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东野圭吾译者王蕴洁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日期2017年6月 死亡的气息无处不在,不仅萦绕在故事的开始,而且伴随着故事的结束。但与东野圭吾最擅长的推理小说不同的是,《沉睡的人鱼之家》是一部探讨人性的作品,也因此,它被拿来和《解忧杂货店》相提并论。有人认为,就像是东野圭吾笔下的双生子,后者在光明的意象下探讨希望,前者在绝望里写出反思。 反思什么?女孩瑞穗不幸在泳池溺水,如果家长同意捐献器官,那么就可以进行脑死亡测试。但母亲熏子坚信她还活着,她和丈夫和昌借助公司正在研发的生命科技带给瑞穗更多的生命迹象,譬如,脱离呼吸机辅助让瑞穗自主呼吸,借助脊髓技术使瑞穗能够活动……作者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面对一个脑死亡的亲人,谁来决定其生死,如何决定其生死? 在熏子不顾一切努力下,女儿似乎“活”着,她的心脏还在跳动,甚至连个子都增高了。“奇迹”坚持了三年,直至小儿子的一句“姐姐早就死了”戳破了彩色的肥皂泡。作者在这里引出第二个问题:是尽力延长所爱之人的生命,还是让其平静而有尊严地离开? 临界点终于出现了。三月的最后一天,瑞穗来到熏子的梦中,告别,各自放手。这一次父母毫不迟疑地签署了器官捐赠的同意书。关于死亡时间,是作者对死亡的最后一次讨论。“令千金是什么时候死的?”面对医生的提问,父亲和昌斟酌再三,还是决定把心脏停止的时间视为死亡时间。“如果是这样,对你来说,令千金还活着,因为她的心脏还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跳动。”啊,这么想,还真不坏。东野圭吾留给读者一个心碎但温暖的结尾。 至于出现在序章里的少年宗吾,最后碰巧成为瑞穗心脏的受捐者,虽然前后呼应但过于戏剧化了。 (推荐书友:矩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