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讲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上那些“宫斗剧”的背后

——说说唐代的后妃制度和后宫故事

(天一阁博物馆供图)
上官昭容墓里的陶俑 (陈丽萍 供图)

    顾玮 吴央央 整理       

    什么样的制度造就什么样的后妃

    要了解唐代的后宫故事,应先从后妃制度开始,明白有什么样的制度才能造就什么样的后妃。

    唐代出名的后妃之一是唐中宗的上官昭容,在影视剧或文学作品中,多称闺名“上官婉儿”。上官昭容的墓已经被科学发掘了,规格很高,墓由斜坡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甬道和墓室等组成,跟她昭容的身份即内官的二品阶是完全对应的。不过,该墓被大规模破坏过,专家推测很有可能是“官方毁墓”行为。墓里的随葬品存留有170余件,包括塔形罐、骑马俑以及十二生肖俑等。

    上官昭容在《旧唐书》《新唐书》中皆有传。据《旧唐书·后妃传》记载,她是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因为得罪武则天被杀。按照制度,罪没之家的女性以及未成年的家属,都要随母亲成为官奴婢,但三岁以下的小孩不用与母亲分离。上官婉儿当时还在襁褓中,跟母亲一起成为掖庭宫人。因为是大族出身,母亲对她进行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天分,上官婉儿在十几岁时就显示出了超群才艺。那时武则天当政,她搜罗了宫内外很多知识女性为其服务,比如起草诏书、处理文件等。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上官婉儿从一个小宫人一步步成为武则天最得力的“机要女秘书”。后来武则天把李显从房陵接回再立为太子,上官婉儿和李显关系密切。李显继位之后,封其为昭容。

    《新唐书·后妃传》中关于上官昭容的记载更丰富,提到了她的谥号,以及经历各种宫廷政变而屹立不倒的独特才能。

    上官昭容的墓志中,提到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中宗的爱女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而上官昭容极力反对。除了劝谏之外,甚至服毒抗争,这说明她是忠于李唐王室的。

    上官昭容的身上有很多矛盾点:她到底是宫人还是后妃?她到底是才女还是政客?她在历史上的形象到底是正面还是反面?明明给她厚葬,为什么又要毁墓?

    特殊经历的背后也有很多正常的东西,尤其在后妃制度方面其实是有章可循的。唐代宫廷女性的来源多样,既有世家大族出身的,也有一般官员家庭出身的,有进献的少数民族女子,也有掖庭宫人。一旦有条件,她们就可以成为后妃,而且后妃也可以干一些宫官的事。唐代后妃又被称为“内命妇”,内命妇也可以叫“内官”。

    名号品阶是后妃制度制订和施行的基础,后妃的职掌、服章、首饰、车辂、卤簿、葬仪、外戚待遇等皆以名号品阶为准。按照制度,后妃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是除了皇后之外的一到二品;三到五品为第二档;六品及以下为第三档。唐代后妃的名号,唐初是从贵妃到采女,对应正一品到正八品,但在高宗和玄宗时有过变化。宫官是以尚宫为代表的六尚,是仿照外官而设的各种职掌。以前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一制度是虚的,因为好多事是宦官在做,但根据一些宫人墓志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职掌是有实权的,所以唐代才会出现后妃、宫官专权现象。

    后妃的服装和首饰是配套的,就是穿什么衣服必须配什么首饰。唐代衣服实物至今无存,我们只能借助文字和图像加以对照和想象。比如太宗韦贵妃墓壁画中的宫人形象,是简单的披帛和窄袖上衣配条纹长裙。至于花钿,可以从《捣练图》《簪花仕女图》以及出土的花钿实物得到印证。

    唐代皇帝纳后和纳妃,一般遵循古六礼程序。武则天有点特殊,她当时已经是昭仪了,高宗让礼官重编了一套礼,在宫里迎拜为皇后,而不是从娘家接过来的。

    册封有很正式的仪式,要有册封使和副使来宣诏书。关于册封的文字资料保存在《唐大诏令集》和一些后妃的墓志里。大致可以看出,唐初册封的嫔妃一般家世显贵,到了唐后期,很多嫔妃是宫人出身。

    晋封是指在一个位置上表现良好,给予升级。后妃的晋封可以是逐级的,也可以是越级的。比如太宗的徐才人越级晋封为婕妤,高宗的武昭仪一跃成为皇后,肃宗的张淑妃也直接晋封为皇后。当然,还有晋封为太妃和太后的。

