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0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里面打个招呼,尾气检测就能过关”

市机动车第三检测站重重乱象令人惊;欧宝花苑污水外溢多方求助无人管……

开栏的话

    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宁波日报报网将发挥融媒体优势,在做好正面报道的同时,通过本报和中国宁波网、甬派三端发力,针对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和群众天天有感的“民生小事”,积极开展建设性的舆论监督,推动相关部门改进工作、完善制度,进一步凝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敬请关注“监督在线”栏目,并及时为我们提供报料。

    本报记者

    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竟有人大玩猫腻;小区污水四溢,居民臭到不敢开窗;汽车轮毂厂,散发刺鼻气味……

    昨天,本报、中国宁波网和甬派记者合力出击,兵分三路,对群众反映较多的一些民生问题,特别是百姓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实地调查,公开曝光。

    第一路暗访调查

    给付240元“行业价”,包过“尾气安检”

    对于车龄超过6年的私家车,“年检”是规定动作。但毕竟是一年一次,不少私家车车主对年检流程比较陌生,遇到诸如“尾气不达标”等常见问题,有些车主就会不知所措。

    这个时候,“黄牛”出现了。他们非常热心,而且看上去非常专业,一套操作下来只需几十分钟,就能确保车子检测顺利过关。

    昨天,记者根据车主报料,前往海曙区鄞县大道古林段的市机动车第三检测站,调查“黄牛”大行其道的机动车年检乱象。

    记者的车辆刚行驶至检测站路口,两三个“黄牛”模样的人就围了上来。

    “是来年检的吧,车龄几年了?”在告知该车辆“刚满6年,担心尾气有点问题”后,一名中年男子当即打起包票:“我这里240元,只需要给里面的人打个招呼,‘尾气安检’就可以过,40多分钟就能通过安检。”“只需给车子拍照,发到一个微信群里就可以了。”

    拍完照后,这名男子给记者看了一眼他发照片的微信群。记者发现,这个群里只有5人,还有几张其他车辆的照片,男子说这主要是让“里面的人”识别车辆用的。

    “现在生意不错,都是老客户提前预约。”该男子说,240元是“行业价”,有些检测站还要贵一些,要收费300多元。

    记者以价格太高为由拒绝了该男子。

    不久,另一名身着“特勤”字样制服的男子走了过来,问是否需要检测,他能帮忙介绍。这名男子称他是保安,“如果要‘黄牛’,我可以帮你们叫一个,你们可以面对面谈价钱。”

    在检测站出口处,记者看到,路边停着五六辆机动车,有私家车、大货车、面包车,一名男子正往一辆黑色轿车后部喷着什么。

    现场一位姓苗的女子向记者解释,她们一般会对车辆的三元催化进行处理。为了进一步打消记者的顾虑,边上一人说,因为有“内应”,普通的问题都能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会用“药剂”来解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车主表示,他曾通过“黄牛”解决汽车尾气问题。当时,“黄牛”把洗碗用的清洁球塞进排气管,然后开着他的车进入检测站检测,中间的过程他并不了解,送检的不合格车辆,经过清洁球和“黄牛”,就合格了。

    记者发现,就在检测站的入口处,张贴着“不要轻信‘黄牛’”的提醒,但这并不妨碍“黄牛”堂而皇之地揽客,用他们特殊的“治理”手段,使尾气超标车顺利完成年检。

    有关专家表示,“黄牛”的诸多“解决方案”,只能让排放不达标车辆暂时“骗过检测线”。

    “一辆尾气超标汽油车的治理成本约1000元,柴油车则要两三万元,‘黄牛’几百元就能处理好尾气超标,都是骗车主和检测站的。”宁波行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波说,黄牛所谓的“清洗液”,其实是用在汽油车油箱里的甲醇,有些国家是禁用的,而在我国,虽未被禁用,但用量的掌握十分关键,配比超过15%将会对车子有质的损坏。

    吴波说,“黄牛”说的“三元催化药剂”属于贵金属药剂,高成本的特性决定了“黄牛”只可能在加注中“蜻蜓点水”,起不到长效作用。

    业内人士怀疑,用这种显然是“作弊”的手段“骗过检测线”,不排除其背后可能存在灰色交易和利益输送。

    第二路暗访调查

    臭到不敢开窗,污水外溢求助多部门无果

    “高新区欧宝花苑的地下污水池一直外溢,每天臭气冲天,业主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业委会、物业没能力处理,跟社区、街道、城管、环保等多个部门均反映过,一直没有人出面协调解决。”

    这是高新区欧宝花苑业主给甬派的留言, 随文附有3张照片,摄于今年10月下旬,窨井盖旁满是污水。

    欧宝花苑于2007年交付,24层,共有300多户人家,包含了酒店、公寓以及住宅。该小区业委会徐主任说,小区刚经历过物业更替,新物业于今年9月份上岗。徐主任记得,今年春天,污水池的污物开始外溢,后来天气越来越热,臭气熏天。小区公共账户没钱,业委会联合两家餐馆凑了2000多元,找了垃圾运输车,抽了几车污物。好景不长,到了9月份,污物再次开始外溢。

    之前维护不力?还是管道堵塞?对于外溢的原因,业委会并没有搞清楚,也没有资金请专业公司查找原因。业委会求助过不少属地部门,希望能得到帮助,无果。

    昨天下午,物业公司垫资找来环卫车辆排污。

    “夏天臭味难闻,好多业主在楼上不敢开窗;到了下雨天,溢出来的垃圾、大便到处都是。”业委会赵委员说,要是不能找到“病根”,几个月后,这样的情况怕是还会发生。

    第三路暗访调查

    工厂散发出刺鼻气味,居民反映多次

    读者反映,鄞州128国际公寓旁边一家做汽车轮毂的工厂,时不时会有噪声产生,并且排放出刺鼻的气体。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128国际公寓旁边的金谷南路,在路的另一边是宁波卓越圣龙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轮毂生产。

    虽然隔着一条小河,但在路边还是可以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在公司厂房的顶部,有一个类似烟囱一样的设施,不停排放着“烟气”。据了解,该公司还有喷漆项目。

    记者随后走访了128国际公寓,物业工作人员表示,收到过部分居民的投诉,主要是反映噪声和刺激性气体,并在手机中找出之前街道对投诉的处理回复——该企业为24小时连续生产的企业,已要求该企业加强管理,安装一定的隔音设备,确保达标排放。

    对于该工厂的情况,环保部门之前也多次检查并协调解决问题。如加装废气处理设施,隔音设施已装好一部分,厂方愿意配合环保部门要求继续整改。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