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海县桑洲镇南岭村 |
|
慈溪鸣鹤古镇 |
|
宁海西店滨海新村 |
|
江北毛岙村的村口公园 (沈国锋 摄) |
|
余姚临山镇种植户喜看葡萄丰收 |
|
慈溪现代农业园区的立体种植蔬菜(孙丰立 摄) |
|
宁海胡陈桃园 |
|
江北荪湖花海 |
|
江北鞍山村的农民正在健身 |
|
浒溪线羊额岭段,一条条公路成为乡村的康庄大道。 (郑奕讯 摄) |
筑梦于乡野,奋斗于山海。 15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展开,城乡融合更为紧密…… 乡村各美其美 望山看水记乡愁,诗画田园好风光。有“颜值”的乡村,让人心向往之,成为回得去的故乡,成为创业的热土。 15年岁月如歌,15年连续奋斗。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宁波先行一步,增添乡村秀色。远看白墙黛瓦、近看庭院洁美、俯瞰房景交融,美丽村落在四明大地各美其美。 以象山、四明山区和慈溪三地为代表,我市重点推出“斑斓海岸”“五彩四明”“绚丽浙东”三种类型的农村文明示范线,展示美丽乡村的风景线和农村文明进步的足迹,环境洁美、生态优美、生活甜美、乡风和美的“桃花源”开始连成片。 农业蓬勃发展 立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市打造“优质高效、特色精品、绿色生态、美丽田园、产业融合、健康养生”的绿色都市农业强市,农业实现提质增效。近年来,宁波加速推进都市农业示范区、主导产业集聚区、粮食蔬菜生产功能区建设,在全省率先跨入农业现代化阶段。 依托山、水、林、田、湖等“美丽资源”,打造一批集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业、农业体验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精品线,搭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平台,新型业态蓬勃兴起。去年,我市劳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3183元,居全省第一。 生活日益富裕 乡村如此多娇,让城市里的人更向往。 沉睡的资源被“唤醒”,宁波的乡村正把美丽转化成生产力,养生经济、运动经济、休闲经济风生水起,“景美村强民富”的局面正在形成。精品民宿、乡村酒店、特色庄园、慢生活区、创意农业等农村新业态动能澎湃,不断推动宁波市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品牌化、精品化,打开了绿水青山转化成真金白银的通道。农民薪金、租金、股金、养老金多元增收的格局初具雏形,去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71元。 治理不断完善 我市牢牢抓住组织振兴这个“牛鼻子”,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是宁波率先全国的重大探索,“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写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2014年开始,宁海县探索基层“小微权力清单36条”,并将清单写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既补上了国家关于依法治理乡村没有具体化法律法规的短板,又实现了基层依法治村的目标。而源于象山的“村民说事”制度,是宁波完善基层治理的又一创新。 15年旧貌换新颜,而今迈步从头越!四明乡村,站上新起点,乡村振兴再出发! 今年5月份,宁波出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争创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来谋划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本报记者 何 峰 通讯员 方 敏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市农办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