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30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色列的创新成功之路 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以色列:
一个国家的创新成功之路》
潘光 汪舒明 著
姜斯宪 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年6月

    朱晨凯           

    说到以色列,不得不提到它的创新能力。以色列人均拥有创新企业数居世界第一,人均拥有高科技公司数居世界第一,为世界贡献了20.2%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劳动力中25%是科技专业人员,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以色列每万人中就有近15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是世界上比例最高的;从事研发的全职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为9.1%,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本书作者是历史学博士潘光,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研究员,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项目主任。本书通过对以色列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文化动力、体制机制分析,以及对中以创新合作的探讨,总结出以色列创新成功的经验——重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重视个体素质和精神提升、坚持“发展第一”的理念。

    书中指出,在国家层面,重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是十分重要的。犹太民族具有超乎寻常的内聚力和生命力,这种力量来源于犹太文明的三大支柱:以犹太文化传统为主体的民族认同感,以犹太教为纽带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以家庭为基础、犹太会堂为核心的社团体系。依靠这三大支柱,流散各地的犹太人总是紧紧地抱成一团,世代传承求知重教的传统,善于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仔细研判周围的环境和态势,深入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危机,提出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的独到见解,努力在夹缝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遇。

    在个体层面,重视个体的素质和精神,也是以色列创新成功的原因之一。建国之初,以色列的开国元勋本·古里安号召全国人民继续发扬离散时期犹太人“质量胜过数量”的精神,以奋斗、开拓、拼搏、创新来建设一个新家园。以色列第一代领导人深深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衰强弱的不仅是人口多少、国土面积大小和自然资源多寡,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和精神。犹太民族得以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经过坚韧不拔的奋斗最终重建国家,靠的就是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开拓精神。

    以色列创新成功的经验,还在于坚持“发展第一”的理念。民族的安全、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始终是以色列创新的强劲动力。对此,以色列人具有不分党派的共识:“除了发展别无选择”“要么创造奇迹,要么走向地狱”。以色列研究创新教育的专家认为,创新就是要不断挑战、改变过时的思维定式,用一种新方式去思考及行动,创新包含三个要素——新的、有价值的、可行的。在创新兴国、强国的征程中,在攻克当代科技一个又一个难题时,以色列人民表现出罕见的智慧、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以色列的其他创新成功经验,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开放包容的教育体系、支持创新的法制体系和政府的“后台服务器”作用、优化创新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所、院校和企业的协作、推动积极活跃的国际创新合作等,这些经验,对于当下中国正在走的创新之路,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培养主动创新能力的教育方式

    【精彩书摘】

    倡导创新,离不开孕育创新型人才的开放包容的教育氛围,以色列在这方面构筑了一个十分成功的体系。

    基础教育就是培养打破思维定式的能力。以色列家长不培养“乖孩子”,而要培养有想法、能思辨的孩子,注重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犹太人认为孩子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年轻企业家”已成为中学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独立设计一套自主创业的方案。经过这样的基础教育,挑战约定俗成的东西,摆脱思维条条框框的束缚已然成为以色列年轻人的一种习惯。

    注重高等教育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以色列特别注重高校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支持每个大学成立自己的孵化器并进行资金资助,还成立高校科研成果商业化中心。高校机构在商界也十分活跃,将实验室研发出的技术成果、知识专利出售,或进行商业化运作。在大学教育中,以色列高校重视将科技创新与商贸管理、经济、法学、文史哲等学科结合起来,体现出一种全面、系统、综合的优势。学校看上一个项目,要组织跨学科专家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当然,也不是所有项目能成功。如希伯来大学的风险投资项目,失败率大概是30%。但是,以色列高校既有鼓励创新的政策举措,也有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允许师生大胆尝试,也允许犯错误。以色列教育界的共识是:创新本身就伴随着风险和挫折,因此要倡导理解失败的风气,对失败者多一点包容,才能使他们取得突破。

    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推动全民创新。目前,以色列职业教育课程不再限于特殊技能,而扩大到各种类型的通用高技术培训,政府还全力发展成人业余教育,鼓励成人学生选修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高科技课程。随着以色列高科技创业公司的不断兴起,每年高科技行业新增7000个至8000个岗位,但是只有不到6000名正规院校毕业生。因此,政府广开渠道,为年龄较大的员工免费教授最新科技课程,让他们填补高科技职位空缺。以色列在人均拥有图书馆和人均读书比例上均居世界第一,终身学习蔚然成风,中老年、退休人士取得创新成果的事例层出不穷,形成全民创新的社会风气。

    ■发挥政府的“后台服务器”作用

    建国之初,以色列政府就制定了发展科技的长远战略规划。目前,由科技部、经济部等13个部门共同组成国家科技决策体系,负责制定科技政策、设计发展规划和确定重点项目,形成合力以推进科技创新。政府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重点产业的创新战略,如进入21世纪后,以色列政府相继出台了生物技术产业规划和纳米技术规划。政府还及时组织一些重大攻关项目,如1986年一些国家首先开展对高温超导现象的研究,以色列立即于1987年成立“高温超导战略委员会”,组织各方力量集中攻关,很快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些政策彼此联系,构成了一整套的政府创新扶持系统,完善了“创业国度”的创业生态环境。可见,以色列政府是一个对创新事业充满热情的合作型政府,发挥了创新“后台服务器”的作用。

    ■建立健全一系列支持创新的法律法规

    1985年以色列颁布的《鼓励工业研究与开发法》,规定了政府鼓励和资助工业研究与开发的一般原则,即由政府提供被批准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所需资金的30%~66%。获得资助的主要标准是项目应具有创新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很好的出口前景。该法律确立了对产业研发进行资助的法律基础,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运用和推广。2002年,《以色列税收改革法案》获得通过,是以色列税收体制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对“主动性资本(如风险投资、证券交易、直接投资等)收益税”作了重大调整,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1年,以色列颁布了“天使法”,鼓励处于早期阶段的高技术公司投资行为,符合资格的行为主体投资于以色列高科技私营企业,就能够从所有渠道的应纳税所得中减去他们的投资数额。同时,以色列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产权法》《商标条令》《版权法》等法律对知识产权予以有力保护。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