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期望

——由《无声告白》想到的

    崔海波           

    美国小说《无声告白》的作者伍绮诗是香港移民的后代,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16岁的花季女孩莉迪亚因不堪承受父母的期望而投湖自杀的故事。《无声告白》编排精巧,情节动人,开场第一句就是“莉迪亚死了”。之后,小说分两条线来叙述母女两人的心路历程。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年轻时勤奋努力有梦想,她想考哈佛大学医学院,做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大四那年,她爱上了学校里的老师,很快就怀孕了,只好暂时放下理想,结婚生子,但是,做医生的梦想并没有破灭。9年后,也就是当她的儿子7岁、女儿莉迪亚5岁的时候,玛丽琳一时兴起,离家出走,目的是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温习功课,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她的突然失踪对丈夫以及一对年幼的儿女打击很大,特别是女儿莉迪亚,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惹母亲生气了。恐惧和自责萦绕着她,无论她去哪里,阴影都跟到哪里。于是,她暗暗发誓,如果母亲回来,自己一定做个听话的孩子,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愿望。玛丽琳离家两个月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做医生的梦想再度搁浅,只好收拾课本回家,把遗憾深藏心底,把梦想寄托在女儿莉迪亚身上。她给莉迪亚买了一些跟科学有关的书,还在莉迪亚的房间里挂上居里夫人手拿试管做实验的海报。莉迪亚13岁生日的时候,玛丽琳送给她一张元素周期表,一副听诊器。平日里,玛丽琳还带女儿去看各种科学展览。莉迪亚并不喜欢科学,也不想当医生,但是,不管母亲吩咐她做什么,她全部答应。15岁时,生物课越来越难,为了取悦母亲,莉迪亚考试作弊,而玛丽琳一直以为自己的女儿是天才。有一回,莉迪亚的物理考了55分,玛丽琳一遍遍地唠叨着书读不好可能造成的可怕后果,还把考卷用图钉钉在厨房的墙上,正对着莉迪亚吃饭的座位。

    父母的愿望加载在莉迪亚身上,实在太沉重了,莉迪亚受不了,但表面上还是对母亲唯唯诺诺,努力挤出微笑。然而,长年累月压抑着的心灵不断地涌起苦涩和叛逆的泡沫,性格逐渐扭曲。她偷偷地和一个放浪的男生约会,当她在信箱里看到哈佛大学寄给哥哥内斯的录取通知书时,变态心理开始作怪,她把那封信藏了起来,不让哥哥知道。

    莉迪亚16岁生日那天,父亲送给她一根项链,她非常高兴,这是她真正想要的东西,跟读书考试无关。但是不久之后,她发现父亲在外面有情人,项链是父亲在情人的建议下买的。莉迪亚的伤感之情无以言表,终于,在某个夜晚,她偷偷溜出家门,投湖自尽了。

    为何家会伤人?因为期望太高。莉迪亚瘦削的双肩不堪承受母亲未竟的梦想,最终走向不归路,以决绝的方式无声地向父母以及这个世界告白。

    玛丽琳式的母亲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成年人在青少年时代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寄希望于下一代。每年高考前后,总有考生自杀的消息见诸媒体,究其原因,大多与父母的期望值太高有关。莉迪亚太乖巧了,乖巧得令人心疼,假如她能够反抗母亲的各种设计和安排,生命之花不至于过早凋零。

    “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成长的烦恼,但是要摆脱他人的期望,找到真正的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