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综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打造长三角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培育高地

市校人才培养合作再启新篇章

上海海事大学和我市三家企业联合为相关专业研究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机会,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宁波市人社局供图)
制图:周琼 任社

    本报记者 周琼 通讯员 任社 

    基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聚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由宁波市人力社保局和上海海事大学协作,在2020年前,为我市培养港航物流、临港产业、自贸区等紧缺急需人才1000人次,培养紧缺专业研究生300名。这是记者从昨天结束的长三角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宁波行系列活动中获取的信息。本次的长三角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宁波行系列活动中,举行的百名海大研究生宁波行、港航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与项目对接、《长三角(宁波)物流人才培养蓝皮书》发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优秀研究成果评选表彰、海大学子实习实践等系列举措,正将我市的市校人才培养合作,推向新高度。

    引聚+培育

    让物流人才助推“港通天下”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杨斌表示:“近年来,上海海事大学不断深化与宁波的人才培养合作,充分发挥上海海事大学的港航物流与供应链等领域优势,培养更加贴合航运物流与供应链产业发展实际的专门人才。”宁波自古以来就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最早的“五口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具有鲜明的港口、开放和产业优势,以集装箱物流、大宗散货物流、保税物流及仓储、货代、信息等为代表物流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超过11%,是首批16个国家级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之一,但与新加坡、中国香港、上海等先进城市和地区比,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国家5A级龙头物流企业匮乏,航运金融、航运交易、航运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高端港航服务业发展尚待努力。市人力社保部门和上海海事大学联手调研的数据显示,宁波市物流从业人员总数量为30.13万人,物流人才数量达到24.21万人,但在这些物流人才中,存在相关结构性问题,人才流动性较大、高端的物流人才比较匮乏,对于自贸区、供应链、国际物流、物流指数衍生品、物流规划设计、互联网+智慧物流等具有专业知识和行业实践经验的人才更是稀缺。这些都亟需引进和培养一大批与之相适应的高级港航管理人才、跨境贸易人才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才。

    正是在这样的行业发展背景下,为缓解中高端港航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紧缺矛盾,多年来,人社部门采取各种举措助推相关产业人才的引聚和培育,通过上海海事大学,我市不断推进物流人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等方面工作。据了解,目前已累计有近2000名上海海事大学毕业生赴甬就业创业。去年9月的宁波人才科技周期间,上海海事大学与我市签订共建宁波研究生院合作备忘录,双方一致同意务实合作,分阶段开展从在职研究生到本土化全日制研究生人才培养合作。去年11月,上海海事大学宁波研究生院落户宁波市继续教育院,借助上海海事大学在港航、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学科优势,助推我市相关紧缺专业的研究生培养,紧缺急需人才的培训和相关基础人才的继续教育,并探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智库建设,提升宁波高端航运服务软实力,为打造亚太区域内重要的腹地型国际港航物流服务中心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资源对接+对标访学

    人才培养形式更趋多元

    类似的市校合作,不仅在宁波和上海海事大学之间展开。自1998年起,借助市校合作平台,市人力社保局已先后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国内13所重点高校在宁波合作建立研究生教学基地,累计培养了27个紧缺专业的在职研究生4000余名。2016年同济大学专门增加在职博士名额给宁波,支持我市培养高端临床医学人才,累计培养临床医学博士55人。2018年,直接由市人社局下属宁波市人才培训中心培养的专业硕士140余人,预计新增MPACC、MEM、香港大学在职研究生等专业后,2019年该中心高层次紧缺专业硕士培养规模将增长至220人。

    近年来,随着宁波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市人社局也不断加快国际人才培养资源引进,集国内外优质人才培养资源为我所用,先后与美国斯坦福等10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短期人才培养,累计办班40余期,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00余名。2014年,在人才科技周期间,与台湾大学签署了两岸首个市—校战略合作备忘录。2017年甬港合作论坛期间,又与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着眼于“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链接德国BWA的工业4.0领域核心资源,先后组织4期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赴德国深度访学培训,面向200余名宁波技工院校骨干师资和技能大师开展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和推广,编制出台了全省首个《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联合工业物联网应用企业台湾研华科技和入选“双一流”学科的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开发了建立涵盖12门智能制造细分领域的课程体系,联合培养国内首创的智能制造工程师。

    为满足本土企业海外项目扩张的需要,市人社局还引入国际项目管理(PMP)人才培养,累计培养国际项目管理人才1200余人。通过“柔性引才”方式,先后邀请美国斯坦福研究员薛理泰、德国高技能专家海尔曼·诺德等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20余人次来甬讲学讲座,拓展人才国际化视野。

    除了国际、国内高校的合作,市人社局还选择一些有区域特色和独特价值的企业作为本土企业和人才学习的标杆,推出“标杆企业访学”服务。在长三角地区,组织学习阿里、菜鸟的新经济、新零售经验;在珠三角地区的创新之都深圳,组织学习世界级科技型民营企业华为的强有力的组织能力、持续产品研发投入、以奋斗者为本的人力资源体系,腾讯的微创新、用户驱动和产品极简主义;在京津冀地区,组织学习以中关村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京东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造和金融布局,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小米的用户自定义产品和生活方式;在环渤海地区,组织学习海尔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按需生产、红领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建模实现客户定制等。近3年来,累计与华为、海尔、腾讯、京东、小米等10所企业大学建立合作,推出标杆企业访学班次40多期,培训本土人才1600多人次。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