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市省级以上改革试点情况(三)

    45.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试点目标任务: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升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信息惠民基础支撑;积极开展信息惠民应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主要进展情况:1.加快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共享,组建市政务云计算中心,已累计数据归集21家部门,总数据量15.1亿条,为92家单位的191个系统提供服务。2.全面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宽带网络平均接入能力分别达100M和50M,居全国前列。3.成功获批全国5G外场测试试验网建设城市,成立“5G新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4.宁波城市统一服务APP(宁波市民通)正式上线,提供超50项一体化城市服务。

    下步改革安排:1.加快推进城市政务数据归集共享,打造全市“1253”公共数据共享体系。完善政务数据开放平台,打造全市一体化的数据开放体系。2.提升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水平。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落实网络信息安全保障。3.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治理体系、惠民应用体系建设。

    46.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试点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市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高端要素资源集聚效应、体制机制创新活力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对产业和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开发和转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产品,衍生培育一批原创型新兴产业。初步建成全国一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水平实现从跟跑转向并跑,部分重点产业和细分领域争取实现领跑。

    主要进展情况:1.创新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上半年有3家列入省级创建和培育序列。2.大力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成为国家级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上半年,全市完成技术交易额同比增长11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76个百分点。3.推广应用科技创新券,培育杭州湾麟沣生物产业园、凤麓新材料众创空间等向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4.推动科技与金融融通发展。上半年累计投资初创企业207家,引导民间投资21.6亿元,财政资金放大效应达11.4倍。

    下步改革安排:1.推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及研发组织建设试点。面向新材料、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新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面向新材料、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启动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试点。2.推进投贷联动和科技保险试点。积极探索投贷联动融资服务模式创新,开展产品研发责任、自主创新产品试用等科技保险业务。3.开展市场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试点,建设校企联合、市场化投资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47.国家第二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试点目标任务:扶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化水平明显提升,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科技服务平台及服务机构、龙头企业,涌现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态,区域科技服务业地位稳步提升,全年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主要进展情况:1.加强科技创新大平台建设,引进共建了宁波新材料联合研究院、诺丁汉大学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宁波中科院智能技术产业研究院、宁波激智创新材料研究院等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宁波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纳入省第一批创建与培育名单,基本构建形成了“预孵化-孵化-加速-产业化”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天使投资、科技银行、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信贷风险池”为一体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2.出台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为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与服务能力提供政策保障。上半年,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07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限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2.6亿元,利润增长34.8%。

    下步改革安排:1.落实科技服务业扶持政策,加快集聚和培育一批重点科技服务业企业。2.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积极谋划工业互联网、新型光电显示、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快打造从创意、研发、孵化、产业化到市场化的全链条产业创新科技服务体系。3.加快推动新材料联合研究院、激智创新材料研究院、美诺华药物新材料创新研究院等建设发展,引进高能级大院大所,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水平。

    48.国家知识产权区域布局第一批试点

    牵头单位:市知识产权局

    试点目标任务: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政策、组织、人才三大体系,推进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协同,提高全社会专利布局意识,增强企业专利风险防范能力,提升重点优势产业竞争实力,全面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强市。

    主要进展情况:1.建立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评价体系,完成数据资源、政策评价、质量评价、产业研究、平台建设等5大类、22个项目研究,摸清重点领域和主导产业的知识产权资源分布状况。2.编制知识产权产业导向目录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引导目录,引导政策资金和社会资本重点投向创造潜力大、运用需求多的产业和地区。3.完善知识产权区域布局信息平台建设,建成产业基础数据库和专利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市及长三角主要城市科技、人才、教育、成果、创新企业、知识产权等资源分析与展示。4.强化知识产权区域布局长效机制建立,组织召开知识产权区域布局成果应用推介会,推动区域布局成果落地。

    下步改革安排:1.继续深入导向目录应用和编制研究,在已有导向目录研究经验基础上,开展我市细分领域多维度、多产业导向目录编制。2.继续研发完善知识产权区域布局信息平台,逐步优化理论研究、模型构建和系统建设。3.打造知识产权区域布局长效机制。推动区域布局成果应用于创新政策的制定落实、产业创新和项目落地、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创新人才引进培育、知识产权风险应对等各类创新环节。

