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教授一路小跑去上课”体现身教胜于言教

    曲 征

    67岁的南科大环境学院教授张幼宽,差一分钟错过了校巴,为了不耽误学生们上课,他花19分钟一路小跑去上课。这一幕被学生偷偷拍下,随后被南科大新闻社“南科新知”刊登。教书35年,张幼宽教授从未迟到过一堂课,他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导学生:守时重承诺受益一生(10月24日《南方都市报》)。

    说实话,相对于中小学课堂,大学课堂在时间要求上比较宽松,况且老教授已经67岁,即便迟到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只要向学生们说明情况,也会得到他们的谅解,但是老教授并没有这样做。

    从新闻报道看,张幼宽教授从教35年从未迟到过一堂课,可以看出老教授是一位严谨治学、严格要求自己的合格的教育者。这种诚实守信、重诺守时的做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熏陶学生也变得诚信守时。张教授最厌恶不诚信、不守时的做法,而将这样的理念传达给学生,他并未采用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的教育方式,而是身教胜于言教,依靠自己具体可见的行动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一些教育者往往采用言语劝导的方式,而忽略了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的方式。比如,教育学生上课不要迟到,而自己偏偏迟到;教育学生做事要守时,而自己偏偏开会时晚来早走、组织活动时姗姗来迟。这些做法,使教育内容显得苍白无力,使教育行为收不到预期效果。

    诚实守信、重诺守时、恪尽职守等优良品质,是一个民族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弘扬这样的精神品质,就需要从学生甚至从娃娃抓起。除了父母之外,教育者是最贴近学生的群体,他们的言行对于塑造学生品质、人格,会起到关键作用。所以,不要小看一位老教授35年不迟到甚至为了赶上课时间而一路小跑冲进课堂的情景,这种事件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新闻来看,学生们被老教授的守时精神所感化,可以相信,这个班级的学生上课迟到现象会因此减少甚至杜绝,而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其中也会有更多人秉持诚信守时原则,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影响身边的人,共同培养良好习惯,塑造美好品质。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想起前段时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王珂,他因台风受阻,花4600元打车,狂奔737公里赶回南京,准时给本科生上课。显然,这样的教育者越多,对于被教育者良好品质的塑造就越成功。当所有的教育者能够诚实守信、重诺守时,那么,受此影响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当学子们纷纷走向社会,必然会用自己的优良品质去影响他人,良性循环之下,社会风气自然也就越来越好。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