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 近日,家住河南商丘柘城县远襄镇大张庄村的17岁男孩张晨阳拿到了清华最牛专业的录取通知书。高考成绩680分的他,通过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被录取到土木工程系。高考完,张晨阳就出去找了一份兼职,想挣钱贴补家用,虽然每月仅有一两千元工资,但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已经能缓解不少压力(据《大河报》报道)。 随着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发放,一批充满励志色彩的新闻报道次第出世。从在工地上和父母拌砂浆时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云南考生崔庆涛,到家里一贫如洗仍勤奋好学被北大录取的河北考生王心仪,再到聪慧过人被清华录取的河南考生张晨阳……每一篇报道都引发热议,每个当事人都让人赞叹。 纵观这些金榜题名的考生,可厘清三个共性。其一,他们都高中名校,不是北大就是清华;其二,他们都很励志,尽管家境不佳,但奋发图强。其三,他们都肯吃苦,高考后不约而同地打工。张晨阳找的是兼职,王心仪是在辅导机构做辅导员,而崔庆涛是到工地干活。 贫寒子弟、名校、打工,当这样的词语叠加一起,不可能不产生“化学反应”,于是很快在舆论场中被聚焦。关注这些少年英才,当然有道理。但是,在关注他们之外,是不是也关注一下那些没有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也依然勤奋和吃得起苦的孩子?是不是也应该关注一下那些家庭贫寒、头疼学费的考生? 与王心仪等人相比,这些人由于考上的不是名校,或者说身上的故事不那么传奇,往往很难引起足够的关注。但是,他们同样需要关注,也需要帮扶。 据新华社报道,意外“走红”后,崔庆涛就一直没有闲着:接受媒体采访、接听各方捐赠消息、参加大学生志愿宣讲团。面对外界过多过密的关注,原本就内向的崔庆涛,“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应对”。崔庆涛说:“真的不值得过多渲染,我这些事很平常,身边很多同学高考结束后或者放假了都会跟着父母到农田里和工地上干活,我只是恰好被报道了而已,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小崔的一席话,既诚恳,又朴实,但是忽略了一点,他之所以“走红”,并不是恰好被报道,而是因为他身上具备“走红”因素。与之相对应的是,那些没有考上名校的考生,虽处于贫困之中,需要报道,而因不太具有报道“价值”被忽略,这是残酷而真实的存在。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是中央的承诺。据报道,近些年中央有关部门密集出台相关资助政策措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有官员表示,当前,要做到让高校学生“三不愁”,第一个不愁是入学前不用愁;第二个不愁是入学时不用愁;第三个不愁是入学后不用愁。也许经过制度设计,并辅以详尽的制度配套,每个考上大学的考生都能安心上大学。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关心王心仪们,也关心考上普通高校的学生,让教育公平落在每个学生身上,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教育的魅力,这正是我们要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