    49.国家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城市

    牵头单位:市安监局

    试点目标任务:构建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依法治安制度机制体系、安全生产基础保障体系、应急管理体系。

    主要进展情况:1.构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治理机制,制定风险辨识评估标准办法,建成风险管控信息智能管控平台,切实提高干部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2.初步构建区域本质安全综合治理机制,首创城市总体规划安全风险评估,强化危化、矿山等高危行业监管。3.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与事故预警信息系统,全面推进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大数据”智能管控。4.初步构建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治理机制,持续推进实施公路、油气管道、危房解危、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等一批重大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提升安全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下步改革安排:1.开展企业主体责任地方规章立法工作,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单位职责。2.完善监管执法体系,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铸安”系列专项执法行动。3.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4.大力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联合惩戒和联合激励机制。5.继续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善市应急管理平台,提升应急处置保障能力。6.狠抓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

    50.浙江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试点区

    牵头单位: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人民政府(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经信局)

    试点目标任务: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各领域,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示范引领作用的示范企业、示范项目,信息技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主要进展情况:1.全面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鄞州区2017年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四,全市第一,其中奥克斯集团认定为国家级“两化”贯标示范企业(全市仅2家),美康生物获评2017年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镇海炼化成为全国首批12家两化深度融合贯标示范企业。3.全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余姚全面实施“机器换人”重点专项199个,开展智能化改造诊断企业75家;创新实施“企业上云”工程,完成“上云”企业累计达2231家。4.出台“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慈溪浙江长华等3家企业列入工信部贯标试点。

    下步改革安排:继续培育两化融合、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推进企业上云。推进信息化应用由单体向网络化、平台化延伸。树立一批数字工厂、管理体系贯标、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和项目。加大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免费WIFI网络,提高体验感。加快工业物联网在企业生产管理和智能产品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51.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

    牵头单位: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市质监局

    试点目标任务:整合业务相同、相近的检验检测机构,促进检验检测机构由提供单一类型合格评定服务向复合型合格评定服务延伸,以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为目的,通过开展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创建活动,引导检验检测行业产业化聚集和集成发展,形成适应新形势的检验检测服务业态,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服务业的行业产值和服务效能。

    主要进展情况:健全检测机构引进培育机制,新落户高新区的各类检测认证企业达90多家,获得CMA认证的检验检测企业(机构)由原来的29家增至62家,涵盖食品、环境、电子电气、医药、建筑、消防、纺织、特种设备、石化等各领域。

    下步改革安排:积极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浙江)”建设,以宁波国家高新区检验检测集聚区建设为核心,确立“一核集聚,辐射带动”的建设策略,辐射带动全市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壮大,为宁波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形成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宁波高地”。

    52.第二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

    试点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年均超20%,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重点实施“311工程”,即打造3个具有地域特色优势的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培育10个以上知名文化企业,打造10个以上具有鲜明区域特色、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重点文化产品或品牌。

    主要进展情况:构建“3+2”特色文化科技产业体系,“3”大基础优势产业包括高端文化装备产品制造、影视动漫制作、文化软件及信息传输服务,“2”大潜力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与设计、现代工艺美术业。截至2017年底,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0.22亿元,同比增长22.9%。列入统计范围内的文化企业有1619家,其中,浙江省成长型文化企业近20余家,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达300余家。

    下步改革安排:进一步推动科技文化化、文化科技化,培育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搭建专业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国家动漫影视示范区、创意设计模范区和文化软件与信息传输辐射区。

    53.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牵头单位:慈溪市人民政府(慈溪市经信局)

    试点目标任务:全市产融合作服务平台及产融对接机制基本建立并有序运转,科技金融与产业链金融得到明显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成为慈溪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财政资金对产融合作的引导作用明显提升,“3+3”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成为全国产融合作先行示范区。

    主要进展情况:1.推进产融重大平台建设,建设杭州湾金融港,已完成系列化基金备案1个,集聚银行4家、证券1家、保险11家以及其他金融类企业25家。2.创优金融服务环境,开展银企对接活动117场次,融资需求总计515.9亿元,实际对接资金243亿元;完善产业链金融产品和服务,已促成2条产业链上的企业融资,产业链融资余额1962万元。3.推进企业信用信息云服务平台建设,已征集97类企业信息事项。采取不良贷款核销业务指导、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奖励补助等多种措施,努力推动不良贷款的核销、转让,上半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回落至1.84%。

