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0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邓小平与改革开放伟业

邓小平画像广场是深圳市民纪念缅怀伟人的重要场所。(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不能不怀念邓小平同志。党和国家能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快速崛起,抚今追昔,可以说,邓小平同志立有首功。伟大的改革开放,主要是由他拉开历史帷幕的。这里着重论述邓小平同志开启改革开放伟业的历史贡献。

    石仲泉 

    一、第一个反对“两个凡是”,支持和领导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推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使改革开放伟业具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前提

    1977年2月提出的“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既使揭批“四人帮”的罪恶遇到重重阻力,又使党和国家的许多工作特别是经济建设难以顺利开展。还没有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同志在同年5月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应当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现在讲批判“两个凡是”、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缘起,邓小平同志的这篇谈话是这段历史的最初起点。

    一年后,1978年5月中旬媒体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6月下旬发表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两篇特约评论员文章,打响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前台的“开场锣鼓”。这时遇到的阻力很大。邓小平同志连续发表讲话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群众性讨论。他在年底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指出:这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的讲话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展开,起了决定性作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重要的是涉及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和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1月至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的历史性决策,结束了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党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拨乱反正,我们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二、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使改革开放伟业有了政治准绳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自始至终由邓小平同志主持。他就写好“决议”指出,最核心的是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决议”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于1981年6月提交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有四大功绩:

    第一,对党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作了科学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第二,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第三,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意义;第四,第一次对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点作了概括,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历史决议》的制定,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使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有了政治准绳。

    三、提出三个“大政策”,为开辟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披荆斩棘

    首先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走向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提出的“大政策”。改革开放40年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政策。那些非议、责难和反对这个政策的看法是错误的。邓小平同志多次说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绝非平均发展、同时富裕。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

    第二个“大政策”,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这是个伟大创造。八亿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加上其他政策调整,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停滞的困境,农村经济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农民生活渐渐好起来。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第三个“大政策”,是倡导兴办经济特区,推动形成全国对外开放格局。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是我提出来的。他两次到特区作调查研究后指出:深圳特区是个试验,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都可采用。现在可以放胆地说,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

    正是有了以三个“大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正确政策,在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同志才信心满满地说: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上述三个“大政策”对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步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具有披荆斩棘意义。

    四、提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成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历史起点

    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是,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包括组织制度、干部制度,还存在不少弊端,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如果不坚决改革这些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有可能重新出现。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改革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制度。

    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问题,是由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引发的。他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对于怎样改革领导制度,他特别强调两点:一是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二是要建立干部退休制度,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以保证国家治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对于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顶层设计意义。它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建设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历史起点,又是后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制度治党思想的历史源头。

    五、提出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明确“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使改革开放伟业始终走在阳光大道上

    这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40年能够创造伟业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也是邓小平同志开创我国改革开放伟业最为关键的一条。

    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决议》就提出来了。1987年春,准备召开党的十三大,邓小平同志肯定了大会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主题立论的设想。他会见外宾时说:我们党的十三大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对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三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的思想远远超乎一般人的认识。他谈到解放思想时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基于这个理念,他提出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发展战略,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明确了大致的时间表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路线图。

    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是邓小平同志开创改革开放伟业的非常重要思想,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路线的真谛。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思想对党的基本路线作了概括。此后,他不断强调坚持基本路线不能改变,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改革开放40年历史充分证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使社会主义得到发展、使人民生活走向富裕的唯一正确路线。

    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的指针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他将这个思想应用到两个文明建设,指出“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不仅是对广东的要求,也是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为具体的要求。这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重要总结,也是保证改革开放沿着正确轨道运行的指导方针。

    七、破天荒地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为改革开放伟业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40年最大的理论成就,就是挑战了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的不可能,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从经济发展相当落后的窘迫状况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得益于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首先要归功于邓小平同志。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被认为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老祖宗是这么讲的,苏联社会主义是这么干的。我们国家也是这么做的。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没有被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的紧箍咒束缚住,一直在不停地思考这个问题。从1979年到1992年的南方谈话,他对这个问题的谈话至少12次。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回事。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都是方法。计划和市场都得要。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要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鲜明回答,为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后,我们国家掀起了新一轮更加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浪潮,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改革开放至今充满活力,这是一个核心推进器。

    八、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是改革开放40年伟业的根本保证

    邓小平同志密切关注和重视党的建设。为了推进改革开放伟业,他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了巨大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强调了这样三大问题:

    第一,提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同志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而且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但是,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怎样改善党的领导?他认为应当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对许多具体事务不能包办代替、干预太多,最重要的是加强政治领导。二是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与集体领导制,坚决纠正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等现象。三是通过健全各种制度来防止和克服党内各种错误倾向。

    第二,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特别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他不断指出要把“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政策对不对、工作好不好的根本依据。随着历史发展,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思想在不断得到落实,党的状况在朝着为广大群众比较满意的方向发生变化。

    第三,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将“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交代。邓小平同志高度关注腐败问题,指出反对腐败是一个长期的斗争,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这是个重要战略思想。这些年来坚持不懈地进行反腐败斗争,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使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和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者为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