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06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

奉化用“乡贤+警务”守护最美乡愁

    本报讯(记者王晓峰 奉化记者站严世君 通讯员应伟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业态的兴盛,原有城乡一体化警务模式已跟不上形势变化。奉化公安以“枫桥经验”为底色模板,试点推行“乡贤+警务”,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大堰被誉为“乡愁小镇”,此处群山环抱,风物韵然兼具人文荟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来小镇游玩度假,游客量连年递增,如今每年游客量已超过15万人。

    “大堰面积129.5平方公里,辖40个村,分布在群山峻岭间,户籍人口2.5万人,常住人口以留守老人、孩童为主。我们整个所现有民警6名、辅警13名,力不从心。”大堰派出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限于现实条件,要做到“一村一民警”常态化警务常驻显然不可能。警力有限,但民力无穷,要论对一个村的情况谁最熟悉、谁使得上劲,唯有当地的乡贤。对群众而言,乡贤是自己人;对公安而言,乡贤是明白人。

    由此,奉化公安开启了农村地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索——在大堰镇试点建立了“一村一警助”警务新模式,按照“一人连三村”布局,聘用了15名警务助理员,创新推出“乡贤”警务治理,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一起守护最美“乡愁”。

    今年63岁的王建中是大堰镇箭岭村村民,也是箭岭周边三个村的“警助”。9月3日,当地负责污水管道治理工程的顾师傅与村里的“老刘头”闹起来了。原因是“老刘头”认为顾师傅缺了他几十元的工费。争执中,65岁的“老刘头”摔了个四脚朝天,后脑着地出了血。村民报了警,但因路程问题,民警赶到需要不短的时间,关键时刻王建中站了出来,及时遏制了矛盾的升级。

    “今年以来,警助人员协助民警调处一般纠纷150余起,化解历史疑难纠纷11起,我们大堰辖区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近四成。”大堰派出所负责人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