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 11月21日、22日,《宁波日报》等媒体曝光了我市违规出租小区车库车棚用于经营、住人等问题,引起强烈关注。 现实生活中,每当因车库车棚出租发生纠纷,居民大多会找物业公司寻求解决,对此,物业公司确实没有任何推卸的理由。但平心而论,面对当事人,并无执法权的物业公司除了劝说又有多少手段可以应对呢?正如报道所说,当物业公司上门要求承租人搬离时,对方可以坚持不搬。 车库车棚出租,与出租者和承租者的利益有直接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整治就是动了他们的奶酪,当事人采用各种手段抗拒几乎是必然。因此,企图通过物业公司、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进行柔性规劝,试图改变当事人的出租和承租行为,基本是不切实际的。 车库车棚出租乱象之所以长期得不到纠正,与某些部门的不作为、懒作为有直接关系。一些部门在平时大多持视而不见的态度,畏难情绪当头,对整治缺乏信心。群众反响强烈时,则习惯于一阵风式和运功式执法,其结果必定是“风头一过,卷土重来”。 车库车棚出租是明显违反相关法规的行为,予以整治具有充足的法律依据。根治这一乱象,关键在于相关部门要树立法治思维,刚性执法尤其不能缺位。所谓刚性执法,笔者认为,首先是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严格执法,铁腕执法,绝不能有任何妥协;其次,执法必须常态化,鼓励群众提供各种违法线索,并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对违法当事人作出准确、及时、有效的处罚,明确释放违法必受罚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