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合 〚人物〛 俞复玲,鄞州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党委书记。 都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当人生进入“下半场”,是否还有可能实现“逆风翻盘”? 俞复玲的答案,是肯定的。从街头巷弄出发,从邻里琐事入手,她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全国社区工作的最高领奖台,成了家喻户晓的“小巷总理”。 “我们是和这个社会共成长同进步的一代人。改革开放带给我们更好的物质条件,也带给我们全新的理念——突破僵化、激发活力、努力拼搏,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俞复玲说。 “千难万难,不做最难” 2001年,伴随着撤村建居的步伐,江东区通过改组重划正式组建49个社区居委会,所有的社区工作者“竞争上岗”。 已经45岁的俞复玲,在家人的鼓励下报了名,成了当年参加者中年纪最大的那一个。 看看基本情况:年纪一大把,长得不出挑,学历也普通,家里没背景;翻翻工作经历:在农村学校当代课老师,在餐饮店打零工,给个体户卖劳力……这张报名表,被俞复玲紧紧攥在了手里。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这代人的人生字典里,就只有‘计划’‘分配’‘安排’和‘服从’。”俞复玲说。 1995年,俞复玲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变故。随着改革开放的层层推进,效益低下的国企加快了深化改革的步伐。俞复玲所在的国营纺织厂改组,她成了下岗女工:“一夜之间什么都没有了,整个人像踩在棉花上,没有方向也没有目标。” 咬着牙,闯出去。有着宁波人务实韧劲的俞复玲,没有将时间浪费在唉声叹气上,而是在社会的摸爬滚打中开始了自己的再就业:摇摇晃晃骑着自行车四处送电池,起早贪黑到菜市场讨价还价,边工作边努力啃书学习知识…… “千难万难,不做最难。每个人的目标方向、思想中的浪花朵朵,是需要倒逼激发出来的。打破了原来‘温水煮青蛙’的模式,在直面社会风风雨雨的过程中,才能不断迸发自己的活力和潜能,实现不断地成长。”俞复玲说。 2001年7月,不会电脑、年纪又大的俞复玲跟着当时考试的第一名,被“搭售”到了百丈街道潜龙社区当起了社工——至此,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全新篇章。 “群众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居委会工作,每天管管婆婆妈妈的事,能准点上下班,还有时间照顾家里,多清闲!”不出几天,俞复玲就发现这些“刻板印象”,已是翻了篇的“老皇历”。 此时,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浪潮,给城市居民的思想认识、生活方式带来深刻改变。当居民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作为城市最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社区,势必需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社区成了各个条线工作最后的那个“把关人”。与此同时,停车难、野蛮装修、违规养狗等一大堆琐事,经过不断升级成了纠纷矛盾的“导火索”。 2003年,俞复玲调到划船社区后不久,就遇到了一场小区居民之间长达半年的“拉锯战”。 原来,社区里分为4个小区,各自之间有的铁门还没有拆除,互不相通。门这边的居民想要把门拆掉,方便通行;门那边的居民出于安全考虑,不想拆门。到底该“开门”还是该“关门”?双方争执不下,一道门隔开了居民的心。 为了打破隔阂,俞复玲天天到门两边的居民家里,一户一户地走访,还组织“居民听证会”,将所有的方案事先交给群众来讨论。得知荷花小区的老郑态度最强硬,俞复玲就天天去“磨嘴皮子”,最终老郑不仅松了口,还帮着去做其他人的工作——这道社区的“心门”终于被打开。 “群众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通过这件事,我找到了社区治理的金钥匙——最好的服务才是最好的管理。”俞复玲说。 数十本记载着居民心声的“民情日记”,将整个社区以及社区3891户居民的整体状况装在了心里。“有事来找我”——这句挂在俞复玲嘴边的“口头禅”,也成了划船居民心中最值得信赖的存在。 “不是独唱演员,而是乐队指挥” 每隔一段时间,荷花一村25幢的党员钱国熊就会背起工具箱,到辖区的独居空巢老人家中走访。用电用气是不是安全?是否存在管线老化问题?……只要一个电话,钱国熊就上门提供服务。 “社区书记不是一个独唱演员,而是一个乐队指挥。社区大小事务,必须让居民成为社区的主人。”这是俞复玲总结十多年工作经验所得出的箴言。 俞复玲说,在“钱袋子”鼓起来之后,居民对品质生活提出了更多个性化的需求。对于社区来说,同样需要激发社区里的活力因子,增强居民自治的意识和能力,填补政府服务无法覆盖的空白点。 在划船这个30年“高龄”的社区,俞复玲花了十多年时间,密织了一张“社工+党员+居民”的服务“大网”。 在这张“大网”里,成立了我市第一个在职党员联络大组,网罗了447名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建立了物业公司和居委会联合党支部,有效解决了老小区物业费收取难、物业管理难的问题;成立了由17家共建单位组成的党建联席会和共建理事会,资源整合,共同发力…… “如果大家各管各的,一个社区就散了。通过社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按需服务,让居民在参与中服务、在服务中享受。”俞复玲说,目前划船已培育发展了26个特色社会组织,三分之一的居民是参与社区治理的志愿者。 短短十多年,这个基础设施差、特殊群体多的老社区成了全国样板,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居委会、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等300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 社区是船,人心作桨。这位“逆风翻盘”的“小巷总理”,正指挥着这艘大船稳稳地驶向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