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学生更多“做”的机会

    施立平

    李惠利中学生物组利用无土栽培实验室,启动“科技新苗”项目,招收学生进实验室开展有板有眼的课题研究,全校学生也可通过选课进实验室进行探究式学习(11月8日《宁波日报》)。

    现在,我们的基础教育还或多或少存在教、学、做之间的“漏斗”现象,即老师教得多,学生学得少,学生做得更少。有的学校,不仅教、学、做被割裂,而且被割裂后的教、学、做的轻重缓急还混淆不清,导致出现“以教定学,学中无做”“学了不会用”等问题。

    要扭转“漏斗”现象,就得把教、学、做的位置摆正确,做到“事该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学;学生怎么学,老师就怎么教”,让教、学、做有机统一起来,形成“教学做合一”的格局。

    学与教的贯通需要“做”作为桥梁,在学校教育中,实验室和其他实践基地就是这种“桥梁”。李惠利中学无土栽培实验室的投入使用,就是想改变“师教生学,做放一边”的弊端,形成“边做边学、共学互教”的新模式。学生在实验室里,能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专注力,培养自我管理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学习,讲究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也讲究灵活机动。对于高中生来说,需要提前谋划自己的人生,做好未来规划。建立门类较多的实验室,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研究,就是一种体验式的未来规划。在实验室里,教师和学生相互间“即知即传”,交流探讨,也能让教师时刻保持敬业之心,养成教学相长、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的好习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