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一阁博物馆供图) |
|
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萧翼赚兰亭图》 |
|
《明皇幸蜀图》 |
顾玮 吴央央 整理 21世纪应该是全世界重新认识东方文化的一个世纪,作为中国人,更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知根知底。譬如中国的很多书法、绘画作品背后隐藏着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和作品本身一样,值得细细体味。 “兰亭”倾倒百代人 首先要分享的是关于《兰亭序》的版本问题。《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的墨宝,根据文献记载,真本已入昭陵,今所见者为唐人临摹本。昭陵是唐太宗及皇后的墓,唐太宗生前喜欢书画,《兰亭序》可能是他最喜欢的,所以把它作为殉葬品带入了昭陵。不过这种说法也遭到个别专家的质疑,认为可能是清人杜撰的。 根据清代史料记载,唐太宗得到《兰亭序》真本后,不轻易示人。但是,他又希望有更多人看到这一旷世奇珍,敕令侍奉宫内的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等,各拓数本,赏赐给皇太子及诸位王子和近臣。于是,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家临本传世。 根据清代吴升的《大观录》记载,当时《兰亭序》有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几种版本传世。其中虞世南版本是白牙紫色本,前后有格水,还有很多收藏人的钤印、题款。虞世南是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的徒弟,智永毫无疑问得到王氏书法的真传,虞世南是跟着他学的,也可算是王家谱系里的。但虞世南的字,稍稍有点紧,这是他的一个特点。他采用的是双钩填墨法,这是唐代包括北宋的基本临摹方式,就是先用线勾勒出来,然后再用毛笔把空白处填满。 褚遂良的版本,有拓本、帖本、镌本之分。今天我们看到的褚遂良的版本也是有争议的,原因与北宋书法家米芾有关。因为米芾经常临摹《兰亭序》,临好后就把自己的作品和别人的混在一起,以致当时就有不少人搞混。所以,今天的一些收藏家、鉴赏家认为,所谓褚遂良的版本有可能是米芾的。观察这个版本,会发现字体偏瘦。 很多后人分析认为,虞世南、褚遂良不一定看过真迹,而冯承素的版本应该是所有流传本中最好的,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清骨秀的艺术风采,为最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概括来说,《兰亭序》流传至今,最重要的版本有五种: 第一是“开皇本”,“开皇”为隋文帝年号,一种刻本为“开皇十三年”,另一种为“开皇十八年”。此刻本字迹臃肿,因未见于宋人著录,后人疑是伪造。 第二是“神龙本”,为唐代冯承素摹写,因其卷引首处钤有“神龙”二字,后世称其为“神龙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后人以此帖翻刻较多,故成一大体系。 第三是“虞世南本”,传为初唐虞世南所临墨迹,因其上面钤有“天历之宝”印,又称“天历本”。 第四是“褚遂良本”,传为初唐褚遂良所临墨迹,因有的字笔法形态似宋代米芾,又称“米临本”,至今尚未有定论。 第五是“定武本”,为石刻本,相传是初唐欧阳修的临本,它有很多字丢失了。 《兰亭序》历代相传的本子不下百种,其他版本不一而足。 唐太宗是怎么得到《兰亭序》真迹的?其中大有故事可讲,并且有不少画家用作品加以体现。比如《萧翼赚兰亭图》,描绘的是萧翼从智永和尚的弟子辩才手中骗取《兰亭序》献给唐太宗的故事。该画最早应为阎立本所作,现辽宁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宋人临本。 观察《萧翼赚兰亭图》,坐在椅子上的人,就是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的徒弟辩才,而坐在小低凳上的就是萧翼。智永和尚活了近百岁,膝下没有儿女,于是临死前把很多宝物,其中就包括《兰亭序》,一并传给了辩才和尚。 唐太宗素来爱好书法,之前已搜集了王羲之、王献之的大部分作品,唯独没有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故一直耿耿于怀。这时候,房玄龄向太宗推荐说,有一个叫萧翼的人,凭他的才智肯定能弄到《兰亭序》。太宗就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了萧翼。 萧翼向太宗要了几幅王羲之平常练笔的作品,然后装扮成一个商人,找到辩才和尚后,吹嘘自己有几幅王羲之的一流作品。