村史意味的《木质的村庄》呢?这应该是他作为家乡的作家协会副主席又是地方文史爱好者的一次自觉行动。他想通过这本书,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让今天的人们更清晰地了解家乡的区域史。散文集《木质的村庄》就是一把打开小门村历史大门的金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