    后妃死后会有追赠。有些宠妃活着的时候只是妃子,死后会被追赠为皇后。如玄宗特别宠爱的武惠妃,死后被追赠为贞顺皇后。

    后妃也有谥号,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字。上官昭容谥“惠文”,是罕见的双字谥号,这是一个很大的荣誉。

    古人视死如生,因此丧葬制度同样体现等级,上官昭容的墓葬就是如此。

    后宫不仅仅是上演“宫斗剧”的场所

    人们常说“后宫佳丽三千”,其实远不止。玄宗时,后妃加上宫人据说有上万人,但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每一个后妃宫人的名字、身世以及她们身上发生的故事。有名有姓有点故事的后妃,我只找到了200多个,所以这个群体我们远未真正了解。

    第一个要讲的是太宗的韦贵妃。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太宗没有再立皇后,韦贵妃是后宫的实际主宰者。韦贵妃的传记中并没有提及她是二婚,但在她女婿的墓志里提到女儿是跟前夫在隋朝生的,太宗封她为定襄县主。韦贵妃墓考古报告称,韦贵妃的棺椁和遗体还在,她的个子非常高,应该也很漂亮。虽然是二婚,并没有影响太宗对她的宠爱。这个故事跟后妃制度结合起来,可能会颠覆大家的传统认知。

    睿宗的豆卢贵妃的故事也有些特别。豆卢贵妃在睿宗当相王时就被纳为孺人,曾对幼年的玄宗有过照拂。这在豆卢贵妃的墓志中有记载。不过,墓志中还记载了一件奇怪的事:神龙年间,她的伯父、当时的宰相豆卢钦望称豆卢贵妃在后宫很久了,想接回娘家居住。实际上,唐代嫔妃是不能随便出宫的,而且此事由她的伯父出面申请,可谓事出蹊跷。后面种种迹象显示,她和睿宗感情破裂,出宫是一种迂回的解决方式。由此可知,后妃哪怕位份再高,与皇帝感情失和了也不可能离婚。

    玄宗的高婕妤,最初被封为才人,生了儿子颖王璬,玄宗很喜欢。据墓志记载,高才人性格沉静,不喜浮华。玄宗几次想给她晋封,她坚决不同意,说能够伺候皇上已经很荣幸了,不在乎品阶高低。除了性格原因外,她的拒绝其实还涉及玄宗朝的宫廷斗争。之前赵丽妃的儿子当了太子,而玄宗又很宠爱武惠妃,武惠妃希望自己的儿子当太子,所以双方斗争很激烈。作为第六子生母的高才人看到整个宫斗过程,意识到儿子的优秀是好事也不是好事,所以她坚决不要高品阶,代表了不参与太子之争。玄宗体谅了她的苦心。高才人死后,只是被追封为婕妤。

    再说回上官昭容。她出身高贵,却因为政治斗争陷入泥淖。在宫廷里长大,逐渐上升为高级女官,再转为皇帝的嫔妃。她的诗词文章非常出色,引领了当时的文坛风气,简直风光无限。但她太深地介入了政治斗争,最终在玄宗宫廷政变的时候,遭到灭杀。然而她毕竟曾经是一个很高级别的妃嫔和女官,所以睿宗又将其厚葬,为她出版了文集,还给了特殊的谥号。但是,政治风向不断变化,因为她生前和太平公主关系较好,之后她的坟墓遭毁也在情理之中。

    总而言之,后宫不仅仅是后妃们为了恩宠上演各式“宫斗剧”的场所,还是一个有着很多规矩、人情、变数的生活场域。我们研究后妃制度,关注后妃个体,在大的框架之下辨别每个支脉是“在轨”还是“脱轨”。而那些“脱轨”的变异节点,比如武则天的出现、杨贵妃的专宠、上官昭容引领的初唐文坛风气……可能会深刻影响历史的走向。

    (讲演内容来自天一阁书院·国学堂,有删节)

    主讲人名片

    陈丽萍 历史文献学博士,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要从事敦煌学及唐代婚姻史、后宫制度史研究。出版《巅峰下的暗流——隋唐帝国》《唐代后妃史事考》专著两部。主持完成历史研究所重点课题三项、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一项,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文书学研究”子课题“唐五代古文书研究”主持人。在《中国史研究》《唐研究》《敦煌研究》等专业杂志发表学术文章40余篇。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