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愁·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2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利光:留住古砖瓦千年“印迹”

烧窑。(记者 余建文 摄)

    本报记者  余建文

    奉化记者站 严世君    

    透过镌刻2000年沧桑的秦砖汉瓦,可以一窥当年宫殿的雄伟身姿。以砖木结构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那一块块青色砖瓦是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元素,烧窑制砖的手艺也因此代代相承。

    “你看这制作瓦当的模具,近千年来,样式就没有变过”,周利光拿出一副已使用30多年的瓦当模具。今年54岁的他,是宁波现今为数不多的烧制古砖瓦匠人之一。

    周利光是奉化西坞街道庙后周村人。上世纪初,他的祖辈外出“讨生活”,到鄞江百梁桥小溪窑头拜师,学习烧制古砖瓦。当时,小溪窑头炉火兴旺,大小窑场几十个,是宁波最集中的砖瓦生产基地,“我16岁起跟随父亲学艺,到如今快40年了。”说起自家烧制古砖瓦的历史,周利光很是自豪。

    传统的砖瓦制作,全靠手工。在现场,排满了一摞摞准备入窑烧制的砖坯。周利光说,制砖的泥取自河道积水滩深处的青泥,堆放数月沥出水分后再进行炼泥、醒泥。工人不断地用脚踩,把青泥踩踏成堆,使其富有韧劲,然后制坯,用钢丝切取泥料,利用机械模具或手工制作成型。泥坯集中堆放,先阴干再暴晒,晾上10来天等含水率降至20%,方能入窑烧制。

    采访时,窑厂正在新烧一炉砖瓦,熊熊炉火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得连续烧七八天。人站在三四米外,感觉炙热难耐。凭借几十年的功力,老周看一眼就知道炉火的温度,适时添加柴火。“制砖的成败在于如何加水。”周利光说,高温烧制的砖坯原本是红色的,得往窑顶糊上黄泥,然后喷水,让水蒸气一点点渗透进去,待炉温自然冷却,红砖就变成了青砖。水加少了,青砖表面会起皮变脆而报废;水加多了,砖的硬度不够,软塌塌的也不行。这道“发青”的工序是个神奇的转化过程,要练一二十年方能拿捏得恰到好处。

    老周说,最难烧制的是用来铺地的青砖,面积越大,成品率就越低。像故宫修复中使用的1米见方的仿古青砖,一块售价要4000元。他拿出一块明代的墙砖,历经500余年依然坚实完好,“这是当年宁波文保界泰斗洪可尧拿来让我依样仿制,用在天一阁的修复上。”老周自豪地说,像慈城古镇、天一阁秦家祠堂、天封塔、保国寺等宁波重要古建的修复,屋顶上的砖瓦几乎出自他的窑厂,很多模具要手工定制,力求修旧如旧。

    老周感慨道,以前,烧制砖瓦是门最苦的营生,工人吃住都在窑厂,又脏又累,还挣不了几个钱。有句老话,“三天不烧窑,讨饭赶出一大潮”。如今,随着别处窑头的陆续“熄火”,老周的窑厂是宁波唯一还在生产仿古砖瓦的窑头,并保留了几名老师傅,生产的青砖青瓦用在南塘老街、月湖西区改造、莲桥街古街区保护等工程上,“这几年订单不少,但窑厂每年只能烧10窑左右的量,很难扩产。”

    最近,周利光埋头忙于“淘老古”,仔细整理资料,把传统瓦当、青砖的制作过程一步步分解,绘制成一幅幅图样,准备陈列出来给人们看,并申报奉化区级非遗。“我还能再干一二十年,但老一辈的窑工已所剩不多,希望有年轻人来接班学习。只要传统建筑在,这门古老的手艺就不会断档。”周利光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