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崔小明 通讯员房炜)6月底到7月中旬,市演艺集团创排的民族舞剧《花木兰》在广西、四川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商业巡演,受到观众的追捧,6场演出平均上座率90%,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据了解,2016年花木兰的故乡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为了扩大城市影响力,出资1000万元请宁波市演艺集团创排舞剧《花木兰》。去年4月《花木兰》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后,引起强烈反响,并获得400万元的国家艺术基金支持。《花木兰》此次赴广西、四川巡演,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出动了97人的演出团队,4辆加长卡车的道具,每场演出平均成本在20万元以上。6月29日,《花木兰》首站在南宁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的演出取得巨大成功,1800个座位的艺术中心上座率达90%。演出结束后,现场掌声不断,演职员们连续谢幕6次,观众仍久久不愿离去。《花木兰》来到人口不到130万的内江市资中县上演,剧场座无虚席,很多观众说很少看到质量如此高的舞台剧。在四川泸州,7月6日、7日两场演出的票均已售罄。演出中,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接着,剧组先后在隆昌莲峰大剧院、宜宾酒都剧场演出,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追捧,有的观众追着剧组走。据这次演出的执行单位北京金木兰国际文化传媒公司有关负责人王静介绍,6场演出的票房收入都不错,除去各项支出,还有盈余,这对大型舞台剧来说十分不容易。她曾多次组织优秀舞台剧进行商业巡演,这次是观众反响最好的,近日她收到广东、山东等地的邀请,希望《花木兰》能去当地巡演。 市演艺集团董事长邹建红说,《花木兰》商业巡演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老戏新排,故事摈弃了花木兰的阳刚之气,还原其作为女性柔美温情的艺术形象,容易引起情感共鸣;二是大胆使用年轻人,编导、舞美、化妆等都是“80后”“90后”担纲,他们思想活跃,大胆创新,让舞台呈现电影一样的视觉效果,深受年轻观众喜欢;三是营销完全按市场规则走,《花木兰》花了30万元制作宣传片进行包装推广,在演出前,通过“演出倒计时”“剧组探班”等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四是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喜闻乐见,有广泛的观众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