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民政在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7月30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民生 温暖民心

2018年上半年民政领域亮点聚焦

今年“七一”前夕,全市民政系统首次组织开展了“社会组织党员公益日”系列服务活动,图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为老人理发。
宁波市应急救助综合演练中,直升机进行空中救援,为运送危重伤员打开空中快速救援通道。
新三宝服务社,老人们开心用餐。

    欲问民生,先看民政。在全社会关注改善民计民生的今天,民政工作更是最前沿的承担与体现。

    今年上半年,我市民政系统按照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总体部署,以深化“5432”攻坚行动为主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这份“民生账单”,说一说这半年我市民政领域的亮点。

    记者 王佳 通讯员 甬珉宣

    本版图片由市民政局提供    

    【重点领域改革触角更深】

    在镇海招宝山街道,新三宝服务社正被越来越多的居民所熟知。

    这个普惠性特色养老服务机构,设有长者大食堂、短期托养休息室,配备声乐室、运动室等27个功能室,打造了家书陈列馆,融合“三宝”营养小吃铺、爱心众筹屋、邮善邮乐等服务项目,为区域内1.5万老人提供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质监测、社团活动、日间照料等特色化养老服务。目前,仅就餐老人已有200多人。

    这是全市建成的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一个剪影。养老,一直备受市民关注。今年,我市养老服务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

    《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经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省、市民生实事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截至6月底,全市建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9个,老年助餐、配送餐服务覆盖1289个城乡社区,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总体进度达到60.9%;智慧养老、公建民营、医养结合、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改革举措多管齐下,养老机构床位增设、质量建设、风险防范、安全管理、人才培育等工作齐头并进。

    日前,家住永丰西路的唐先生和妻子因购买新房需要,来到海曙区婚姻登记处补办结婚证,“过程非常顺利,从提交身份证到拿到补办的结婚证,不到5分钟。”

    实现让补办结婚证、离婚证的当事人享受一站式、即时办服务,得益于海曙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和区档案局数字婚姻共享平台的搭建成功,打破了部门间的信息壁垒,省去了当事人奔波查档环节。

    我市民政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优化,扩大了民政审批事项进驻窗口范围,社会组织、地名管理、优抚、婚姻登记等领域审批机制进一步理顺,婚姻跨区域登记工作探索推进;民政业务数据对接顺利完成,并实现“八统一”事项“最多跑一次”全覆盖。

    改革创新大旗在各地高扬,宁海县创新建立群众身后事“一次也不跑”机制,得到广泛点赞;余姚市建成死亡人口采集系统,在社保、医保、计生、救助等领域全面实现死亡人口及时比对;奉化区推行“体验式”换位思考模式,提高“最多跑一次”改革服务效率。

    阶段性改革任务得到全面深化,全市第三批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启动,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展开,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和全市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展开。象山、鄞州、海曙深入开展国家、省级殡葬试点,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努力提高殡仪服务设施建设水平。

    【兜底保障聚焦更准】

    “政策真的好,我们一家非常感谢。”家住海曙的胡先生,因患有白血病、胸腹主动脉瘤,医药费支出庞大,远超出家庭年收入,这个三口之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当地民政部门根据新低保政策,及时将胡先生全家纳入低保范围,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

    2017年,我市修订出台了新低保政策,将“医疗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目前,各区县(市)均已出台了低保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促进了市低保办法落地见效,为这类特殊家庭保障兜底。

    对因病致贫家庭申请低保,我市在制度设计上降低了准入门槛,比如,对申请家庭有成员求学的,在核定家庭收入时,每位学生可扣除每年最高不超过1.2万元的学费;又比如,为医治患重特大疾病或遭受意外人身伤害的家庭人员而出售转让唯一住房所得,不计入家庭收入。这些举措扩大了“医疗支出型”贫困低保救助面。

    为了让救助更精准,我市民政系统进一步紧密低保与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专项扶助措施的衔接;降低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启动门槛,补贴标准提至全省最高;低保边缘家庭被纳入物价补贴发放范围,并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

    同时,全面实施社会救助申请“逢进必核”,进一步实现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截至6月底,全市有城乡低保对象6.52万人,低保边缘对象3.73万人;今年上半年累计支出低保资金2.4亿元。

    分类保障精准到位,提高孤儿和困境儿童生活保障标准,目前,市区福利机构养育的孤儿生活费标准为每人每月2103元,社会散居孤儿养育标准为每人每月1802元,全市397名孤儿享受了基本生活保障。推进落实残疾人福利保障制度,上半年,向13.27万名残障人士发放“两项补贴”2.38亿元。

    社会组织参与 社会治理活力更足

    6月24日,“红社领航·同心同行”公益助学毅行活动在象山大目湾举行,1000余名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参加。毅行活动全程约8公里,活动共筹集善款21万余元,用于资助象山贫困学子。

    今年“七一”前夕,全市民政系统首次组织开展了“社会组织党员公益日”系列服务活动,150多家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供200多项公益服务,2万多人次直接受益。

    如何增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今年,市民政部门在强化党建引领的同时,给予了更好的引导、规范和推动。