    下步改革安排:1.聚集一批创投风投基金、担保、转贷等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吸引一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其他资本运营中介服务机构,组建慈溪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2.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平台运行工作机制。3.推进以百强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金融,进一步培育龙头企业优势,提高与供应商的黏合度及效率。

    54.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试点目标任务:推进协同创新路径探索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先行,带动全市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大幅提高,力争用5年时间,将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民营经济创新创业高地。

    主要进展情况:2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宁波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批复以来,研究起草了《关于推进科技争投高质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意见》,经多轮征求意见后,由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与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进行多次沟通汇报,完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召开的前期相关事宜。启动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制定发布了《宁波高新区推动国家自创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

    下步改革安排:1.布局甬江科创大走廊、前湾新区,以宁波国家高新区为核心,全市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谋划建设甬江实验室,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2.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支持国内外科研机构、团队和个人承担计划与专项。加快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推动长三角“科技飞地”合作试点。3.精简科技计划管理,针对科技计划实行“里程碑”管理,减少评估、审计、财务检查等活动。优化机构、项目、人才创新评价制度。

    55.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综合改革试点

    牵头单位:市质监局

    试点目标任务:1.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浙江)宁波园区,充分结合宁波检验检测基础和产业特色,围绕产业发展和质量安全,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检验检测产业发展,提升检验检测服务、技术支撑能力。2.万家企业质量认证升级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各类企业组织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共治、共建共享、协同推进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格局。

    主要进展情况:1.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浙江)宁波园区已在高新区挂牌,已成立园区工作专班,由分管市长挂帅,宁波国家高新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2.助力打造“丽水山耕”国际认证联盟,确定“品字标丽水山耕”企业培育目标。3.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形成慈溪、江北、鄞州无差异电子商务认证格局,目前有6家企业有认证意向。4.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儿童用品类强制性产品认证、家用电器类强制性产品认证专项监督检查。

    下步改革安排:1.出台加快我市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集聚发展、改革引领和诚信自律”原则,做大做强我市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2.开展管理体系认证结果“双随机”专项监督检查,确保万家企业质量认证升级行动取得效果。3.积极推动“品字标丽水山耕”、电子商务认证工作。4.加强对强制性认证、检验检测机构监管。

    56.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试点

    牵头单位:市质监局

    试点目标任务:根据社区服务提供的特点,开展标准制修订活动,覆盖社区服务各环节。通过试点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标准实施工作,确保标准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推动社区服务环境不断改善、服务队伍素质增强,服务质量持续提高,社区群众的综合满意度不断提升。

    主要进展情况:1.制定实施全面推进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社区服务标准化工作要求并予以政策保障。2.制定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规范、社区包片联户服务规范、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三项标准规范,完善社区服务标准化体系,推动社区服务“一站式”标准化改造、社工队伍职业化管理。

    下步改革安排:1.继续完善社区服务系列标准。2.加强标准的实施应用,进一步推进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改造。3.积极组织宣贯和培训,普及推广社区服务标准化。4.2018年12月前申请试点项目中期评估。

    57.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 

    牵头单位:市质监局

    试点目标任务:加快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综合试点建设,配合省发改委等部门推进港区标准化建设,促进航运交易服务发展。

    主要进展情况:1.构建“1+3+4”的标准化供给体系,即1个具有宁波区域和领域特色的标准体系,标准化科研、标准制修订和试点示范项目3个标准化推进载体和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4级标准化建设联动推进体系。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考核评估,获得全国优秀。2.支持市气象部门、海事部门开展港区气象服务重点标准研制。目前,《港口水上交通安全气象条件等级》《港口船舶靠泊气象预警》已立项。3.获批宁波航运交易服务标准化试点,全面梳理现有标准。

    下步改革安排:1.以民生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标准化模式,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2.推动港口气象服务地方标准的制定,支持气象、海事等主管部门推动标准的有效实施。3.指导督促宁波市航运交易所有限公司按照立项任务书的目标任务,开展航运服务标准体系和重点标准的研制;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对相关标准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改进。