一开始,辩才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不肯承认自己有《兰亭序》。然而在欣赏萧翼带来的那些作品的过程中,辩才实在忍不住了,直言自己手里的才是王羲之最好的作品。就这样,萧翼让辩才一步步入套,最后替唐太宗把《兰亭序》赚到了手。 此外,巨然有一幅山水作品,名字也叫《萧翼赚兰亭图》。巨然是五代的山水画家,所以他的画作以山水为主,要仔细看,才能辨认出图上有辩才和尚、萧翼以及一些童子。但它反映的是同一个历史故事。 中国书画的魅力,也许就隐藏在林林总总的历史传说中。 翰墨丹青诉离乱 《明皇幸蜀图》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作品,它不仅是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还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安史之乱”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明皇幸蜀图》相传是李昭道的作品,李昭道为唐代山水画家,他的父亲叫李思训,是青绿山水的创始人。这幅作品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唐明皇跑到四川避难的故事。据《旧唐书·本纪第九条玄宗下》记载,唐明皇于天宝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56年7月驾车至蜀郡,随从的官吏、军士等有1300多人。其中就有李昭道,他目睹了帝王避乱时声势浩大又仓皇散乱的场面,所以《明皇幸蜀图》是画家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 按照我们今天的说法,这幅画有写实主义的东西在里面。李白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明皇幸蜀图》体现的就是人马行走于蜀地崇山峻岭间的景象。画上,欲过桥、穿红衣服的人就是皇帝,他的马驻足不前,好像有点紧张。其他人也停了下来,还有人甚至从马上卸下包袱准备休息,这是一个很大的场景。这种全景式的画法,在五代、北宋的山水画里,已基本定型。 另有一幅出名的作品叫《溪山行旅图》,人物、构图、反映的内容,实际上与《明皇幸蜀图》基本一致,后来一些史家也把这幅作品冠名为《明皇幸蜀图》。 再来看《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一般简称为《祭侄文稿》,这是颜真卿的书法代表作,反映的时代背景与《明皇幸蜀图》一样,都是关于“安史之乱”的。 颜真卿因为在朝廷上对杨国忠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遭到排挤。后来安禄山、史思明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颜真卿和兄长颜杲卿以及侄子颜季明挺身而出,抵抗叛军。战斗的过程比较复杂激烈,叛军将刀架在颜季明的脖子上,想让其父投降,颜杲卿没有屈服,他们就把颜季明杀掉了。最后城被攻陷,颜氏一门30多人被杀,情状相当惨烈。 叛军被镇压三年之后,颜真卿怀念侄儿,派人寻找他的尸首,只找到一个头,加以埋葬。颜真卿就是在这种悲痛、愤慨的状态下,写了《祭侄文稿》。 在写前面几个字的时候,颜真卿还略有理智,适当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是越到后面,情绪波动越大,血泪悲情无可名状。今天我们在看《祭侄文稿》的时候,能深切感受到文字节奏的变化。一些地方免不了涂涂画画,这也是与作者当时的心情有关的。颜真卿的这件作品,需要放到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去看待,只有这样,才可能准确加以解读。 《明皇幸蜀图》和《祭侄文稿》说的都是关于离乱的故事,它们就像同一个叙事中心里分出的不同的叙事结构。(讲演内容来自天一阁书院·国学堂,有删节) 主讲人名片 李倍雷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艺术学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从事油画艺术创作与教学以及艺术史论研究。主持国家课题、教育部课题、省社科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国宝春秋·书画篇》《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研究》《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反思》《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等专著10余部。举办个人画展2次,多次参加省级、全国性美展与国际性美展并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