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政治纵深·人民政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法治之道 护安全之路

——市人大常委会聚力监督安全生产工作

6月26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安全生产专题询问会,常委会委员在会上踊跃提问。(崔引 摄)
6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组在余姚泗门镇“低小散”企业聚集区,对落实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开展检查。(张颖 摄)

    记者 张 昊 通讯员 严 捷

    前言

    “攻坚争效”“铸安”系列行动如利剑出鞘,检查危化品、涉氨制冷、涉爆粉尘等企业5576家,立案1160起、处罚罚款2604.59万元;一批无土地证、无房产证或是危房的出租房被取缔;一些有重大隐患的地下管线改迁,提上施工日程;一批老旧电梯的大修改造更新机制探索建立……

    安全生产,重如泰山。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把安全生产这一民生大事,作为一项重点监督工作。今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并开展专项审议和专题询问,列出11方面突出问题,提出审议意见,有效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找准问题落实、压实责任整改。市政府认真研究处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针对短板问题和薄弱环节,攻坚克难,狠抓整改落实,11方面22项具体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持续向好。

    找准查深

    120余人组成执法检查组开展检查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中央、省、市委关于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意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关切,推动提高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今年6月初,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

    检查前,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安全生产工作汇报会,全体检查组成员听取了市安委办关于我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汇报,专题学习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市级15个部门开展了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自查,查出各类问题隐患60余项,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86条。

    在自查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行业领域专家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等120余人组成的执法检查组,分五组对各区县(市)开展检查,深入到产业园区、制造企业、经营门店、建筑工地和人员集聚区等场所,进行实地查看,并听取各区县(市)和相关功能园区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检查组认为,全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监管措施,坚守安全底线,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我市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十三年“双下降”,重特大事故连续十一年“零发生”,较大事故也控制在历史低位,今年1月至10月,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6.4%和28.4%,我市安全生产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同时,检查组发现,我市安全生产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隐患:执法守法层面主要是一些行业领域部门监管职能不清晰、落实责任不明确、执法力度不够大;安全生产普法宣传、教育培训不够,公众认知度较低,企业负责人及员工守法用法的思维和能力不强;部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意识差,企业负责人主体责任和一线员工岗位责任落实不够到位。风险隐患层面主要是化工生产运输、地下油气管线安全管控风险高,出租公寓、城中村、瓶装液化气场所、“低小散”企业消防安全隐患多,有限空间作业和旅游新业态安全措施不到位等。

    审深议透

    专项审议和专题询问双措并举

    安全生产是当前民生领域的一个普遍关注问题,牵动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6月25日至27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执法检查报告。6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安全生产,开展了本届人大首次专题询问会。

    专题询问过程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危化品运输、集装箱车辆监管、公共娱乐场所及群租房消防安全、水上漂流和休闲渔业旅游新业态等安全生产各个领域的15个重点问题和共性问题进行了询问,所提问题客观全面、重点突出、精准到位,政府部门负责人当场一一作了答复。

    通过专项审议和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既有安全生产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不够的问题,也有政府统筹协调不够和部门不够积极作为的问题;既有普法宣传不深入不广泛的问题,也有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没有全面落实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要坚持依法治理,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坚持对症施策,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坚持治本溯源,健全双重预防机制;坚持齐抓共管,分级分类压实责任。

    真抓实改

    11方面22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

    针对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审议意见,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召开会议部署、制定印发方案、狠抓问题整改,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要求。7月,市安委会举行全体成员会议,部署贯彻落实相关工作。8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审议意见整改落实工作的通知》,将《审议意见》指出的11方面突出问题分解为22项具体任务,并将责任分解到15个行业部门和相关属地政府。

    市级责任部门和相关属地政府分别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整改工作方案,紧扣突出问题,强化举措,整改落实。目前,11方面22项具体任务已取得积极进展,其中8个点上(企业)存在的风险隐患已完成治理,其余区域性、机制性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之中,预计大部分能在年内整改完成。

    监督重点:“气罐子”

    整改举措:推进气瓶实名制管理

    今年4月11日,奉化金钟广场“川味人家”饭店发生一起燃气闪爆事故,造成17人受伤。“气罐子”的安全再次敲响警钟。

    据调查,全市约有餐饮企业3万余家,全市煤气钢瓶总量130万只,小餐饮经营场所使用瓶装液化气比例为90%以上。特别是金钟广场建设时未预埋燃气管道,结构改造难度大费用高,当时34家餐饮经营户仍使用瓶装气,安全隐患明显。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市燃气专委办向奉化区发出整改工作的函,推进“瓶改气”工作,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隐患。目前广场27家排档已签订天然气接入合同。

    针对全市使用液化气钢瓶多、安全风险大的实际情况,我市将持续推进气瓶实名制管理,强化气瓶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同时制定出台《宁波市燃气行业隐患排查治理管理指导意见》,提升气瓶使用单位燃气隐患自查自纠能力。

    监督重点:

    集卡车、危化品运输车

    整改举措:开展运输安全专项整治

    宁波是港口物流大市,是地面交通事故高发区域。全市有1.8万辆集卡车,去年发生交通事故50起,死亡51人。

    危化品运输同样令人关注,全市危化品运输车有3300余辆,年充装运输量45万车次,个别区域对危化品车辆的日常运行缺乏有效管控。

    8月6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开展以集装箱车辆为重点的安全专项整治。市交通委也制定了《宁波市道路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双下降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开展以危化品、集装箱等为重点的交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