    58.省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 

    牵头单位:象山县人民政府(象山县科技局)

    试点目标任务:建成创新大厦科创中心,构建“一中心三平台”科技服务体系,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建设科技大市场。创新校(院)县企科技合作模式,到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超过37%,新增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8家,省、市企业研究院3家,科技孵化用房整体达到10万平方米。

    主要进展情况:1.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上半年,象山县科技信贷余额为7618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6.34亿元,占比45.6%;21家企业新申报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2.推进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已签署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浙江分院战略合作协议,浙江理工大学象山现代针织研究院在象山挂牌成立,中国电科院正式签约落地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创新分中心。3.健全科研保障体系,全县科技孵化用房达8.5万平方。

    下步改革安排:1.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小巨人”培育企业逐步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财政给予每人每年5万元补助。2.出台《研究生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引导高校把服务半径延伸至我县各领域企业,为企业输送科研人才。3.引导金融机构深入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深化利用“风险池”“科银保”、天使投资基金、专利质押贷款等产品。

    59.绿色发展报告制度

    牵头单位:北仑区人民政府(北仑区环保局)

    试点目标任务:推行与绿色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绿色GDP、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建设,形成绿色发展报告制度。2020年开展一次研究报告编制,根据发展环境的变化不断变更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总结编制经验和成果,为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方式方法,召开绿色发展论坛,进行经验交流。

    主要进展情况:已对公众发布《宁波市北仑区绿色发展报告(2016)》,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对临港重工业绿色发展模式进行总结与探索。报告制定了一套具有临港区域特征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了资源环境要素约束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并用绿色发展指数的方法,定量分析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为区域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经验做法获得副省长高兴夫的批示肯定。

    下步改革安排:开展部门、重点企业调研,梳理近两年北仑区采取的绿色发展措施,形成绿色发展典型案例,修订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及绿色发展指数,分析2016、2017年指标及指数变化情况,量化评价北仑区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总结北仑区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成效,根据对标结果,提出推进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预计2018年11月形成《宁波市北仑区绿色发展报告(2017)》,12月对公众发布。

    60.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

    试点目标任务:到2020年,宁波市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各环节规范管理全覆盖,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模式、溯源管理完整有效运转。梯次利用技术进一步突破,建成良好运行的示范项目。废旧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无害化技术获得实施、贵重金属回收率达到国家标准。形成行之有效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商业模式。

    主要进展情况:编制完成《宁波市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并于2018年3月28日上报工信部。2018年7月23日,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18]134号),明确了我市成为首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地区。

    下步改革安排:1.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明确各部门任务分工,统筹协调试点工作。2.组建宁波市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联盟。3.初步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相关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4.出台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络、溯源信息管理系统提升优化等方案,排摸试点项目。5.加大政策支持,制定出台支持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配套政策措施。 

    61.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 

    牵头单位:市商务委

    试点目标任务: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检验检疫试验区建设,出台系列便利化措施,提升通关效率。服务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发展。全面实现关检融合。以人员、监管场地、信息化等融合基础上,全面推进通关业务流程优化整合,减少作业环节,实现“查检”合一。

    主要进展情况:1.深入实施首批8项贸易便利化措施,全面取消入/出境通关单,并实现海关统一发送一次放行指令,上半年,7万普货箱和5000个冷藏箱得到快速放行,为企业节省费用7000万元。2.在100家重点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实施“自主签证”“即报即签”等原产地便利化措施,新增市场采购出口额超过4000万美元。3.建立智慧检验检疫窗口平台,集成各类查询、办事、帮助、信息推送等4大类103项具体功能,日均访问量近10000次。4.推进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不断扩大进口直通批次。上半年,宁波综试区跨境电商进口零售交易额66.64亿元,重返全国交易量排名首位。

    下步改革安排:1.加快关检业务融合,出台实施第二批六项便利化措施。2.加快中东欧国家食品农产品准入进程。3.开辟中东欧国家商品进口查验绿色通道。4.简化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溯源方式。5.优化进口冷链商品查检流程。6.前置进口商品标签审验程序。7.互认多港分卸进口大宗商品检验鉴定结果。

