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田集团铜管车间。(资料照片) |
|
均胜集团现代化展厅。(俞永均 摄) |
|
脱胎于青春服装厂的雅戈尔今年“40岁”了,很多人在这里留下了青春记忆。(资料照片) |
“吃过奉化芋艿头,闯过三关六码头。”带着宁波人向外闯的劲头,李如成开始寻思走出去“淘金”。得知上海百年老厂“开开”正寻找联营加工厂,李如成登门拜访,双方一拍即合,青春服装厂淘到了第一桶金。 40年来,宁波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目前,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市80%的税收、约65%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出口、85%的就业岗位、95%以上的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 记者 俞永均 在车水马龙的穿山港区,逾七成出口集装箱的货主是民营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宁波民营企业实现出口总额2900亿元,同比增长15.0%,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0.7%;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9.4%,总量超千亿元,成为宁波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对主力; 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17家宁波民企入围,其中4家进入百强。宁波千亿级工业龙头企业培育名单中,10家培育企业清一色为民营企业; …… 40年来,宁波以改革开放构筑民营经济独特优势,打造亲清政商关系,锻造出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群体。雅戈尔、奥克斯、方太、海天、舜宇等一批企业,驰骋于世界经济舞台。 “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最近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的频繁表态,不仅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加油、鼓劲,也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改革开放四十不惑。伴随着总书记的加油鼓劲和殷切期待,宁波民营企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春天,纷纷撸起袖子加油干。 民营经济—— 从萌芽起步 到星火燎原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开启,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农村插队15年的知青李如成,告别了农村,进了镇办企业——青春服装厂。在这个2万元安置费起家的小作坊,李如成凭借勤奋和努力,当上了厂长。 “吃过奉化芋艿头,闯过三关六码头。”带着宁波人向外闯的劲头,李如成开始寻思走出去“淘金”,将目光瞄准了众多老一代宁波帮的“发迹地”——上海。得知上海百年老厂“开开”正寻找联营加工厂,李如成登门拜访,双方一拍即合,青春服装厂淘到了第一桶金。 1986年,郑坚江出任鄞县龙观乡办钟表零件厂第8任厂长,厂里仅有员工7人,固定资产不到10万元,而负债20余万元。从生产加工各种零部件起步,“小作坊”先后生产过录音机、电视机拉杆天线、电表罩壳,然后进入电表市场,逐步在行业内显山露水。 1989年,郑永刚接手一家濒临倒闭的地方小厂——这家名为宁波甬港服装厂的企业,即是杉杉集团的前身。接手不久,郑永刚在一次坐火车出差的时候,看到一个年轻人穿的西装款式新颖。回到宁波后,他马上组织技术力量开发新式西服。此后,郑永刚首创了“产供销一条龙”模式,到1992年,杉杉建成了当时国内服装市场最庞大的直营销售网络。 李如成、郑坚江和郑永刚,正是40年来宁波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1978年到1989年,宁波民营经济处于萌芽起步阶段,表现形式主要以乡镇企业和个体户为主。到90年代初,以集体产权为主的乡镇企业在宁波工业中“五分天下有其四”。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宁波的乡镇企业开始转制。“这比苏南起码早了五年,乡镇企业转制激发了宁波民营经济活力。”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位退休专家回忆说。 摘掉“红帽子”的乡镇企业,成为宁波民营经济的主力军。1996年,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服装业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第二年杉杉西服销售收入达20亿元,连续7年保持中国服装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与温州家庭作坊起步的个私经济相比,宁波民营经济因为乡镇企业的底子厚,发展质量上不可同日而语。”该专家说。 为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成为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催化剂。如199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对宁波民营经济的进一步成长和混合经济模式的形成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数据显示,2000年,在宁波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单纯的公有制经济占了17.2%,单纯的私营经济占17.4%,而各种产权相互融合的股份制经济和中外合资经济占比高达65.4%。到了2003年,宁波有私营企业集团公司81家,私营股份公司41家,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616家,超亿元的有7家,雅戈尔、奥克斯等企业年销售超百亿元。 成长曲线—— 从优势叠加 到经济主力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显著提升,中国企业与全球各地的企业将在同一个舞台上竞技。对民营企业而言,中国加入WTO为其开启了全球化之门,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2年底,到浙江工作不久的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浙江最大的优势是民营经济先发优势,我一直在考虑,怎么把这个优势发挥好。” 拥有“民营大市”“开放大市”双重标签的宁波,开始认真思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道新考题,15年来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实践—— 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在开放中厚植民营优势。2007年底,李如成以1.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五大服装巨头之一KELLWOOD公司旗下男装业务——新马集团,成为当时中国服装行业最大的一起跨国并购案。2011年至今,均胜集团及下属公司先后收购了德国普瑞、德国群英、美国KSS、奥地利M&R以及日本高田等境外企业,在全球25个国家拥有3个核心研发中心、4个事业部和100多家工厂,目前海外营业收入占比超过60%。来自宁波市企业联合会的消息,2018宁波市综合百强企业中,35家企业有海外收入和海外资产,总额分别为961.73亿元和898.45亿元,海外员工数达97301人,这些企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 发挥经营机制灵活、市场嗅觉灵敏等优势,深耕海外市场。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较好地把握住了新兴市场快速崛起的商机,同时积极发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等新的商业模式,带动了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今年1-9月,全市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达2900亿元,同比增长15.0%,高于全市出口增幅3.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增速之所以好于国企和外资企业,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说。 重视自主创新,推动“宁波制造”升级到“宁波智造”。舜宇集团从4间厂房、8名高中毕业生起步,通过对科研和人才的持续高投入,公司生产的车载光学镜头进入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等豪华车领域,手机摄像模组为三星、华为、联想、小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手机配套,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光电企业。