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新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10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足综试区建设,做好平台、服务、资本创新

“保险高地”在甬渐从蓝图变现实

宁波保险机构的技术创新引来同行取经。(金鹭 张梦娜 摄)

    本期特邀嘉宾:

    姚蓓军 市金融办主任

    本报记者 金 鹭

    通讯员 王凯琳

    两年前的春末夏初,经国务院批复,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如今,综试区建设以改革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在各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果。

    风起东方,“甬”立潮头。在这里,保险生态体系建设和前沿阵地搭建紧密衔接,保险产业和功能平台集聚欣欣向荣,“保险+”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相互渗透。内涵丰富、业态密集的“保险硅谷”初具雏形,全国保险创新高地和产业集聚洼地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放眼未来,宁波如何立足改革创新,在国内率先打造“保险硅谷”?近日,笔者就此问题专访了市金融办主要负责人。

    产业先行

    功能平台和生态体系显现“洼地效应”

    在姚蓓军看来,产业集聚是“保险硅谷”建设的先导和核心。近两年来,依托综试区建设的政策优势,宁波的保险产业迅猛增长。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共有保险机构59家,保险业资产总额近600亿元;实现保费收入180.89亿元,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得益于产业基础,保险大平台招引和大市场建设成效明显,“洼地效应”逐步显现,多层次、全要素的保险生态体系充分构筑。

    “保险硅谷”生态体系层次分明。这里既诞生了全国首个航运保险专业法人机构,也有中国最小的保险组织——慈溪市龙山农村保险互助联社,作为全国首家农村保险互助联社,慈溪市龙山农村保险互助联社扎根农村,服务三农,通过建立保险互助网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险支持。此外,全球首个国家保险博物馆——中国国家保险博物馆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开馆运营。

    “保险硅谷”生态体系内涵丰富。机构筹设稳步推进,除已获批的两家保险法人机构外,目前我市在审保险公司四家,已完成申报材料准备报会以及正在酝酿组建的还有若干家。功能平台遍地开花,人保集团、国寿集团、太保集团、紫金保险等保险巨头相继在我市建立总部研发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拟与我市合作成立国家保险发展研究院,计划在今年年底挂牌;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健全,鄞州区打造的保险科技产业园已正式开园,多家企业入驻。

    服务点睛

    “保险+”实现风险减量管理

    在建设国家级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之初,宁波就把保险服务内容方式创新放在“保险硅谷”建设的关键位置。两年来,近百个保险首创项目应运而生、相继落地。其中,“保险+服务+科技”的风险减量管理新模式贯穿始终,成为“保险硅谷”建设的一大亮点。

    通过发挥保险这一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金融工具的逆经济周期调节和对冲作用,宁波巧妙叠加科技优势,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从“风险等量转移”到“风险减量管理”、从“保险事后赔偿”到“全生命周期保障”、从“单一风险保障”到“一揽子风险综合解决方案”的创新路径。

    在住房安全管理领域,全国首创的城镇居民住房综合保险,创新开设城房安全动态监控系统平台及巡检、巡跟系统,将风险端口前移,搭建起城镇老旧房屋管理的长效机制。目前已覆盖全市100%城镇老旧危房和50%农村老旧危房,保险切实成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的帮手和“眼睛”。

    在食品安全管理领域,我市创新推出公共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通过“保险+服务”的模式,保险公司在提供保险理赔的同时,重点加强保险服务在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和事故处置方面的作用,建立起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和事后理赔服务相统一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又如今年6月,宁波市推出全国首例“商标专用权保险”。该项目提供包括商标申请费用损失补偿和商标被侵权损失补偿在内的两大保险创新服务,匹配了普惠服务和增值服务,通过发挥经济补偿、维权援助和法律咨询三大功能,切实解决企业在商标维权上力量不足、成本高、诉讼成功后执行难等突出问题。

    资本输血

    借助新技术建设保险创新高地

    今年3月,国内首支保险产业投资基金——中互保(宁波)产业基金在我市落地。该基金由海尔金控、赛富亚洲等联合发起,总规模20亿元,是目前国内资金募集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互联网保险专项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传统保险及如何让市民对“保险硅谷”建设更具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在姚蓓军看来,宁波保险业要更注重实体化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宁波是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实体经济起步,以实体经济见长。保险作为金融业“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在姚蓓军看来,宁波“保险硅谷”建设要做好“引水”“放水”工程,强化资本输血功能,撬动保险创新杠杆,最终实现保险创新与实体经济共荣共生。

    一是“挖渠引水”。2018年3月, 国内首支保险产业投资基金——中互保(宁波)产业基金在我市落地。该基金由海尔金控、赛富亚洲等联合发起,总规模20亿元,是目前国内资金募集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互联网保险专项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传统保险及互联网保险相关行业。此后,复星集团也在我市设立了规模10亿元的保险科技产业投资基金。

    我市保险业应充分利用两大保险产业基金,加快构建“全域保险”格局、全面启动“保险+”战略的具体举措。一方面充分吸收海尔金控等千亿平台级“产业投行”力量,以资本投入撬动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资本加速融合,有效丰富保险生态圈,提升地区保险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借助基金举办相关论坛活动等契机,形成潜在的人才、平台、技术输入环境,提升保险创新软实力。

    二是“开渠放水”。充分发挥保险业风险补偿和经济“反哺”功能,探索保险促进经济转型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推动保险资金活水源源不断注入实体经济。过去两年,全市已累计引进保险资金超过500亿元,涵盖旧城改造、海绵城市建设、支农支小、企业股权投资等项目,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源头活水。下一步,宁波应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为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