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苦引窗灯探奥玄

——读张如安《元代宁波文化史》

    朱田文           

    近日,获赠宁波大学教授、宁波文史研究专家张如安先生的新作《元代宁波文化史》(上下册),十分惊喜,开卷得益。

    《元代宁波文化史》分经济表现、思想流变、经史之学、文学菁华、诸艺争辉、文教事业、科技进展、宗教兴盛、社会生活、对外交流共十章,117万字。张如安先生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着眼于大文化的宽广视域,经过细心的考辨分析,在通盘研究一地发展的文化动力、文化条件、文化环境、文化内容等基础上,尝试以全景视角进行观照,首次构建元代宁波地域文化史。

    “板凳甘坐十年冷”。张如安先生在十余年前,即着手于元代四明文化史的研究,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梳理,发现元代四明文学成就不俗,于是先期出版了《元代宁波文学史》,这属于断代专题史。此后,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元代以前的宁波历史文化的梳理,在主编了《宁波通史》(史前至五代卷),完成了《北宋宁波文化史》《南宋宁波文化史》两部专著后,又将工作重心放回元代,开始《元代宁波文化史》的写作。他甘于寂寞、潜心学术、持之以恒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众所周知,元朝的大一统结束了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为元、明、清600多年的统一安定奠定了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元朝疆域辽阔,虽历时不足百年,却很有时代特点。而元代四明文化,既有适应元朝统治的鲜明色彩,也在地域文化运行的强大惯性下,延续着原有的历史传统。尽管与南宋时期的文化高潮相比,元代四明文化确实明显地回落了,但它仍处于南宋四明文化“高潮的延长线”上,保持着相当的活力,是四明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很有深入探究的必要。

    但是,“元代宁波卓尔不群的文化品格,至今还远没有被认识。”元代四明学者的著作大多失传,留存至今的元代四明文献,除了几部集子外,还有大量零散的资料广布于各个角落,不易搜寻。汇集一代散文的总集《全元文》,遗漏的四明之文实不在少数。张如安认为,“长期以来学界对宁波区域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堪称丰硕,但具体到元代这一历史时段,相对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感兴趣者并不多。”

    基于文献基础和研究现状皆不容乐观,因此,张如安在著述前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构想:一是在广泛搜罗文献的基础上细读文本,致力于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在广阔的视野下,更加系统化地叙述宁波文化的历史;二是以考证为手段,搞清一些模糊的历史时空点和事实,以此搭建进一步叙述和研究的平台;三是以文献学为基础,将四明人士的散佚诗文列为必要的附录,若将其与《全元文》《全元诗》配合,差不多可构成比较完整的《元代全四明文》《元代全四明诗》,借以弥补宁波历史上缺乏“全”字号地方文献的不足。他说:“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需要克服的困难数不胜数。当我想更为精细地叙述时,在充分汲取学界研究精华的过程中,也时常慨叹以往研究的粗疏和缺席。”

    即便如此,张如安先生还是克服种种困难,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地域断代的“文化超市”:经济方面,有海上漕运的兴起、市舶司的设立、海外贸易的发展、对日贸易的特殊性等精彩内容;思想史、经史之学方面,梳理了“深宁学派”的流变,探讨了王应麟的文献之学;文学史方面,更是对众多诗人、散曲大家、元代前中后期散文、高明及《琵琶记》等进行了艺术分析和总结;对音乐、书法、绘画、雕塑(建筑)艺术进行分类阐述;对地方官学、书院、私塾、刻书、藏书等文教事业的介绍相当精准且精彩。此外,对元代宁波的医学、地理学、宗教等分析旁征博引,言之有物。尤其是最后一章“对外交流”,运用大量史实再次证明了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

    张如安先生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打开了记录四明人文历史的“百宝箱”。他在前人的基础上,用独特的眼光将那些零碎的断片重新修复、串联起来,在散乱中建立起有效的“秩序”,构成鲜明的地域印象,从而最大限度地重构了整体的地域文化史,这是相当不容易做到的。

    他还在本书的概说中提出:四明作为一个文化传统悠久的地域文明体,自宋以来,其文化的生长繁衍具备了内生性的演变动力,由原来的散点呈现转变为谱系性传承,这不但有助于地域文化人的“集体发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地域文化的传递不致发生断裂。这一观点在学界是新颖的,并且也是有说服力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