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2月0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伦文事笑谈中

——读恺蒂文化随笔集《小英国,大伦敦》

    车厘子           

    在西方文化里,英国文化是绕不开的,而我们又惯称英国为“英伦”,足见首都伦敦之于英国的权重。从古至今,英伦三岛出过那么多大文豪、大作家,留下那么多文学名著,可鸿篇巨制总难免让人望而生畏,即使社科类著作如柯瑞思的《剑桥:大学与小镇800年》、阿克罗伊德的《伦敦传》我也没能坚持读完,个人口味还是偏爱短小明快的文化随笔。启蒙的第一本书是高中时在图书馆偶然借阅的《英伦采风》,许多年后才知道作者林行止先生人称“香江第一健笔”。后来又陆续在董桥的文章中采撷到英伦文化中一些老派的吉光片羽。最近兴致盎然读完恺蒂的文化随笔集《小英国,大伦敦》,封面上附有英文书名《Tiny Britain,Huge London》,细一咀嚼字面,似乎比中文书名更有滋味。

    不知“恺蒂”者,一看名字洋气扑鼻,会想当然以为是老外,没想到却是从安徽农村走出来的学霸,“恺蒂”是笔名,她本名郑海瑶,从复旦外文系硕士毕业后赴英留学,因撰写“英伦文事”系列书话而成名。恺蒂与毛尖都曾是《万象》杂志的王牌作者,两人也因此结缘成了闺蜜,还互为对方的书作序,《小英国,大伦敦》的序文《小笼包与鲥鱼:读恺蒂》,正是毛尖所写。

    恺蒂久居伦敦,最近10多年来零星发表在报刊上有关英国的文章有上百篇,从中挑选了27篇集成本书,分为“论政”“说事”“评书”三辑。按照本书的介绍,“论政”关于英伦政事,“说事”关于英国文化,“评书”关于英国书籍,但通读下来,其实“说事”和“评书”实可同属一大类。谈英国文化能离得开英国书吗,英国书里不都是英国文化吗?作者把“论政”摆在首位,有她的道理,但我读来,觉得终不如后两辑有意思。毕竟恺蒂在图书馆、博物馆工作过,谈书论文才是看家本领。

    我读《小英国,大伦敦》最津津有味处,在于恺蒂挖掘了不少重量级英国作家的“毛病”,准确地说是性格缺陷,使读者耳目一新。譬如《两面狄更斯》中指出,作为英国最负盛名的作家,狄更斯简直可以搬上神坛,但恺蒂通过品读克莱尔·托马琳的《狄更斯传》,认为“还原了他有血有肉有悲有喜有激情有怒火有慈悲有恶毒的普通个人的形象,将他的双重性格表现得非常充分”:“一方面,狄更斯精力充沛,充满自信,魅力无穷,慷慨无私,很会为别人着想;另一方面,他脾气暴躁,独断专横,耿耿于怀,控制欲强,具有强迫症性格。”狄更斯最为人诟病的是对外人慷慨而对家人苛刻乃至冷酷——这,诚然是“两面狄更斯”了。《现代女子奥斯丁》一文中说,简·奥斯丁应该是中国读者最钟爱的英国女作家之一,但真实的奥斯丁究竟是怎样的,历来史料阙如,难下结论。不过恺蒂还是有本事从细枝末节中找到线索,“从她的小说中,我们知道她肯定最爱聊天八卦闲言碎语嚼舌头,从现存的160封书信中,我们能读到她刻薄损人的话语及跃出常规的评判。想象一下卡桑德拉所销毁的其他书信,会有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方。”

    人无完人,可以理解,而恺蒂所写至少说明一点,人性阴暗面的表现,中西大同。中国人常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读了本书才发现,西方作家也不是省油的灯。恺蒂揭露了一个西方“文人相轻”的鲜活案例,事见《想象〈尤利西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当然也是最难懂的)小说之一,甫一出版,“乔伊斯的同代作家们对此书的意见也颇有分歧,艾略特和海明威都认为它是天才之作,而乔伊斯的门邻们——英国作家则对此部作品不以为然”。说不以为然还是好听的,同属意识流作家的伍尔夫直接批其为“让人作呕的大学低年级学生抓挠脸上的青春痘”。而以《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书闻名的D·H·劳伦斯抛出的评价则更不堪,读来又好气又好笑。

    后记中提及,和恺蒂一起为此书选文的复旦学妹曾建议书名为《英伦艺文志》。可恺蒂觉得,“这个书名太高大上,我既非学者,也谈不上是作家,更倾向于定义自己为‘自由撰稿人’,所以,还是觉得《小英国,大伦敦》更合适。”无疑,作者的“自知之明”,反而成就了这本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