    集卡车比较集中的相关区域,强化对交通违法较多的集卡车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检查120余家次,下发整改通知书70余份,实施行政处罚20余起。在集卡车等危运车辆上推行安装防疲劳预警系统,已有6家企业、138辆车试点安装。

    江北区组织开展了“治隐患、保平安、促转型”秋冬专项行动,加大对危险化学品偷盗、转运、非法储存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已取缔非法转运危化品场所2处、非法储存危险化学品场所1处,查扣涉案转运车辆2辆,行政罚款28万元,移交公安机关处理3人。

    监督重点:电梯

    整改举措:探索老旧电梯大修改造更新机制

    数据显示,2004年到今年4月间,我市电梯应急救援共处警7028起,解救被困人员14118人。电梯故障频发、高发,电梯的运行安全引起广泛关注。

    尤其是我市8.9万部电梯中,使用超过15年的电梯有4600多部,超过10年的电梯有2万多部,占全市总量的20%以上。老旧电梯的安全隐患越来越突出。

    对此,市质监局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电梯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交通、商业、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以及使用15年以上、投诉举报多、隐患多、超期未检和检验不合格电梯为重点,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强化维保单位责任,查处电梯维保单位违法违规行为8起,处罚人民币10.9万元。

    此外,我市还开展老旧电梯大修改造更新机制的探索,积极落实《关于推进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协调市住建等部门,共同探索电梯大修、改造、更新经费筹措方案,优化完善老旧电梯大修改造更新时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流程,缓解老旧电梯大修更新改造中困难最大的资金问题。

    监督重点:旅游安全

    整改举措:落实责任开展督查

    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发展和需求多元化,水上漂流、乡村休闲、海上垂钓、岛上观光等旅游新业态大量涌现,新情况新问题交织叠加。

    有的水上漂流项目,存在水道跨区运营、河道不维护、设备陈旧破损、现场缺乏临时应急医疗点等问题;有的海上垂钓、岛上观光项目,存在游客超载超限和恶劣天气出海等情况;有的乡村民宿耐火等级低,警示标识、安全通道、探测设施没有达到消防要求,火险隐患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市旅发委牵头九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漂流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漂流项目主体责任和九部门监管工作分工。8月份,市旅发委、市安监局分别带队对奉化、海曙、余姚3地进行实地联合督查,漂流项目安全管理逐步规范。

    市海洋与渔业局和象山等属地政府制定印发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整改休闲渔船超载超限、恶劣天气出海、救生设施配置不全等问题。7月份以来,对全市145艘休闲渔船分别组织了2次集中安全培训,300余名船东船长参加,还组织82次安全执法检查,查处恶劣天气出海5起,予以扣船处罚。

    市农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家乐(民宿)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导各地做好以农家乐(民宿)为重点的乡村休闲项目安全管理。7月份以来,各级农办以消防安全为重点,联合消防部门,对全市农家乐(民宿)实施全覆盖检查,并通过约谈、通报、处罚等系列措施,整治检查中发现的制度不全、设备缺损、通道不畅、标志不齐、应急知识缺乏等问题,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

    监督重点:油气管线

    整改举措:隐患管线实施改迁

    随着城市框架拉大,管道沿线地块的规划建设与管线实际布局矛盾日益凸显。错综复杂的油气管线,管控难,隐患不小。

    针对这一问题,市发改委牵头,以市油气管道专委办名义制定印发整治工作方案,深化了油气管线沿线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对鄞州五乡镇内的天然气管道实施管线改迁已刻不容缓。9月1日,市发改委牵头制定印发了迁改工程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完成管道迁改路由选址、改迁费用协商及相关政策处理等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预计年底完成迁改工程。

    监督重点:出租房消防安全

    整改举措:海曙古林试点分类整治

    2017年全市仅出租房发生火灾就有123起,今年发生57起。工业厂房改建出租公寓,火灾隐患尤为严重。

    海曙古林镇工业厂房改建出租的有70多处,近万人居住,整个海曙区同类性质的有260余处,居住3.7万余人,全市类似情况也相当普遍,存在着住宿、生产、仓储、经营功能混合,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排烟通道不畅,人员构成复杂等隐患。

    今年4月,我市在古林镇开展工业厂房改建公寓楼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工作试点,按照“纳规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的工作思路,分类进行整治。经排查,古林镇无土地证、无房产证或是危房共8家,目前已全部取缔;有土地证、有房产证且无违法建筑共30家,2家已关停,3家已整改完毕,其余正在整改中;有土地证、无房产证共17家,2家已关停,其余正在整改中;有土地证、有房产证但存在部分违法建筑共22家,4家已关停,7家违法建筑已清空或拆除,其余正在整改中,总体整治工作计划在年内结束。

    8月,市公安局牵头在古林镇召开现场会,在全市推广试点工作经验。9月,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带队组织开展全市厂房改建公寓楼消防安全隐患整治专项督查,有力推动了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

    安全生产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人人、时时、处处,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在市人大常委会聚力监督安全生产的背景下,各级各部门围绕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长效性工作机制,使一个点的整治成果拓展到一个面,一个区域的整治成效扩大到全市,努力提升全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上下同欲者胜。一幅幅厉行安全发展、严格依法监管、强化源头防范、发力长效机制的生动图景正在宁波处处徐徐展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