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新塘河展新颜。(陈朝霞 摄) |
记 者 陈朝霞 通讯员 孙 勇 叶荷雅 秋高气爽,海曙区石碶街道南新塘河畔,喷泉舞动、白鹭翻飞、鱼儿畅游,美人蕉绽放着笑脸,巨大的香樟树倒映在水中,好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江南水景图。 家住南新塘河边香梅家园的居民孙阿姨每天傍晚会来到河边散步,对家门口这条河流的新貌,她感触很深:“过去,这里水体发黑,还散发出阵阵臭味,居民离得远远的;现在,大家走在河边是一种享受,感觉生活质量提高了不少。” 南新塘河的蝶变,是石碶街道四年如一日持续综合治理的结果。2014年,南新塘河被列入黑臭河整治名单;去年7月,南新塘河顺利通过省治水办剿劣验收,摘掉了黑臭河的帽子。今年前5个月,该河氨氮、总磷等主要指标符合五类水标准,个别月份水质接近四类水标准。 抓源头,水岸同治 “南新塘河总长度为9.8千米,其中流经石碶街道长3.83千米,途经后仓、冯家、东方等6个村(社区),沿线企业100多家,居住人口约8万人。”石碶街道农办负责人介绍,石碶街道2014年启动截污纳管工程,先后投入1229万元,在河两岸的居民区新建污水管网,使河周边村生活污水、企业污水汇入市政污水管网,从源头消除污水直排。 同时,实施清淤疏浚工程。石碶街道农办工作人员说,4年投入了600余万元清淤疏浚,其中在去年剿劣期间就清理出4.42万立方米淤泥,有效地解决河道堵塞、垃圾沉积等问题,水质得到明显提升。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为此,石碶还制定了街道畜禽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7932万元,关闭南新塘河流域内大型养猪场3个,拆除畜舍43500平方米。 对河岸周边环境同步进行美化。河岸边,拆除了2公里内6000余平方米违章建筑,覆盖以生态墙绘、青青小草。河面上则种上美人蕉、旱水草等水生植物作为人工浮岛,放置150台曝气装置和纳米设备,以提升水体吸污去污能力。 强管理,水清岸绿 除了源头的治理,后续的优化和管理同样必不可少。今年,石碶对原来河面设置的曝气装置进行了升级,代之以每20米安装一个喷泉。“曝气装置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河底淤泥。现在改为喷泉,水循环功能没有减弱,淤泥不会泛上来了,水质得到明显提升。”工作人员说。 实时监控和长效保洁机制则是确保水清岸绿的关键。去年,石碶街道聘请了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陈建孟教授为南新塘河治水专家,专家团队定期进行治水会诊,把脉开方,制定了南新塘河中长期的治水计划,实施沸石处理技术、断面水体生物技术等新科技治水方案。同时,每天保洁人员定时巡查六七次,确保“河面无杂草和漂浮物,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垃圾”。 近日,南新塘河石碶段支流板桥港河截污纳管工程进场施工。“我们将投入300万元,在这里建一个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0吨的临时终端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附近中小学、东方苑小区、塘西老村庄等排放的污水,确保源头治水。”石碶街道农办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