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执法记录仪 |
 |
海曙公安分局为一线民警建起了心理辅导室。(王晓峰 摄) |
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崔 毅 龚利波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和平年代,公安民警是流血最多、牺牲最大的群体。2017年,全国共有361名人民警察因公牺牲,6234人因公负伤。 最近,台州玉环民警颜曰春设卡抓捕嫌犯时壮烈牺牲一事,再次引起公众对于辱警袭警问题的关注,如何维护民警及辅警的合法权益成了讨论的焦点。 因为某些人法律意识淡薄,辱警袭警案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如今,新的《人民警察法》即将颁布,“法盲”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为了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我市海曙公安分局早在去年6月就专门出台了关于袭警案件处置工作的相关规定,并且探索出一套“维权—心理干预—自我完善”的闭环模式,对于遏制此类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各方借鉴。 辱警袭警案件频发 执法者也呼“伤不起” 今年10月2日晚上10时许,余姚泗门派出所接到报警,称镇北路109号有两伙人打架斗殴,其中两名男子受伤流血。民警章立科和辅警赶到事发地进行处置,但打架双方因酒后情绪激动,极不配合。其中一名姓王的男子先是动手扇了辅警一巴掌,将对方的警务通打落在地,之后又从腰间拔出一把菜刀砍向辅警和民警。一名辅警后腰部被砍伤摔倒在地,见王某仍要行凶,另一名辅警冯国峰将其抱住,双双滚倒在地。倒地后的王某继续持刀挥砍,情况紧急,民警对王某腿部开了一枪,众人合力将其控制住,并送医院救治。后来,王某因涉嫌妨害公务罪被刑事拘留。 除了袭警案件外,辱警案件也不少。今年8月6日,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发生一起个人极端案件,造成1名民警、1名辅警牺牲和4名群众受伤。就在这一天,网民“宁波东论西西V”在微博中连续发表多次辱骂死伤人员的言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接群众举报后,鄞州公安迅速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朱某。两天后,鄞州公安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处置了一起辱警案件,当事人朱某被依法刑拘。 除了以上两起影响较大的案例外,记者通过梳理发现,今年发生在我市的辱警袭警案件还有不少: 3月22日,前后仅隔8个多小时,慈溪就有两名交警在执勤时“遇袭”,一名右手臂缝了11针,另一名骨折需要手术。 4月10日,江北交警设卡查酒驾时遇到车辆冲卡,对方还有肇事逃逸导致伤者死亡的前科。 4月19日,余姚快速查处了两起妨害公务案件,刑事拘留2人,行政拘留1人。一起发生在当天凌晨,民警设卡查酒驾时遭遇强行冲卡车辆,导致多名执法人员受伤;另一起发生在当天深夜,民警在处置一起因交通事故引起的纠纷时,当事一方无故起哄、谩骂,甚至将砖块砸向处警人员。 5月27日,江北甬江派出所民警在河东村菜市场处理一起纠纷时,遭当事人王某辱骂、推搡,后王某又抢摔执法记录仪,阻碍民警执行公务。 以海曙公安分局为例,在全区17个派出所中,有12个派出所的民警遭遇过被辱及被袭。去年以来他们破获辱警袭警案件65起,其中涉及刑事的有9起,刑事拘留16人;涉及治安的有51起,治安拘留61人。这些案件中,针对民警的有55起,其余为针对辅警。 不懂法又会“作” 结果小事变大事 在一般人眼里,民警是“强势”的一方,为什么也会受伤?辱警袭警案件为何频频发生?记者采访了多名受伤民警、辱警袭警者以及相关公安分局的督察民警,了解其中的内情。 “这类案件多发生在城乡接合部的夜宵摊上,占总数的近六成,夏季是高发季节。”有督察民警告诉记者,近年来,当事人醉酒后袭警的案件增多。派出所经常会接到这样的警情:在某某夜宵摊或者KTV,两拨人马一言不合引发纠纷,需要民警前去调解。然而在民警调解过程中,总有人借酒闹事、耍酒疯,仗着人多势众试图“压倒”民警。 在很多纠纷中,因当场无法达成谅解,民警会将当事双方带到派出所进行深入调解,但总有人会失去理智,做出疯狂举动。“高桥派出所曾处置过一起警情,也是夜宵摊纠纷,民警驾车将其中一方先带回所里。途中,女子突然情绪激动,狠掐民警脖子并疯抢方向盘,车辆一时失控,差点酿成事故。” “说到底,还是因为当事人不懂法。