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波 《最后的熊猫》的作者乔治·夏勒是美国野外生物学家,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三位野生动物研究学者之一。他曾获得世界自然基金会金质勋章、《美国国家地理》终身成就奖、美国泰勒环境成就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等殊荣。 1980年,乔治·夏勒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合作的“熊猫项目”,在大熊猫栖居的深山老林里,和中国科研人员同吃同住同工作,并把新的科技、观念、技巧介绍给了中国同行。乔治·夏勒的妻子一同前来,深入参与每一层面的工作。在《最后的熊猫》一书中,夏勒博士以优美的笔触记录了熊猫世界的美丽与哀愁,以及心底对妻子的爱与感激。 我们以前在电视和杂志上看到野外生物学家的生活总是很精彩,事实上,野外生活非常艰苦,常常在酷日、风霜、雨雪中过着苦行僧般的日子。吃住很差,一碗调味面或者盖浇饭就打发一顿,野外工作没有电,晚上夏勒博士打着手电筒抄写笔记,冬天常常被冻醒。很多野生动物习惯独处,平时难得一见,它们把目光接触视为一种威胁。大多数时候,夏勒博士和同事是在寻找熊猫的足迹,用无线电遥感勘测法监视熊猫的行动与日常生活,并记录相关信息。书中好几处写到他们在野外收集熊猫粪便,并进行研究:“路旁有两个浅绿色的锥形物体,大约六英寸长两英寸宽,熊猫粪便!我跪下,把其中一团捧在手中。”“雪地里有两团粪便,像鸟巢里的两颗蛋……我把它们装入塑料袋带回去分析。”他们每个月至少要收集30个熊猫粪便,烘干或晒干,将粪便中没有消化的竹叶与茎分开,以确定熊猫是否在不同季节偏好竹子的不同部位。 夏勒博士说,他热爱这项研究,所以能忍受所有的艰苦与辛劳。野外考察也有美丽和惊喜,他曾多次与熊猫或其他珍稀动物邂逅,每一次都是独特的经历—— 一天傍晚,夏勒外出散步,发现一群金丝猴,安静地坐在云杉枝头,沐浴着夕阳,正大嚼着挂在树枝上的地衣。于是,他也背倚着一棵树,和这群大山的精灵共享斜阳余晖;有一回,夏勒博士在山上走,看见两只雄性熊猫为了一只雌性熊猫打架,其中一只打赢了,于是它得到了雌熊猫的爱。这场千载难逢的熊猫格斗就发生在离他不到2米的地方。又有一回,他走入一个平坦的洞穴,发现里面有用针叶及小树枝搭成的卧巢,地上还铺着碎木屑,这是一个干燥而安全的熊猫育婴房。夏勒博士兴趣盎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熊猫也会筑巢”。 熊猫可爱呆萌的形象以及遗世独立的生活方式令夏勒博士着迷,但它们毕竟是野兽,所以有时候林间偶遇也充满危险。一次,夏勒博士和中国同事与一只熊猫狭路相逢,“它咆哮了两声,向我们迎面奔来。”夏勒博士急忙爬到一棵树上,他的同伴手忙脚乱地跑回原来的小路。那只熊猫不知追哪个好,干脆就不追了。 我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夏勒的妻子与他并肩工作,让他的内心充满温暖。书中多次写到妻子给予他的帮助:“她能在荒凉的野外为我布置一个家,在艰苦的环境中提供一个充满温暖的地方,我可以跟她谈我的烦恼,她是我的避风港。” 《最后的熊猫》是一部纪实作品,也是一部科普作品。夏勒博士生动地记录了自己在中国长达五年的研究经历,向世人展示了四川卧龙、唐家河等熊猫保护区旖旎的自然风光,以及熊猫令人着迷的生活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