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改革开放同行四十年——

“国宝”保国寺书写宁波文保记忆

图为现在的保国寺大殿。
图为20世纪90年代作家冯骥才(右一)参观保国寺。
不同年代俯瞰保国寺。
小朋友们参观保国寺陈列。
1991年12月,工人在保国寺内吊装唐经幢。
20世纪90年代,市民参观在保国寺举行的文物展。

    记者 汤丹文 陈青 通讯员 曾楠 张璐易 

    (本版图片均由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提供)

    保国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的第一个“国宝”。宁波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改革开放初期,正是从保国寺肇始与起步的。

    日前,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举办了“四十年十个故事”评选活动,并且邀请了曾经在保国寺工作过的林士民、许孟光、丁友甫等老文博工作者重聚。他们的诉说,勾勒并折射了保国寺乃至宁波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四十年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历程。

    首次开放 轰动宁波全城

    1954年保国寺的文物价值被发现后,这座我国南方现存最重要的早期木构建筑遗产改写了我国长江以南无宋代建筑的历史,改变了学界过去对江南古建筑的定位。1961年,保国寺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它真正走入公众视野之中是从1978年开始的,这一年也是改革开放的“元年”。

    宁波市文保所原副所长许孟光(1976年-1981年在保国寺工作)回忆起1978年春节正月初一保国寺第一次向公众开放的情景。他说,那天保国寺入口人山人海,买票的队伍排了500多米,其场面可以用“全城出动”来形容。当时,保国寺一张门票价格为3分,但到了十点多钟,游人实在太多了,面对汹涌的人潮,大家措手不及。为了疏导游人,后来不得不打开天王殿的边门,分阶段地采取免费和限流。那一天,售票约有7000张,但后来估算实际有1.2万人进入保国寺游览参观。“当时,单位的一位老师傅在结束一天的管理工作后坐下来歇息的时候,双腿还紧张得不由自主地发抖,大家都被当日的情形吓坏了。”许孟光说。

    保国寺对公众开放之所以成为轰动宁波的“大事件”,源于市民对文化的渴望。因为当时,宁波还没有一个风景区是对外开放的,而国家级文保单位的开放对大家而言,更是新鲜事。

    1978年,宁波还没有一家博物馆,诸多可移动文物的家底都在保国寺保存着。因此,自开放以后,保国寺也创造了宁波文博界的诸多“第一”:第一次推出“宁波文物藏品展”“宁波史迹陈列”等专题展览;相继从故宫博物院、国际友谊博物馆、中国文物流通协调中心等友馆引进多项展览,成为宁波第一家与国家级机构开展长效合作的文博单位……

    筚路蓝缕 老一代文保人攻坚克难

    对保国寺文保人来说,改革开放初期的创业离不开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的精神。

    保国寺地处宁波北郊,交通不便,属于市区最偏僻的地方。那时,从市区到保国寺上班,许多人是从宁波南站乘火车到洪塘,再花上四五十分钟、走个大概5公里的沙土路和碎石板路才能到达,晴天沙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

    “因为上下班不便,更为了确保安全,有的职工常年吃住在山上,日夜巡查,通宵值班,守护着这处国家级文化宝藏。”20世纪70年代曾在保国寺参与维修和管理的丁友甫研究员回忆道。

    去过保国寺的人都知道,从山下进入保国寺是多级石阶路,连日常用品搬运都很费力,建筑材料运输更是难上加难。旁侧仅有一条蜿蜒的碎石山路供应急使用。影响办公生活没关系,万一台风期间发生险情或有火警时,影响文物抢救却是大事。1989年,保国寺开始整修上山车道。职工们全员参与施工,终于铺成了长约1.2公里的盘山石板道路,而这条路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保国寺建在山上,吃水用水也是个问题。据退休职工郑彭龄回忆,三四十年前,大家喝的是溪坑水,用的是从河里抽上来的消防水,后来改喝瓶装水。而完全通上自来水已是2017年的事。

    改革开放初期,物资的紧张也让保国寺的保护修缮步履维艰。许孟光老先生清楚地记得,当时保国寺维修需要采购5立方米的木材,这要去省里批条子的,不得不常常宁波、杭州两地来回奔波。而保国寺文管所的第一任所长王子庆是个级别很高的南下老干部,诸如此类工作亲力亲为,很多难办的事,也是他通过找领导、战友,才得以办下来的。此外,由于木料紧张,现保国寺接待中心不得不采取水泥、钢筋等材料修建,尽管市领导对保国寺十分重视,在物资需求上也批了条子,但获取物资的过程依旧十分曲折。有一次,工作人员到宁波钢铁厂购买钢筋,但是成品已脱销,幸好厂里的保管员很认真尽职,听说是文物修缮需要,积极想办法。到了晚上总算在仓库里找出了一批俗称“冷条”的替代品,才解决了钢筋问题。

    精心呵护 让古建筑完好留存

    对在保国寺工作的文保人来说,他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障文化遗产的安全。只有安全了,才能把国宝完整无缺地传给下一代。

    徐炯明,市文保所所长,也曾在保国寺工作过。在他的记忆里,最惊心动魄的突发事件发生在1993年夏天,那天,电闪雷鸣夹杂骤雨,击中了大殿西北角的垂脊和戗脊,南面上檐西首个别瓦陇也被打碎。于是,保国寺的整体维修和安全防护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95年,保国寺总体保护维修方案正式出台。1996年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保国寺总体维修工程,直到2002年相继实施完成了大殿、观音殿等维修,以及白蚁防治、消防、排水、防雷等安全工程。之后,保国寺进入了以日常养护和预防性保护为主的保护阶段。

