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促进非公经济人士

健康成长的环境优化

为铭记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特殊的人生经历,传承和弘扬他们的创业创新精神,市工商联等组织开展了“向第一代企业家致敬”系列活动。(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十八大以来,我国面临的世情、国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处于这一阶段的非公经济人士的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创造一个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环境非常重要。

    操家齐 张弛 黄增付 阳晓伟

    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我国的国情以及我们对非公经济相关调研中的感性认识,我们认为当前影响非公经济人士成长的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个人环境等四大方面。其中政治环境包括政治稳定、法制环境、政商关系等;经济环境包括经济体制、税收负担、产业政策、经济发展阶段等;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社会舆论、宗教信仰、社会规则等;个体环境包括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个性特征等。

    一、以增强非公经济人士安全感为目标,以依法行政为重点,优化非公经济人士成长的政治环境

    1、强化非公有制财产权不可侵犯的理念,增强非公经济人士信心

    一是建立产权平等保护的理念,无论是公有经济财产权还是非公经济财产权,都是合法财产权,应该得到平等保护,没有层级区别,将财产权区分等级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格格不入的;二是在司法实践上应该强化非公有制财产权的平等保护,一体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的财产权,不能因为财产权属性不同而有所轻重;三是加强非公有制财产权不可侵犯的舆论环境建设,在整个社会形成尊重非公有财产权的舆论氛围和社会风气。

    2、坚持依法行政,增强发展的可预期性

    一是增强法律的严肃性,防止“情大于法”“权大于法”现象发生,让法律成为裁决矛盾的终极武器;二是及时清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的法律法规,该修正的修正、该完善的完善、该废止的废止,避免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伤害法律的严肃性;三是保持法律、法规的延续性,避免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四是行政部门执法应受到有效监督,避免知法犯法、枉法行政行为的发生。

    3、审慎处理民企产权案,消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顾虑

    一是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以发展眼光客观看待和依法妥善处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二是对涉及重大财产处置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民营企业和投资人违法申诉案件依法甄别,确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的错案冤案,要依法予以纠正并赔偿当事人的损失;三是对涉及非公有制企业家的一些标志性案件务必做到依法审慎审理,避免因为枉法而伤害整个群体的法治信心;四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企业家的一些创新性的经营行为,保持宽容、审慎的态度,不宜以现有法规来约束面向未来的创新行为;五是避免动辄将民事纠纷上升为刑事案件,准确把握经济违法行为入刑标准,防止把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防止选择性司法。

    4、以“清”和“亲”为目标,建立健康的政商关系

    一是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公企业,政府部门都应该一视同仁,避免亲疏有别;二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领导干部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三是牢固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增强服务非公有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四是加大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加大权钱交易的查处力度,维持市场公平。

    5、促进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工作力度

    一是重视从非公有制经济中选拔优秀人才参与国家与社会治理,畅通非公有制人士的上升渠道,扩大国家选人用人的视野,使更多人才脱颖而出;二是适度扩大非公有制人士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党代会的名额,代表所在群体的利益,表达正当诉求;三是实现非公经济人士安排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做到有章可循,增强他们参政议政的信心。

    二、以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繁荣为目标,以降低企业负担为抓手,优化非公经济人士成长的经济环境

    1、完善税费制度,切实降低非公经济税务负担

    一是充分认识到现有税负确实过重,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繁荣,必须要进行大力度的调整;二是针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基偏大问题,通过扩大企业成本中允许税前扣除的项目范围,缩小税基,降低企业税负;三是进一步完善营改增制度,做好对企业辅导培训与信息咨询服务,防止因对税制掌握不熟悉而增加税负,帮助企业调整好经营管理以适应税制变化,切实将营改增红利落到实处;四是加强税收征收的监督,防止征过头税、预征收等行为发生;五是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行使偷税处罚行政裁量权,以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六是通过行政机构改革、减员增效等措施降低财政负担,减少财政支出。

