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14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上村”张家

张家村新貌
村民使用翼支付购物
安装光伏板
张家村的文化长廊

    撰文 陈 峰

    摄影 毛节常

    一

    刚听说“云上村”时,脑海里立马跳出杜牧的诗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想来这个村一定是在山上吧。

    坐上501公交车,我从奉化公交西站去大堰镇。有三位旅客的说话口音在车厢里显得很特别,满口“哪能,迭格,勿来赛”。其中一位中年男子戴着旅游帽,自称是大堰人,在上海工作,这趟回家带朋友去看大堰张家村的老房子。他拿出手机让朋友看照片,一个劲地夸“这老房子老来赛”。

    大堰公交车站有8辆城乡公交,分别通往大公岙、柏坑、竹林、石井、韩学士、里车头、万竹、宁海大蔡等方向,覆盖了大堰的角角落落。

    接我的毛节常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大堰人,他带我去的正是公交车上上海人提到的张家村。路上,毛老师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末,黄稔坑有个后生王裕良在陕西汉中当兵,当地一位姑娘对他一见钟情,退伍后一起回家。到宁波后坐车到奉化,奉化转车到大堰。然后步行到张家村,却不料还要爬山,原来王裕良的家在山上的黄稔坑村。

    黄稔坑属于张家村,张家村下辖的另一个自然村叫章四岙。村民张苗忠阿爸1980年托人买来一辆海狮牌自行车,这是张家村第一辆自行车,别提多风光。但是他阿爸经常把自行车寄存在张家,为什么?因为张家到章四岙没有车路,自行车就像离了水的鱼,蹦跶不了。

    张家村曾是大堰名列“三甲”的贫困村,村民没有收入,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植的蔬菜因交通闭塞卖不出去。

    如今,张家村通往章四岙和黄稔坑的是修葺一新的水泥路,被宁波乃至浙江省誉为智慧农村的样板村,时髦的称呼是“云上村”。村里引进光伏电,设立翼支付超市,无线网络全覆盖,手机免费打,有线电视免费看,村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还与宁波大学联系,让村民定期学习新知识等。

    原来,此“云”非白云。

    二

    我站在张家村口的康盛桥上,眼前青山白雾缭绕,沿溪的民居白墙黑瓦,好一派“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世外桃源景象。桥边,立着一座碑,记载:桥始建于2002年,因桥面凹陷,雨天积水成潭,栏杆锈断,柱头爆裂,桥形破败,2014年秋由宁波经信委轻工行业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14个协会集资修建。过桥,是一座文化长廊,曲里拐弯,古色古香,诉说着张家村的历史烟云。又有一座碑守在长廊边。再行几步,还有两座碑挺立在路边。

    张家村的蝶变与这一座座碑背后的故事有关吧?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中年男子,看见我,停下来搭话,“这些碑就是一封封感谢信。”一个壮实的妇女提着芋艿篮路过,说:“是冯指导啊,他是树在我们心里的碑。”

    “冯指导2014年底要走了,村民打电话到宁波电视台讲大道栏目,请来了主持人‘来发’,我们留住了冯指导。2016年底,冯指导工作又到期了,这次全村人写联名信到农办,又把他留下了。”

    燕子叽叽喳喳在廊檐飞进飞出,它听懂了吗?冯指导是谁?村民为什么几次三番要留他?

    冯德林,白T恤蓝牛仔裤,眼睛炯炯有神,身材高大,村民亲切地称他为“冯指导”。宁波市经信委从2004年起派遣指导员帮扶结对贫困村。2014年,冯指导来到张家村帮扶,发现张家村前有横山水库,后有柏坑水库,是宁波一级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地,不可能发展工业、养殖业。当时正好国家推出新能源项目光伏电,张家村日照时间长,生态环境好,引进光伏电大有可为。

    冯指导组织人员核算了一下,这个项目需要215万元。215万元,这是天文数字,遥远得像一场梦。2016年初,当时奉化市有关领导来张家村搞调研,听了冯指导的方案,当场拍板,奉化市财政帮忙解决115万元。

    一阵阵涟漪在冯指导的心里荡漾开去,虽然还有100万元的缺口,但总算看到了希望。随后,向企业拉赞助,吃闭门羹是常态,被人奚落是常态,五趟十趟白走也是常态。钱,终于筹到了,光伏项目使村里每年收入增加26万元,村级经济一跃位列大堰40个建制村里的前五名。

    “冯指导为了筹钱,头发也愁白了。”村民说话的时候,溪水静静流淌,一只水鸟贴着水面在飞,突然一振翅,向远方飞去。

    的确,冯指导是可敬的,他为村里引进资金800多万元——康盛桥改造12万元,废弃的山塘水库改造成垂钓中心20万元,张家到章四岙修路12万元,村口养猪场改造成和美公园20万元,信息化试点50万元……正是靠着这一笔笔资金,张家村旧貌换新颜。