    市民政局分别会同市政法委、市财政局出台《宁波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规范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修订版)》;加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成立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10个区县(市)服务平台全部实现实体化运作,建成76个乡镇(街道)服务平台;积极组织社会组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提升社会组织自我“造血”功能。截至6月底,全市依法登记的法人社会组织7400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2万多个。

    严格把好社会组织、特别是直接登记类社会组织的登记审查关,市民政部门不断完善社会组织负责人任职、约谈、警告、责令撤换、从业禁止等管理制度,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清理,严格社会组织年报审查公示;依托社会组织法人库,加强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信用体系建设,落实社会组织“失信”惩戒举措,目前,全市有17家社会组织列入活动异常名录,4家社会组织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今年3月宁波市社会工作协会成立,专业社会工作拥有了更大的舞台。同时,市民政局组织开展第三批市级社会工作示范基地创建,推广“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协作机制,不断拓展社会工作应用领域。

    【救灾应急功能更强】

    需要避灾时,避灾点该怎么找?江北区作为我市避灾安置场所数字化地图查询系统首个试点单位,市民只需要下载宁波避灾场所APP,就能找到附近的避灾点,了解基本情况,点击规划路线,引导到达。截至目前,江北区70个避灾点均已纳入APP,可实现1.5万多人避灾安置。

    今年,我市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截至6月底,全市设有避灾安置场所2137个,服务保障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灾害防范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编制了《宁波市自然灾害灾民救助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组建了一支3400名灾害信息员队伍。

    防灾减灾救灾,离不开社会救援组织的广泛参与。5月11日,市民政局会同江北区政府联合举办了宁波市应急救助综合演练。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社区、专业救援队伍等各方力量的14支参演队,协同参与灾前应急转移、道路应急抢险、灾时应急救助、巨灾保险理赔等演练,在开展科普宣传的同时,检验和锻炼了各方力量协同配合能力。

    象山一户人家遭雷击房子起火,一家三口受伤面临巨额医疗费。市民政局与人保财险宁波市分公司得知后,决定对该家庭启动巨灾保险理赔。7月17日,保险公司在初步完成事故调查、资料收集等理赔工作后,根据宁波市公共巨灾保险人身伤亡伤残等级赔偿标准,向这一户受灾家庭预付了巨灾保险理赔款28万元。

    今年1月起,我市实施新一轮公共巨灾保险。新一轮的公共巨灾保险在保障范围、赔付标准、理赔触发条件、理赔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完善。

    为加快提升公共巨灾保险全民普及率,今年以来,我市民政系统分批次对基层灾害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加快实施第二期水灾远程定损理赔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理赔服务水平和效率。

    【服务社会群众水平更高】

    今年上半年,市民政部门开展了“入千村、访万户、问需求、建档案、办实事”活动,进一步摸清水库移民情况、宣传移民政策,及时发放移民后扶直补资金2200余万元,科学编报扶持项目,积极发展移民产业,促进移民增收致富。

    行政区划调整后,路名标志牌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为市民所期待。今年,市民政部门继续推进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扎实开展非标准地名、路名牌整治,同时,积极推进《宁波市地名志》丛书、地名词典、宁波街巷地名图等编撰,弘扬优秀地名文化。规范推进第四轮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着力巩固“平安边界”成果。

    围绕“惠民殡、生态葬、文明祭”,市民政部门运用市殡仪馆公众开放日、墓志铭有奖征集等形式,宣传丧葬新风,推动移风易俗。今年6月,推动成立了宁波市殡葬协会,发挥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作用。

    惠民殡葬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半年,全市21068名死亡人员享受基本殡仪服务免费政策,共减免费用1626万元;免费提供骨灰盒2235只。全市选择生态葬法有3471人,补贴、减免费用583万元。

    全市婚姻登记机关创造条件,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开展婚前婚后的婚姻家庭辅导,上半年全市共辅导6256人次,在减少非理性离婚方面成效显著。

    市民政部门继续推进“爱在优抚”社会化服务项目,扎实做好优抚对象审核认定、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优抚补助资金提标等工作;同时,广泛开展经常性双拥宣传和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活动,积极协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为官兵解决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等后顾之忧。

    【城乡社区治理成效更显】

    在象山,“有事,坐在一起好好说”已成为农村居民的口头禅。围坐在一起,从说事、议事,到办事、评事,倾听村民呼声,全面回应村民期盼,全方位接受村民监督。这项发源于象山、带着泥土芬芳的“村民说事”制度,为建设善治和美乡村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的典型。

    这仅仅是一个缩影。一批优秀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上升为制度性成果并在全国、全省推广。俞复玲“365社区工作法”在全国首届社区工作大讲堂上交流经验;镇海区全面推广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模式,构建“家人治家”社区治理新格局,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

    按照“五个有”目标,市民政局全面开展市级社区协商观察点建设,为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供好样本。与此同时,海曙深入实施社会治理观察点项目,江北、镇海持续深化首批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北仑、鄞州、江北开展国际化社区建设试点,慈溪探索推行融社区自治、社区民主协商、“三社联动”于一体的社区“微项目、微自治”试点改革。

    2018年社区社会工作项目资助活动展开,市民政部门推动城乡社区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和社区社会工作室建设力度,开展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社区治理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北仑制定了《居民议事规范》《物业协作协商规范》两个社区协商地方标准,鄞州出台了全省首个区级层面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