醉酒袭警的,以为喝醉后干了不理智的事,不会被追究责任;纠纷调解中有抵触情绪的,显然是不了解警方的工作流程……”督察民警说。事实上,辱警袭警案件中,还有一个“伤不起”的群体是交警,他们在设卡查酒驾时最易受到伤害,也常常遭遇“网络暴力”。 “稍加关注,我们会发现朋友圈里‘辱警’被拘的新闻比以前多了。”浙江尹天律师事务所律师沈飞鹏告诉记者,让民警流血又流泪,损害的不仅是民警的合法权益、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会让公众的安全感降低。而辱警袭警的本质是挑战法律,对抗的是执法权威,侵害的是全体公民的权益。因此,打击辱警袭警犯罪,让法律回归本位,让挑战法律尊严、对抗执法权威的行为受到应有的制裁,是执法者的神圣使命。 “碰到警察检查或盘问的时候,请公众积极配合,因为这是法律赋予警察的职责。”沈飞鹏律师说,警察执法优先,公民存疑后置,在处警现场,一定要服从警察指挥。《人民警察法》规定,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人民警察出示相应证件后,可以当场盘问、检查。也就是说,警察有权对你进行合理怀疑。但怀疑并不是认定,只要你没犯事,再多的检查也不用怕。而威胁、辱骂执勤民警和辅警;驾车冲卡、加大油门逃避检查;网上“黑”警察;抓扯执法民警、辅警……这些行为可能涉嫌妨碍公务。 维权—心理干预—自我完善 闭环模式为民警减压 常年奋战在执法执勤一线的公安民警和辅警,每天面对大量的矛盾问题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压力大、任务重、风险高。而维护公平、公正和他人合法权利的人,如果连自己的人身权利都保护不了,那还怎么保护别人? 今年年初,公安部强硬表态“坚决维护民警辅警执法尊严与执法权威,严厉打击暴力抗法、暴力袭警犯罪行为”。全国多地出台相应规定:台州市公安局出台了《维护民警执法权益五项规定》,表示“零容忍”打击妨害民警正当执法的行为。衢州市公安局也出台相关规定,对侵害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的违法犯罪嫌疑人,符合刑事拘留条件的,必须刑事拘留,不得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裁决行政拘留的,无法定事由不得暂缓执行、不得提前出拘留所。这一系列密集表态和行动,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绝不能让民警流血又流泪。 而在我市,海曙公安分局早在去年6月就针对性地出台了关于袭警案件处置工作的相关规定。其中提道:“遇民警执法时遭受到暴力侵害的案件,情指联勤中心接报后,要立即指令治安大队、法制大队、警务督察大队和刑侦大队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处置,视情通知巡特警大队增援。情指联勤中心要将有关案件情况向分局主要领导和值班局领导报告”。 五大警种的职责很分明:情指联勤中心负责协调、先期处置和跟踪反馈;治安大队则是袭警案件的主办单位,负责案件的调查取证和办理,如受袭者为治安民警,需避嫌,案件由刑侦大队办理;刑侦大队负责案件的现场勘查以及受伤民警的伤势鉴定;法制大队做好法律支援工作;警务督察大队的任务最重要,需对案件办理的全过程进行督察,确保公平公正,事后还需做好民警的维权慰问工作。 “这些是属于‘维权’的工作,接下来还有两步——‘心理干预’和‘自我完善’,这些事需要由我们来完成。”督察民警说,辱警袭警案件办结后,他们会对受伤民警或辅警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慰问,并且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以保证家里人不担忧、当事人无心理阴影。 而在辱警袭警案件中,较为棘手的情况是民警执法本身存在瑕疵。此时就要求督察民警统筹各方,在追究执法对象的责任之外,对民警执法的不规范之处,以秉公办理、敢于担责的姿态,妥善问责、不偏不倚,以公道换取警民之心。“我们现在有规定,出警队伍要携带执法记录仪,而且至少两个,保证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场。这既能维护群众的利益,同时也能从客观上保障民警的合法权益。还有,我们对这类案件实施一案一档机制,对执法中存在的瑕疵进行分析及解决,并将相关经验传递给基层单位。”督察民警说,梳理这类案件多了,他们也有心得:警务人员执法,既要规范执法行为,还要注意执法方式、讲究执法艺术,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人民群众既感受到法治的权威与尊严,又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