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托举”事件不断,还有溺亡、车祸、被骗……一个个见诸报端的事例,无不让人惊心、警醒。孩子的安全,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并且展开有效行动——

让孩子远离危险

孩子们在“360假日学校”度过了充实的假期。(江北区文教街道 供图)
日湖浅水区和深水区之间设置的拦网。(胡青青 摄)
金雅男 制图

    通讯员   胡青青

    江北记者站 张落雁

    意外频发 孩子很受伤

    每年暑假,孩子脱离了学校监管之后,安全问题成为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七八月份是未成年人意外伤害事故的高发期,新闻媒体上的相关报道不少,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

    今年7月5日深夜,余姚阳明街道一小区内出现惊险一幕:一名4岁男童的头部卡在二楼的防盗窗上,身体却悬空挂在窗外,又痛又怕,“哇哇”直哭。幸亏,一名过路的市民发现了这惊险一幕,他赶紧爬上一楼窗户的雨棚,用双手托举住男童,一动不动地托举了40多分钟,直到救援人员赶来将男童救下。7月13日下午4时05分,慈溪又出现了类似的事故,金南小区1单元内,一名5岁的男童头部被防盗窗卡住,双脚悬空动弹不得,危急时刻,一位中年男子挺身而出,用双手牢牢托住男孩,最后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男童安全脱困。

    这两名男童还算是幸运的。7月31日,鄞州一名5岁男童从25楼坠落,不幸离世……

    假期溺水,年年警示,年年频发。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媒体报道的儿童溺水事故,仅七八月份就有近10起,影响较大的是今年8月初,北京双胞胎女孩在青岛海滩失踪,后被证实不幸溺亡。相关报告显示,在几种常见的儿童伤害事故中,溺水成为儿童意外伤亡的“头号杀手”,伤亡占比最高,且溺水几分钟就有可能给孩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除了坠楼、溺亡等触目惊心的事故,暑期儿童走失也给不少家庭蒙上了阴影。今年8月7日,鄞州塘溪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邹溪大桥旁有一个小男孩迷路了。民警赶到现场后,也无法从孩子口中得知其父母姓名及家庭住址,只好先将其带回所里,所幸孩子父母最终联系上了。这事刚处理完,民警又接到一起4岁小女孩走丢的报警。虽说这两起走失事件都有惊无险,但家长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总是很心痛,孩子走失会给一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创伤。”有网友留言道。

    监管缺失 安全漏洞多

    “每年暑假前,我们对学生的安全问题都是再三强调,假期里也时常给家长发短信,请他们关注孩子的假期安全。”江北区一小学教师说,尽管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孩子的安全多有告诫,媒体也时常宣传提醒,但孩子溺水、坠楼、走失、触电等意外事件仍频频发生。

    暑期的安全“阀门”为何拧不紧?“监护人安全意识淡薄、监管不力,是导致孩子意外发生的直接原因。”在采访中,一位家长表示,暑假孩子无人看护成为很多双职工家庭的烦心事。假期里,不少家长选择让老人来看护孩子,隔代教养成为普遍现象,监管的漏洞也因此增大。作为看护主力的祖辈大多年事已高,在面对调皮的孩童时往往“有心无力”。“我家孙子比较调皮,上蹿下跳的,带他出去逛公园,一会儿就跑得没影了,我追也追不上,急得要命。”68岁的刘奶奶说。一名在宁波打工的王先生告诉笔者:“我家小孩在老家安徽上学,一到暑假,我就赶紧回老家把孩子接过来,因为留在老家,爷爷奶奶平常管不住他,农村安全隐患更大,实在不放心。”

    还有不少家长表示,他们曾经有过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的经历。“我家孩子已经上小学了,我觉得他应该能够适应独自在家,相对于放他去外面或者去乡下爷爷奶奶家,我觉得家里更安全一点。”一位李女士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很多家长和李女士抱有同样的观点,认为家是最安全的港湾,殊不知,许多危险就发生在家中。现在不少家庭住的是高层建筑,如果门窗结构设计不合理,一不留神好动的幼儿就有可能发生意外。

    回看假期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出事的儿童是学龄前儿童,四五岁的年龄,自我辨别能力差,如果缺乏家长的有效监护,危险系数就增大了很多。发生在余姚和慈溪的两起“托举”事件中,其中一起就是妈妈趁孩子午睡到外面办事,以为外出时间不长应该不会有事,没想到孩子醒来后不见了妈妈,就爬到了窗台上。

    “暑假里,家长宁愿带孩子去上各类补习班或者去各地游玩,却很少有人愿意抽出一点时间,为孩子上一堂安全教育课。”一位老师说,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是笼统而简略的,口号式的教导往往无法让孩子真正记住安全要素。“家长可以采取示范、模拟等方式帮助儿童认识家庭环境,这样的教育才是生动和实在的。”

    各方护航 撑起保护伞

    如何填补假期安全“漏洞”,为孩子撑起保护伞?