    除了修缮,对国宝进行“知根知底”的学术研究并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测体系,是近十年来保国寺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3年,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郭黛姮教授编著的《东来第一山——保国寺》出版,成为保国寺价值研究的第一部权威专著。此书系统阐述并勾勒了保国寺的学术价值体系。同年,“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暨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

    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确认了保国寺在我国古建筑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典范价值。由此发端,以保国寺北宋大殿与宋《营造法式》关联性研究为核心,保国寺先后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校通过不间断开展课题、项目、出版的系列合作,不断推进和深化保国寺有关历史、科学、艺术、人文的学术研究,在中国建筑史领域确立了“南看保国寺”的价值定位。

    2007年起,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对北宋大殿不断探索和深化构件、环境、沉降等数据信息实时监测采集系统的建设,在国内率先采取科技手段进行预防性保护,率先开发古建筑类信息采集分析数据系统,使用物联网和光纤传感技术监测结构载荷受力,为千年大殿建立了一份内容日趋丰富的“健康档案”。2010年,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张十庆教授的科研团队合作,三年间,详细测绘了大殿的3000多个建筑构件,获取精度高达毫米级的数据上万组,完成了大殿勘察测绘和基础分析课题研究。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文保研究部工作人员的话来说,这犹如为这位千岁老人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不仅为今后大殿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从理论、实证等多个层面,深化了大殿与《营造法式》的关联度。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国寺古建筑群开展的预防性勘察、监测和基础研究奠定了有效保护基础,并联合各个具有技术优势的高校、科研单位开展未雨绸缪的保护研究,为开拓我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积累了宝贵经验,具有示范推广意义。”这是2013年8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年会上通过的《纪念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的宁波倡议》对保国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评价。

    保护抢救 丰富遗产类型和体系

    除了保护千年大殿这座不可移动的“国宝”外,四十年来,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还不断抢救性保护了一批濒临损毁的文物。

    清嘉庆时期的人文画砖屏16幅,是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可移动文物类中的“镇馆之宝”,是1980年从当时的乍山乡黄山村的“大夫第”迁移而来的。据许孟光回忆,当时这座民居前厅和后厅有砖墙分隔,中间设一门,门两侧面向后厅的南北墙体上各有砖屏8幅,共计16幅。这些精美的艺术品能逃过“文革”之劫已属不易,而当时的砖屏经长年风吹雨打和游人的触摸甚至拓印,已经开始风化。这座老宅又是多家农户居住,再不加以保护,在岁月的风霜中湮灭是迟早的事。那时的市文管会办公室主任虞逸仲、保国寺文保所所长王子庆以及林士民、许孟光等人经商量,决定把砖屏迁移到保国寺内保护。“迁移当天,我们将每幅砖屏分成上下两部分,根据两部分不同的尺寸,分别放在定制的木盒里,并编上号。下午,大家就把这些宝贝运到了保国寺。”许孟光说。

    1983年,保国寺还从月湖中营巷一粮站迁入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宁波民居厅堂,在古建筑群西侧复建了史料中记载的迎薰楼;1984年,从江北慈城的原普济寺和市区中山公园分别迁移保护了两座唐代石刻经幢……

    这些文化遗存的存在,使保国寺成为拥有唐、宋、明、清、民国不同时期、历史跨度近1200年的古代建筑群。

    传播利用 活化文物价值和资源

    对宁波人而言,保国寺还是记忆中一个亲切的郊野公园。笔者读小学时,最开心的事是能走着去保国寺春游。十余年来,多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参访保国寺后,对周围环境形成的天然缓冲区印象深刻,盛赞其遗产价值不仅体现在文物本身,更体现在其与周边历史环境风貌完整的融合上。

    “其实20世纪90年代初,保国寺周边山林还是以松、樟为主。后来,市里提出保国寺除了做好‘古建’的文章外,还要做好‘树’和‘山’的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文章。于是,对周边进行了林相的改造,开始种植果树和花木。”徐炯明回忆道。如今,对宁波市民而言,游览保国寺四季皆宜,春天踏青品茶,初夏采摘杨梅,金秋赏桂闻香,冬季踏雪寻梅。而与北山游步道、荪湖的连接,更使市民多了运动健身的场所。日前“保国寺荪湖旅游度假区”正式获批,成为我市第七处省级旅游度假区,宁波城北的自然人文旅游区域逐渐形成。

    2006年,保国寺由文保所更名为“古建筑博物馆”,标志着保国寺成为一座守望遗存、研究历史、弘扬文化的古建筑专题博物馆,开启了保护与展示、教育、研究并重的遗产“博物馆化”转型发展之路。“近年来,我馆以青少年社会实践作为着力点,践行‘文化惠民、文化共享’的理念,通过多样化的教案和课程设计,持续策划组织寻访、研学、体验等社教活动,厚积薄发,连续获得文物部门、教育部门的肯定。2018年,更被国家教育部列入‘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在中国博物协会开展的‘2015-2017中国博物馆青少年优秀案例推介展示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学设计奖,这已成为博物馆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的另一双‘翅膀’。”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徐微明副馆长说。

    现在的保国寺文博工作者正通过遗产的“博物馆化”,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在缜密、审慎地守望好千年遗存的前提下,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将以完备的科技监测体系为核心,以“海丝”申遗为机遇,以“互联网+”为载体,不断深化预防性保护举措,拓展价值研究和传播影响,改进展示利用方式的创新,讲好东方历史建筑文化内涵的“匠心·匠意”故事,探索“遗产+教育+休闲”模式下历史基因传承、文化消费升级、文化创意经济和文旅资源融合的发展路径。

    “当我们把保国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点滴故事梳理之后,不但体会了时间的力量和老一辈文保人创业的艰辛,更增添了使命担当的力量和信心。未来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必须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徐学敏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