    62.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试点城市 

    牵头单位:市商务委

    试点目标任务:大力推进主体培育、模式创新、品牌打造、产业链构建、境外物流配送和营销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监管服务创新,建设一批外向度高、国际消费市场潜力大的产业集群和优质产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到2020年,鄞州、慈溪、余姚、海曙、宁海五个试点区县(市)产业集群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跨境电商发展模式和较完各的产业体系,建立海外销售自主品牌和渠道,实现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出20亿美元以上。

    主要进展情况:1.五个试点区县(市)均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2.建设完成CX跨境通、明州通、世贸通、大道商城等平台,全面拓宽跨境电商服务。3.推动试点区县(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建设,全市建成慈溪邮政速递、余姚E淘跨等7个具有当地特色产业为主导的跨境主题电商园区。4.牵头组织亚马逊、Ebay、速卖通等国内外知名第三方平台,分别在试点县区(市)举办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平台对接会,共计30余场,参加企业超2000多家。5.大力开展市、区两级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训,累计培训不少于3000人。

    下步改革安排:1.联合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税务等部门,加强政策措施研究,探索建立新型跨境电商业务体系和监管体系。2.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平台、协会等多方面力量,推动传统工业企业、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开展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培育试点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3.扶持一批跨境代运营、大数据营销、境外品牌注册、境外结汇等服务的企业,筛选一批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承建及运营主体开展示范建设。4.积极搭建新型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打通企业与高校资源,为企业输送一批高素质人才。

    63.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

    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试点目标任务: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以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属地责任,督促监管部门依法履职,倒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引导社会各级积极参与,形成“上下统一、责任明晰、运行高效、保障有力、全程监管、符合实情、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推动全市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持续向好。

    主要进展情况:1.系统开展试点中期评估,宁波市在中期评估中位列第二批15个创建城市第一名。2018年1月,宁波作为5个城市之一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2.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满意度调查,食品安全满意度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下步改革安排:对照7大类评价指标、48条评价项目、56项评价标准及195条评价细则,继续抓好查漏补缺,对尚未完成或完成质量不高的,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措施,补齐工作短板;同时,继续巩固创建成果,加强机制制度建设,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发挥创建实效,全面迎接国家创建验收。

    64.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综合性试点

    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试点目标任务:全省确定了8个县开展综合性创新试点,38个市、县开展65项单项试点。其中,慈溪市为综合性试点单位,市级开展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和机制构建、县乡村一体化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建设、媒体合作机制建设及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服务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建设等4个单项试点,镇海区开展基层责任网络建设单项试点。

    主要进展情况:1.全面推进食品安全规范化达标创建,全市153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省市级规范化达标创建。2.健全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制定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健全源头追溯机制,形成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多元化治理、责任保险服务等长效机制。3.建立专业性食品检测平台,其中,市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通过国家CNAS认证。 

    下步改革安排:试点工作已结束,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等已转为日常性工作,并围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效。 

    65.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牵头单位:市口岸打私办 

    试点目标任务:经过3-5年的改革试验,通过建设线上综合信息平台和线下园区平台、物流平台,拓展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四大服务功能,构建有利于跨境电子商务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发展的五大支撑体系,推进创新突破,把综合试验区建设成国内领先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升级引领区、监管服务创新区、仓储物流示范区。

     主要进展情况:1.推进国际互换局高效运行。业务范围扩展到跨境电商一般出口试点业务,日均通关邮件量从成立初期的1万余件增至10万件,目的地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完善跨境供应链体系。菜鸟网络“天宫一号”5万平方米的全国首个专业服务于跨境进口商品的超级仓库园区落户杭州湾新区。3.加强海外仓建设,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区域。4.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与世贸通、中基惠通等6家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对接。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411.56亿元(64.80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倍。其中,进口额64.88亿元(10.22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倍;出口额346.68亿元(5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倍。

    下步改革安排:全面落实国务院第187次常务会议要求和商务部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工作推进会的具体部署,通过六个“全面提升”打造宁波跨境综试区升级版,建设全国跨境电商中心城市,确保总体发展水平稳居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领跑方阵。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