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只兔子的扶贫阶梯

—— 宁波12年“东兔西移”精准帮扶启示录

我是萌萌哒浙系长毛兔,扫我,看精彩的“西游”故事

    首席记者 厉晓杭

    没有产业,脱贫攻坚就如“无源之水”。要拔穷根,持续发展方能赢得春天。

    “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裤,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发端于宁波镇海一个不起眼的帮扶项目,长毛兔,由镇海送往普安,从普安走向贵州全省。在今年7月举行的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长毛兔项目被列为全国20个产业合作经典案例之一。

    “东兔西移”,顺应国家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大势,为西部贫困地区产业再造带来转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秦应和如此评价:世界长毛兔产业看中国,中国长毛兔产业发展后劲在西部、优势数贵州、领头在黔西南。

    从小项目到大产业,从“输血”到“造血”,12年间,长毛兔“西移”阶梯推进,负重前行。近日,本报记者远赴黔西南,追寻长毛兔产业发展轨迹,探求精准脱贫破局之路。

    精选项目是关键之举

    短期可受益,长期有前景,产业才能“服水土”

    黔西南州,宁波对口帮扶地区之一。

    群山绵延,蜿蜒曲折。黔西南州普安县南湖街道的长毛兔养殖基地坐落在半山腰,蓝顶白墙。

    养兔仅4个月,26岁的贫困户蒋加琴就获得了第一笔收益。“政府资助我100只种兔和5000元饲料。兔子73天可剪毛,一年能剪5次,繁殖也特别快,现在我已经有300只小兔了。”

    在“家门口”就业,并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文化程度不高的蒋加琴此前从未有此奢望。如今,她住在养殖基地宿舍,一边养兔,一边照顾两个孩子。蒋加琴说,优质兔毛每公斤约180元,企业会主动上门收购,预计一年可增收3万元。

    产业是否“服水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检验。普安是国家级贫困县,兔产业在当地生根发芽12年,其间也历经波折。

    2006年9月,通过宁波挂职干部徐天红牵线,镇海区德信兔毛加工厂正式到普安县开展长毛兔养殖试验示范,251只巨高长毛兔搭乘专机送到普安。

    “这里有着东部地区不具备的优势。”德信兔毛总经理陈卫东一一细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长毛兔繁殖率可提高三成;饲草丰富,就地取材可降低养殖成本;夏季依然可生产优质兔毛;兔毛货值高而重量轻,便于运输,不受季节影响。

    “一开始大家不接受,我们就先找了6户农户试养,效果非常好。”陈卫东回忆,随后双方达成协议,由政府办基地,企业负责收购、加工和销售。然而2014年前后,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兔毛市场价从每公斤240元跌到了120元,养兔一度成了赔钱的买卖。为了挽回颓势,政府及时出台政策,进行保底收购,稳住了兔农的心。

    “这个项目10多年没有‘死掉’,就充分证明它的生命力!”普安县委书记农文海坦言,发展产业,普安以前也走过“弯路”,种过核桃、养过鹅,都没有成功。“试水长毛兔产业,我们经历了试验养殖、示范带动、全面推广三个阶段,阶梯式推进。”

    当地鲜有人知,“浙系长毛兔”是我国自主培育的第一个长毛兔品种。育种专家麻剑雄是团队带头人。他认为,产业扶贫,既要让农民短期内快速受益,又要考虑中长期的市场前景。只有不断试水,因地制宜,产业才更具生命力。

    激发动能是根本之策

    扶志+扶智,农户企业共生,扶贫才能自我“造血”

    普安是布依族、苗族集聚之地,山多地少、劳动力外流。推广兔产业,每向前一步,都困难重重。

    普安县副县长方健说,当时贫困户多数存在畏难心理,发展产业怕赔,主观能动性不强。在深度贫困村,贫困户增收尤其困难。

    1990年出生的代太榜,家住高棉乡地泗村,曾经南下务工。在别人迟疑甚至怀疑的时候,他两度养兔,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轨迹。“2013年我第一次创业,没想到养殖过程中兔子大量死亡。”代太榜说,他吸取教训,半年后顶着压力再上,加强了疾病管控和兔笼圈舍管理,养殖规模得以逐步扩大。2015年,养殖收入达到7万元。