    三

    村前清澈潺潺的溪水,村后色彩斑斓的田野青山,张家村,背山面水,真是一处宜居之地。

    张家宗祠建于明末清初,耸立在溪边,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我向张家宗祠走去,在门口遇见了一位婆婆,她守着宗祠边的小卖部已经40多年了。婆婆姓王,50年前,从外村坐着大花轿嫁到张家,一转眼,今年72岁了。我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给老伴打电话,叫他中午在家多睡一会儿。那是一款智能手机,王婆婆操作得很溜。好潮的婆婆!王婆婆朝我笑笑,扬了扬手机说,阿拉村民打电话是免费的,有虚拟网。

    宗祠门口、小卖部,向来是村里的新闻集散中心,一个个村民走进我的视野。

    63岁的老村主任张定飞,回忆起自己当年找对象时的情景:经媒人撮合,女方来男方家“考察”,男方事先向别人借来的确良衬衫和蓝卡其裤,穿在身上。被子、枕头、热水瓶、痰盂也得借,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床底下一定要滚满洋芋艿,这样女方才能满意。结婚那天,新娘子步行来到男方家,价值120元的缝纫机称得上是高档的随嫁品。办酒用的猪肉是一年前就开始准备的,小猪崽买来,养到50多公斤。一头猪,不能全用于酒席上,只允许留5公斤左右的猪肉,其余的卖掉。而留下的猪肉还要匀一半给女方办酒用。酒桌上备七八碗菜,一碗鸡肉,一碗三鲜羹,一碗带鱼,其余是萝卜、芋艿等蔬菜,每桌菜金10元……这一桩桩往事,从张定飞的嘴里说出来,很轻很轻,像一根根羽毛飘在空气里,而落在听者的心里却是那样重,像一坨铅。

    刻骨铭心的事烙在村民的心里,从来不曾遗忘。村民张义宝曾是生产队长,是村里第一个造新屋的。他有三个女儿,眼见女儿大了,跟父母同居一室多有不便。于是咬咬牙,东借西筹,凑了1000多元,1984年造起了新屋。那时候,村民住的是木结构老房子或泥墙屋,一间房子住五六个人、一张床睡四五个人是司空见惯的。村民张友良家有两个大人六个兄弟,连泥墙屋也造不起,只得寄住在祠堂的阁楼上。而现在,谁家不是住着楼房,很多村民还去城里买商品房住呢。

    时代就像一列火车,轰隆隆往前开。谁能想得到,现在的张家村连老人都用上了智能手机,他们玩微信,也关心社会热点。张义宝的兄弟姐妹住得比较分散,于是他们建立了亲人微信群,有什么事就在群里说。张义宝今年74岁,不会打字,就用语音聊天。有了智能手机,距离不再是问题。

    说起村里的翼支付超市,张婶很兴奋,“一开始学不会,不习惯用手机扫码付款,现在反而离不开了,每个月还能享受优惠,也不会收到假币,多好的事啊。”

    谢婆婆患有青光眼,眼睛不方便,她拉着我去她家看摄像头。村里给25户老年人家庭安装了青果网络摄像头。83岁的谢婆婆,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除了一个儿子,其他人不在身边。还没迈进家门,就听见“嘀嘀嘀,嘀嘀嘀”的响声。谢婆婆说:“这是摄像头在叫我,是我跟宁波女儿约定‘会面’的暗号。”摄像头那边传来“阿姆,阿姆”的叫声。谢婆婆听了,也“阿囡长阿囡短”说开了。谢婆婆边做午饭,边和女儿你一句我一句聊着天。女儿用手机实时观看视频,如在身边。这是村里引进的智慧养老,老年人真是可以笃笃定定享后福了。

    “不光老年人享福,我们年轻人也享福呢。”开民宿的张文永说,村里有民宿10多家,都是通过手机接订单的,可以提早为客人准备吃的住的。

    坐在宗祠门口,村民们言笑晏晏,以前的苦日子就像门前的溪水,一去不复返。

    有着500年历史的张家村,现在成了时代的弄潮儿,朝气蓬勃:免费的光纤入户,全村wifi覆盖,实行智慧养老;村里还将与宁波云医院合作,建立宁波市第一家村级云诊所,为老年人提供远程咨询诊断服务;还将引进宁波81890一键通电话,直接与镇上医院对接,解决村里老年人突发性疾病的就医问题。

    天上的云,看得见摸不着,远在天边;张家村的“云”,看不见摸不着,却近在眼前。时代的潮水涌来,曾经闭塞的张家村蝶变成了“云上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