    2、完善用工制度,降低用工成本

    一是充分意识到目前工人工资上涨是必然趋势,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不能寄希望于降低工人工资;二是当前用工成本过高的原因主要是“五险一金”费率过高,而且连年增长,应该从降低“五险一金”费率着手,切实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三是各级政府应该更积极地推进人的城镇化,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同等的公共服务,特别是在子女教育和住房保障上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外来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减轻企业因此导致的人力成本。

    3、抑制投机性经营行为,扶持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抑制房地产行业的投机行为,回归住宅的居住属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住有所居;二是抑制投机性金融行为,防止金融脱实向虚,导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情况的发生,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三是同等重视新经济和传统产业,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避免片面重视新经济而忽视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促进经济的稳健发展和转型升级;四是大力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各类形式减轻企业负担,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增强实体经济的发展信心和市场竞争力。

    4、促进平等发展,让非公企业享有同等国民待遇

    一是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服务;二是要着力放开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应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凡是我国政府已向外资开放或承诺开放的领域都应该向国内民间资本开放;三是要着力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发展技术市场,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化服务;四是要着力引导民营企业利用产权市场组合民间资本,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五是要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规范中间环节、中介组织行为,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

    三、以提高企业家社会声誉为目标,以培养重商文化为重点,优化非公经济人士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1、培育重商文化,优化社会文化环境

    一是在思想意识方面,要破除“重农抑商”“重官轻商”的陈旧观念,树立“崇企重商”的新理念;二是政府部门要带头解放思想,破除官本位思想,树立服务意识,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引导社会形成重商的风气;三是舆论引导,树立优秀企业家先进典型,展示企业家良好社会形象;四是促进优秀非公企业家与公众的互动,尽量缩短他们与公众的距离,让那些诚实经营、服务社会的优秀企业家成为更多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

    2、弘扬企业家精神,以企业家精神增进社会进步

    一是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引领社会不断超越自我,促进社会各领域的创新;二是弘扬企业家的担当精神,引领社会担当起对员工、对用户、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是弘扬企业家的坚韧精神——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不怕吃苦,坚忍不拔追求成功;四是弘扬企业家的诚信精神,以诚信安身,以诚信立命,以诚信赢信任;五是弘扬企业家的反哺精神,富而思源,回报社会,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懂得感恩,乐于回报。

    3、完善退出机制,解决非公经济人士的后顾之忧

    企业平均寿命短暂,创业风险较高。一是完善、简化企业破产程序,既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又要保障企业家合法利益,不至于承担无限责任;二是破产企业家应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他们基本生存权和起码的身份尊严;三是尊重市场规律,完善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避免挽救达到破产条件的企业致使债台高筑,以至于负债累累,最终不堪重负。

    四、以增强理想信念为目标,以教育培训为手段,优化非公经济人士成长的个体环境

    1、加强非公经济人士培训,纳入党和政府的培训体系

    加强非公经济人士特别是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训意义重大。一是像对待国有企业干部一样同等重视非公经济人士的培训,同时更重视他们的自由选择权,为他们提供优质培训资源;二是建立完整的非公经济人士的培训规划,根据党和政府的目标和本人的意愿,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满足他们各方面的成长需要;三是高度重视新生代企业家、“创二代”的培训,让他们坚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富而思源,富而思敬。

    2、发扬国学的现代价值,引领企业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调研中不少非公经济人士强调国学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国学中的传统儒家思想意义重大。一是以儒家的人本思想促进企业家重视员工、关心员工、尊重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以儒家的人和思想协调企业与员工、社会、政府、客户的关系,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三是以儒家“为政以德”的管理理念,增强企业家的道德修养,带头遵章守法,自我约束,接受监督,公道无私,修己安人;四是以儒家的兼济天下的入世精神办企业,经世济民,诚信经营,回报社会。

    【作者单位:中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理论浙江(宁波大学)研究基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