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旭辉 “我这个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出门总是有两怕:一怕车,二怕狗。汽车开上人行道,(我)东拐西歪无处走;碰见没牵绳的狗,(我)血压升高心乱跳。”重阳节前夕,笔者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写信者是家住鄞州区中河街道的赵祥炼老人。这位84岁的老人,在信里“以实事求是的心态”,向宁波的年轻一代提出了两个“不低不高”的要求:一求开车上路务必规范;二求出门遛狗务必牵上绳子。 老人提出这样的呼吁,看得出是亲身经历,有感而发。按说,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养犬,都属于当前市民生活中必备的基本素养,做到的要求并不高,老人何以再三强调“不低”呢?除了个别肆意妄为的,还有嘴上说说、口号喊喊,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套的年轻人,老人显然也是见过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美德以孝为先,但不能把“孝”字仅当作私德的一部分,对自己的长辈老人礼敬有加、呵护备至,却在公共生活中漠视其他老人的安全和便利,时时违碍、处处设障而不以为意。建立和维护好公德意义上的“孝”,对全社会形成普遍的孝老爱亲氛围,更为重要。在老人节来临之际,我们可以先从满足赵祥炼老人这两个“不低不高”的要求做起。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民生邮箱187168466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