    在日湖公园,随处可见园区的巡逻车辆。日湖管理所负责人张波告诉笔者:“游泳人数跟气温有很大关系。今年高温天数不多,再加上来了几次台风,相较于往年,今年来日湖游泳的人明显少了很多。”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日湖加派了劝导员和巡逻员。“每年夏天,我们会多安排一些工作人员,在沙滩上设置几个安全点,一旦发现情况立即过去查看。在深水区安排劝导员,劝离人们离开。我们还有应急备用的巡逻船,以备不时之需。此外,公园里的广播也一直在播放警示提醒。”张波说。

    一些家长也表达了对安全游泳的看法。“家长在暑假期间多陪陪孩子,全家一起到正规的浴场和游泳馆休憩娱乐,比单纯给孩子下一个‘禁水令’效果要好得多。”市民朱先生说。

    “我个人倾向于把孩子交给培训机构,但现在许多培训机构没有办学资质,正规的收费较贵,一般家庭承受不起。”市民张女士说。被孩子暑期“何去何从”问题困扰的家长不在少数。一些家长无奈地选择了在暑假招生的各种“班”,当作孩子假期暂时的“收容所”,但不菲的价格和不对等的教育品质,让家长徒唤奈何。

    笔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各地正在探索“假日学校”的可行性。今年暑假,奉化区11个镇(街道)全部开展了“春泥计划”暨“假日学校”活动,受益范围覆盖全区85%的建制村。“春泥课堂”教育传播文明礼仪、移风易俗、家风家训等,汇编优秀课程和经典活动两份“菜单”40余项内容,老师以志愿者身份前往授课。

    在江北区文教街道育才社区,也有一所“360假日学校”。负责人邵颖介绍,“360”的意思是全年。一年365天,他们全年开放,为社区的孩子提供一个学习娱乐的场所,也免去了一些家长的烦恼。2009年至今,“360假日学校”已为3000余名孩子送去安全和快乐。参与的志愿者有600多人次,有来自高校的学生志愿者,也有辖区单位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学生则多是社区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暑假来甬的“小候鸟”。育才社区居民张女士说,她女儿开学就是五年级学生了,从一年级开始,孩子的节假日就在“360假日学校”度过,不但免去了暑期孩子无人看管的烦恼,也省去了上托管班的部分费用。

    “有很大一部分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应增设孩子假期活动场所,这样可以避免很多悲剧发生。”市民王先生说。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他们远离安全隐患,健康快乐地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多方联动 形成安全防范合力

    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进入暑假,就是进入了老师管不着、家长没空管的时期,暑期也因此成了安全事故的多发期。今年在宁波,仅“托举”事件,媒体就报道了三起。暑假本应与“快乐”两字相连,但关于暑假的消息中却夹杂着诸多伤害和不幸。

    孩子受到伤害后,心理阴影一时难以抹去;而孩子离去带来的创痛,更是会长久袭扰他们的家人。这就给社会一个警示:我们该怎样呵护好孩子的安全?

    保障孩子的安全,家长自然是要负首责。孩子生性好动,家长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监护、防范、教育意识,摒弃麻痹、侥幸心理,绷紧安全弦。空闲时间多多陪伴孩子,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安全教育,培养孩子的避险意识,比如在外出时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交通安全、公共场所安全思维。

    学校在孩子的安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除了平时要利用体育课、安全教育日等讲授一些必要的避让、自救、互救、逃生知识外,还要组织学生进行防火、避震及安全撤离等演练,让远离危险、珍爱生命的安全防范意识深入每个孩子的心中。今后在寒暑假,学校还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更好地发挥作用。

    这些年,社会各界为了孩子的暑期安全作出了不少努力,有的社区、企业每年举办免费暑期班,大学生、退休教师、社区老同志纷纷担任暑期班的志愿者,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且平安的暑假。只是这些暑期班多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

    暑期虽然已经过去,但孩子们的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只有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联动,拿出足够的责任担当,形成安全防范合力,才能把暑期孩子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李国民) 

    几种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

    据不完全统计,14岁前的孩子,特别是0岁至6岁,面临的第一杀手就是“意外伤害”。下面是儿童意外事故排行榜——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的伤害严重到什么程度?据统计,在孩子意外伤害中,每5个就有一个是交通事故。

    烧烫:在家庭意外伤害中,烧烫是最常见的事故,刚烧好的热水,桌上的热汤,甚至饮水机里的热水,都有可能烫伤孩子,让你防不胜防。

    意外跌坠: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孩子意外坠落和不小心摔伤时有发生。特别是家住高层的,家长看护不周,安全措施不到位,孩子贪玩起来,很容易在楼梯和窗户处发生危险。

    溺水:溺水会在无声无息中夺走孩子的生命。一旦孩子在水里遇到危险,他根本无力呼救。如果孩子在嬉水,身边必须时刻有大人照看。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大人还要留意所有盛水的器皿,例如洗手池、浴缸等。

    中毒和窒息:在家庭意外伤害中,最常见的是中毒和窒息,也就是孩子吞咽了不能食用的东西,如身上的纽扣、家中的药物、玩具的小零件而导致的意外伤害。(李国民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