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继往开来 续写鸿篇

——写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建院175周年之际

医院六号楼、七号楼外景
华美楼旧照
华美楼设计图
医生手术中
授予老华美医院施耐德医生子女特殊功勋奖
建院175周年纪念大会现场

    陈亚敏 郑轲 陈敏 文/图 

    今年8月10日,宁波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署医学合作协议,双方联手打造国际一流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由此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恰逢建院175周年,医院第一名称正式变更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第二名称“宁波市第二医院”继续沿用)。

    作为一家跨越三个世纪的百年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建院历史之悠久仅次于1835在广州创办的“博济医院”。毫不夸张地说,她是我市乃至我国西医东渐的原点之一,在各个发展时期都为传播西医医学、护卫群众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次更名,标志着这家百年医院再次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西医医学发源地之一 175年岁月积累 传承厚重历史血脉

    1843年的深秋,美国传教士玛高温孤身来甬,在宁波老城北门外的佑圣观,创办了“浸礼医局”。西医医学在我省乃至我国的燎原铺展,就这样在宁波这个港口城市拉开序幕。放眼175年的发展历程,医院数次更名,不同的院名也见证了医院在各个时代的发展与对宁波卫生事业做出的贡献。

    从草创之艰难到易址建院、初具规模,医院一步一步往前走。19世纪80年代,医院在北门外的姚江边先后建设男女病房,医院更名为“大美浸礼会医院”。从院名来看,当时的医院带着浓厚的教会医院色彩。1920年,在第三位院长兰雅谷任上,医院更名为华美医院(Hwa Mei Hospital),寓中美合作之意。而这一名称也成为几代宁波人的共同记忆。即使早在20世纪50年代,医院就更名为宁波市第二医院,但老一辈宁波人仍对“华美”传颂不已。

    深究其缘由,早在开创之初,华美人就将“仁爱 精诚 协和 维新”的精神注入医院的文化基因。

    175年的历程,华美人始终站在护卫百姓健康的最前线。20世纪初,医院已能开展腹部肿瘤切除,唇裂修补和输尿管结石取出等手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医院先后增设结核诊所、公共卫生部、传染病科,开设时疫医院,与肆虐的传染病做斗争;1940年,丁立成院长与许国芳技师及时从患者血液中找到鼠疫杆菌,协助当局开展防疫工作,迅速控制疫情蔓延……

    华美医院在宁波医疗界素有“黄埔军校”的美誉。医院草创之初,首任院长玛高温就曾办班传医;1925年,华美医院附设护校,招生28届,培养了数百名优秀护理人才。一大批优秀的医生、护士从华美医院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成为省内外各大医疗机构的骨干力量。

    1954年,医院更名为宁波市第二医院。新时期的宁波市第二医院始终秉承“仁爱 精诚 协和 维新”的院训,在护卫甬城百姓健康的同时,多次支援兄弟医院:1985年,妇产科成建制迁出,组建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1993年,多个科室成建制迁出,组建宁波市李惠利医院,为宁波卫生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争做健康宁波领跑者 接轨国际先进水平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走过175年沧桑岁月,迈入新时代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守护群众健康为己任,接轨国际先进管理标准,响应“名医名科名院”建设,着力提升医院科学管理、医疗服务能力、临床诊疗水平,医院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4年,医院启动JCI评鉴工作,以国际先进标准为抓手,深刻转变管理理念,着眼医疗品质与病人安全,接轨国际先进水平。全院建立了一套覆盖临床、行政、后勤各个部门的质量指标监控体系,并围绕其开展数据收集、验证、分析乃至提升。现代医院精细化管理方式让决策有的放矢,推进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善。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医院对各个部门、区域的安全风险进行细致评估,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大型演练;建设不良事件上报系统,鼓励所有员工发现、上报,进而分析、改进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医院同时开展覆盖全院的BLS培训与针对专业医护的ACLS培训,训练有素的专业急救队伍配合无缝衔接的院内急救分区,经过上百场随机现场演练,锤炼出一个有效、严密的急救网络。

    经过三年的执着求索,华美人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院实际的JCI创评道路。2017年7月,顺利通过JCI第六版学术型医学中心医院评审,成为市内首家通过JCI评审的市级医院,市内首家通过医学中心评审的医院。

    2018年,医院深化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解决“三长一短”就医痛点。医院进一步完善分时段预约就诊,深挖自助服务潜力;拓宽智慧支付渠道,简化门诊、住院结算付费;优化检查流程,探索检查集中预约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流程再造,医院极大地缩短了病人就医等候时间,提升了群众的就医体验与获得感。与此同时,医院持续推进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设,打造便捷、高效的急诊一站式诊疗服务,为急救病人打通医疗救治绿色通道,提升医院急救的质量和效率。针对住院资源紧张的情况,医院还设立入院准备中心,兼具住院预约、缴费及床位分配等功能;在市内率先独立设置日间病房,探索多种形式的日间手术模式,提高医疗资源的效能,让病人住院更省心,努力实现患者看病检查“最多跑一次”

