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兵 唐代著名史学家吴兢所处的时代,是被称为“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执政前期。表面上,唐朝社会是一片海晏河清、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实际上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看到了日渐显露的社会危机。吴兢有着强烈的敏感性和责任感,为给当时的执政者树立一个施政楷模,他悉心编写了《贞观政要》一书,将唐太宗与大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君臣之间的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论君道、政体、任贤、求谏、纳谏、择官、尊师、杜谗、崇儒、安边等分类排列,为执政者治国理政提供镜鉴。 《贞观政要》中,记载有一段唐太宗关于治国理政的论述。太宗谓侍臣曰:“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意思是治国和养病的道理相同,病人即使感觉痊愈,也需要格外保养调护,如果再触犯病理禁忌,一定会导致死亡。天下刚刚安定的时候,尤其需要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如果就此骄奢放纵,必然导致衰乱覆亡。 唐太宗所说的“天下稍安,尤须兢慎”,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作为“贞观之治”的缔造者,他的“兢慎”意识尤其突出。在执政前期,唐太宗一直秉持着“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理念,以魏征为“人镜”规谏自己。为了警醒自己不重蹈隋亡覆辙,唐太宗要求朝中大臣经常替他“思隋氏灭亡之事”,并特意定下“论隋日”,同大臣们专门讨论、总结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 实际上,唐太宗的这种“兢慎”意识,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比如《周易》有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说的就是,不论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都应该在形势大好之时,一刻也不忘记保持“兢慎”意识的道理。历代文人墨客对于“兢慎”意识也颇为推崇,比如杜光庭的《李绾常侍九曜醮词》中有“事主立身,得罄忠诚之节。循怀省己,常持兢慎之心”;元结的《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虐》中有“夫为君上兮,兢慎俭约,可以保身”;许浑的《送沈卓少府任江都》中有“少年作尉须兢慎,莫向楼前坠马鞭”;杜荀鹤的《泾溪》中有“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张萧远的《履春冰》中有“愿将兢慎意,从此赴通津”……这些都是告诫为政者,言不妄发、事不轻举、谨于言而慎于行。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举世瞩目的成绩。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行百里者半九十,即使是在一帆风顺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小心谨慎,切忌自满疏忽。增强忧患意识、注重防范风险,是我们党从历史兴替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只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常怀“兢慎”意识,才能不让纤芥之忧变成心腹之患,不让绊脚之石阻挡前进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