奥克斯、吉利、方太等企业专利数超过1000项,为企业成为行业标杆打下了扎实基础。我市民营企业还积极参与国际、国家技术标准的修订,拥有了更多的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 加快品牌升级,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市工商联发布的2017年度宁波市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显示,171家被调研企业中,有127家企业拥有国内注册商标共计7836个,其中20家企业在国内注册的商标均超过100个。这些自有商标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去年平均贡献了77.9%的产品总收入。而在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中,宁波地区共有7个品牌上榜,其中6个为民企拥有,分别为雅戈尔、申洲、方太、太平鸟、杉杉和舜宇光学,其品牌价值均超过百亿元。 通过扶大扶强,一批民营大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18宁波市综合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入围达76家,总资产为11546.22亿元,实现净利润439.55亿元,纳税308.80亿元。17家宁波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七位。 40年来,宁波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仲朝介绍,目前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市80%的税收、约65%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出口、85%的就业岗位、95%以上的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17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86.5万户,其中私营企业的户数和注册资本分别超过30万户和3万亿元,个体工商户达到51.8万户。 展望未来—— 迈着铿锵步伐 再出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发展,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扩大非公企业市场准入、平等发展的改革举措。特别是最近几个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频频发招、精准施策,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8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下更大力气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的门槛,向民间资本集中推介一大批商业潜力大、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积极支持民间资本控股。改革举措旨在破除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障碍。 9月,李克强总理又给民营经济送来了利好——要求在改善营商环境上下真功夫,在减税降负政策上下大力气,真正把企业各类成本降下来,把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力放出来。 本月10日起,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将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 国家层面利好频出,民营大市宁波更是先行一步,商事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去年10月,我市发布了《关于发挥服务市场主体职能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包括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扶持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定向培植扶优,强化信息共享、信用引领和数据分析四个部分,共19条措施。 今年5月,国务院提出缩短企业开办和工程项目审批时间,其中企业开办时间要由目前的20多个工作日减至8.5个工作日。宁波自我加压,力争在2018年底前将常态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3.5个工作日。 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政府管理,通过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通过主动服务助力民企转型……新时代,宁波极力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新生态,吸引了一大批甬商浙商回归项目。“宁波有着良好的政商亲清关系,这是浙商甬商回归家乡、反哺家乡最好的时代。”已在宁波投资创业18年的欧洲华商会会长傅旭敏感叹道。 今年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再次引来舆论广泛关注。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升级,以及经济发展进程中结构性矛盾的显现,一些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压力,少数人借此渲染负面情绪。 那么,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宁波民企如何再出发,续写新的精彩? 一要自觉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下,中国经济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过程会带来阵痛,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市工商联的调研显示,目前宁波上规模民企正在主动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积极降低财务杠杆,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减少融资成本与债务负担。 二要抢抓军民融合和智能制造新机遇。宁波上规模民企在“民参军”方面优势显著,参与的领域主要包括国防要求的基础设施建设、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维修和军队后勤保障。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深化应用,传统产业开始迈向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衍生出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四个维度的变革。 三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40年来,宁波民营企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其发展壮大得益于改革开放。因此,民企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反哺社会和国家,同时也实现自身发展。比如,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参与农民增收与消费相关项目投资、农村生态建设等,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技术扶贫和市场扶贫等方面再立新功。 四要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放开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的限制,达到国有、民营企业共同做大做强的目标。据了解,目前我市少数民营企业正在以参股国有企业、控股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新企业等形式参与混改,主要涉及军工、仓储物流、电力、交通运输等领域。 “民营企业也要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抓住主业,心无旁骛,力争做出更多的一流产品,发展一流的产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作出新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待与勉励,定当成为宁波民企再出发的嘹亮号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