    当地人看到了希望,纷纷以入股分红、参与养殖等方式投身兔产业。代太榜养殖的长毛兔笼位从最初的120个发展到如今的1530个,兔存栏1000余只,年收入10余万元,并带动20余户贫困户脱贫。

    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不动,扶贫的轮子就转不动。镇海区副区长包志安从事结对帮扶工作8年,成了半个“兔专家”。他说:“脱贫攻坚需要多元支撑,最关键的还是人。致富能手、技术专家、企业家,都是最活跃的生产力。扶贫,必须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鼓励贫困户自我‘造血’。有了自我发展能力,持续脱贫才有保障。”

    前几年,国际市场兔毛价格波动频繁。一家民企的“能量”显然不够强大,2015年3月,经镇海方面牵线搭桥,普安县与浙江新大集团合作成立了新普公司。

    “我们要建立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与企业共生发展。”新普公司总经理顾福朝说,新普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化发展经营模式,建立投资托管、保底分红、订单养殖等联结机制。“企业提供培训、种兔、饲料、药品和技术服务,回收兔毛,低潮期保底价收购。这样,兔农几乎没有市场风险,积极性就高了。”

    为推广兔产业,当地干部挨家挨户发动村民;新普公司则多次开展技能大赛,用养兔能手的致富故事激励人心。

    普安县下大力气在每个村集中建设一个以上养殖小区,给予相关贫困户2万元实物补贴,贫困户只需每栋兔舍每年支付给村里200元,便可在“家门口”就业。每个小区可帮助6户以上贫困户脱贫。

    打造全链是长久之计

    三产融合,做实走“深”,脱贫才能阻断“病源”

    产业扶贫,要做实,更要走“深”。打造全产业链,犹如“造血”过程中不断注射“强心针”。

    我国东部地区兔产业发展早,生产成本日益攀升,西部地区起步晚,但后发优势明显。“东兔西移”,大势所趋。

    顺应于国家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贵州省抢抓机遇,于2015年出台产业扶贫规划,加快将“小兔子”培育成大产业。“普安兔”变成了“贵州兔”,兔产业一跃成为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在贵州10个县进行复制推广。

    长毛兔养殖在普安也有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普安县共发展长毛兔养殖户765户,其中贫困户541户,建成长毛兔养殖小区39个,在建170个,兔存栏20.86万只,综合产值5000多万元。

    兔产业更有望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新普公司与普安县政府紧密合作,投资7.88亿元建设长毛兔产业园区,计划到2020年建成集长毛兔种兔繁育、农户养殖、兔毛加工、纺纱、针织、梭织、服装、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预计园区可带动5000户农户脱贫,户均年增收3万元至5万元,辐射带动1.5万户农户共同增收。

    “更长远地看,兔产业有望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为高端扶贫项目。产业园区建设和普安城市化同步发展,不仅能推动贫困户就业,也能加速普安城市化进程。”包志安说,今年镇海区加大帮扶力度,投入资金约3700万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支持兔产业发展。他认为,让贫困户参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才能有效阻断贫困的发生。

    产业链后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正在发力。今年4月,由德信兔绒起草的分梳兔绒纺织行业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近日,苏浙一带知名企业多次到普安考察,寻求产品创新,拓展兔绒市场。“兔绒的价格是羊绒的1/4,如能应用于市场创新面料,在服装行业的前景非常广阔。贵州的兔产业在全国都有竞争力!”陈卫东说。

    产业共兴,合作共赢。“东兔西移”走过12年,甬黔两地情谊日深,脱贫攻坚跑出“加速度”,冲刺拔寨前景可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