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精品到经典 还有“一步之遥”

——话剧《守护》观感

《守护》剧照

    宋 臻 

    7月25日晚,以二大党章守护者张人亚同志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话剧《守护》在新天然舞台首演。当晚的演出堪称精彩,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主创团队是铆足狠劲、下了苦功夫的。

    张人亚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本名守和,字静泉,宁波府镇海县泰邱乡(今宁波北仑霞浦街道)霞南村人。张静泉出生在1898年5月,幼时在霞浦学堂就读,一直读到中学毕业,埋下了新思想的种子。结束早期的学业后,他和当年的很多宁波人一样,少年离家,去上海这个“十里洋场”讨生活,先在银楼当学徒,后来成为银楼的金银首饰制作工人。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上海,革命思潮风起云涌,而在当时的工人中,像张静泉那样具有中学文化水平、能够接受进步思想的也为数不多。他先是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半年后,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半年后加入了党组织。经历了一系列革命斗争后,张静泉到商务印书馆工作,从那时起,他就以张人亚的名字在党内从事工人运动,负责党、团领导机关的书籍和报刊发行工作。读张人亚的革命经历,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瞿秋白、沈雁冰……还有我们宁波走出去、后来成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家的杨贤江等人。把张人亚搬上文艺舞台,其实也是通过他展现那个风起云涌、革命浪潮高低起伏的大时代。

    讲完此剧背景,不妨再来聊一聊这部剧。剧中主要人物有张人亚、张父爵谦先生、张人亚妻顾玉娥、张人亚弟弟、地方保长等。《守护》的原生故事素材比较简单,真实背景是1928年冬张人亚在奉命去莫斯科前,把一箱子重要文献托父亲保管,父亲对外佯称不肖儿子已经死了,修了个衣冠冢,把儿子托付的东西藏在里面。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人才取出文献,由家人交给国家、交给组织。全剧分为“序幕:静泉四罪”“码头送别”“忠孝两难”“党章托付”“衣冠入葬”“静候佳音”“苦盼儿归”“尾声:守者无悔”八个部分。从八章名称看,应该是三个叙事方向:父亲如何实现对儿子的承诺一条线,儿子如何忠于组织和理想信念一条线,夫妻之间的爱情一条线。但从实际效果看,父亲的一条线比较清晰,其他两条则略显薄弱。

    就舞台演出的实际效果来看,演出很成功,一片叫好声。演出结束后,我甚至听到有观众讲,作为一个主旋律题材的作品,能做到这样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我也觉得很好,以我有限的观剧体验判断,这个剧,与当下国内的一般话剧水准相比,无论剧本、导演、演员还是舞美、灯光、音乐……堪称上乘。可是,或许是我的期望值过高,总感觉离“走心”尚有一步之遥。

    我们既然选择了用话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来呈现这段历史、这个家庭、这段人生,那就必须要用语言的魅力来征服观众。演员和观众相会在剧场,观众不仅仅是围观者,也是参与者。好的话剧,能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如果我是张人亚,我会怎么样?如果我是张父,会怎样?如果我是张妻,又将如何?观众还会发问:父子之间会这样说话吗?夫妻之间会这样说话吗?南方人会这样说话吗?宁波人会这样说话吗?

    我们今天看的是故事,其实也是无数家庭、许多前辈当年在选择共产党重建这个国家的时候必然会经历的真实历史。

    所以这部剧的主题归纳成三句话就是:坚定的信念何以可能?真挚的爱情何以可能?无私的亲情何以可能?

    以上三个问题,在舞台上有所呈现,编剧和导演应该也意识到了,但还是略显生硬。诚然,我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但不提过分的要求,怎么可能打磨出真正的精品?而我又相信,这个主题是极好的,不打造成经典剧目,未免可惜。没错,我说的是经典,不仅是精品。

    话剧会引导我们每个人追问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如果做到了这一步,我想这部《守护》将真正成为经典,一直流传下去。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这样的年份推出这样一个文艺作品可谓恰逢其时。我自然理解主创团队遇到的困难,尤其是创作这样一个时隔久远、而能参考的史料稀缺的真实故事。但愿这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通过不断打磨,日臻完善,实现从精品到经典的跨越,为宁波话剧史也为中国革命历史留下令人难忘的浓重一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