    今年,医院积极响应“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启动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心和心脏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建设。医院有机整合胸外科、呼吸内科、感染内科、肺科等内外科优势资源以及放射、检验、超声、PET-CT等学科,探索“一院一品”的新模式。医院发挥在血管外科及心脏康复领域的技术优势,牵头组建市心血管疾病康复专科联盟,推进心血管疾病康复标准化建设、质量控制、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普及推广。

    此外,医院加大科研投入,搭建高水平的研究合作平台,鼓励成果转化应用,科研产出量质齐升。全院11个专业取得药物临床试验资格,建有I期药物临床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BE)病房;搭建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先后引入吴祖泽、李兰娟院士团队;建设千余平的中心实验室、市人类生物样本库、浙江省消化系统肿瘤诊治及研究重点实验室。

    打造国内一流研究型医院 世纪华美继往开来,续写鸿篇

    跨越三个世纪,宁波华美医院砥砺前行,携手中国科学院大学,迎来又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新的院名也代表了这家百年医院继往开来、续写鸿篇的决心:恢复“华美医院”的旧称,意味着不忘前人先贤的艰苦奋斗与深厚的历史传承;冠以“中国科学院大学”,成为国内一流高校的直属附属医院,标志着医院建设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展望医院的未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院长蔡挺描绘说:“一方面要将医院建设好,以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为契机,打造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另一方面,要把病人服务好,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和安全为保障,让病人满意。实现多方共赢,为卫生健康事业多做贡献。”

    研究型医院将以新的医学知识和新的医疗技术的产生与传播为使命,坚持临床与科研并举,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催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从而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做出重要贡献。以打造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医院为目标,宁波华美医院将充分借助中国科学院大学科研人才优势,依托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这一高端平台,完善医学科研平台建设,打造国际认证的临床试验研究机构,提升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医院将围绕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为主的肿瘤学科等三大核心学科开展“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构建包含急救创伤、重症监护、影像、放疗、康复等的学科发展支撑平台,持续提升心肺学科、骨科、影像、放疗等重点专科的医疗服务能力,为甬城乃至周边地区的百姓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2018年,杭州湾院区开业在即,将极大丰富我市北部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医院也将持续推动“双下沉、两提升”,积极开展合作帮扶与托管合作,与县级医疗机构和县域医共体开展紧密合作。通过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医院将打造国内一流的放射、超声、心电、检验、康复、消毒供应等医疗公共服务平台,将医联体单位、对口帮扶单位、偏远地区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合作单位串联起来,充分发挥三甲综合性医院的优势。

    新的时代,新的机遇,华美人将秉持“仁爱 精诚 协和 维新”的精神,续写华美辉煌篇章!

    大事记

   中国科学院大学 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

    ●1843年11月,美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玛高温来甬,租用“佑圣观”的几间房屋创办“浸礼医局”。

    ●1875年,白保罗主持诊所,在北门城墙外的姚江边建造男病房,设病床20张。后医院更名为“大美浸礼会医院”。

    ●1891年,兰雅谷继任后,医院已初具规模,有床位40张,设有内科、外科。

    ●1920年,兰雅谷院长60岁大寿,将甬城士绅百姓的500份贺礼捐赠给医院。医院改名为华美医院(Hwa Mei Hospital),寓中美合作之意。

    ●1923年初,兰雅谷院长和任莘耕医师向社会各界募捐筹集资金,计划建造医院住院大楼。1926年,大楼动工兴建,历时4年,于1930年4月完工。该住院楼至今仍屹立于姚江畔,用于医疗服务。

    ●1951年10月,宁波市人民政府接管医院;1954年10月,医院更名为“宁波市第二医院”。

    ●1985年5月,妇产科成建制迁出,参与组建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1987年,医院成为省内首批三级乙类综合性医院。

    ●1993年5月,骨科、脑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心内科、普外科等8个科室迁出,组建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以张乐鸣院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带领全院职工进行二次创业,1999年住院大楼——六号楼投入使用,迎来了医院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2010年,18层集门诊住院为一体的综合大楼启用;作为宁波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二院与市传染病院和保黎医院肺科合并;同年,医院通过评审成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2016年底,北院区新大楼落成;市PET-CT中心正式运营。

    ●2017年7月,通过JCI第六版学术型医学中心医院评审。

    ●2018年8月,宁波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约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