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2月0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乡村环境美起来、产业强起来、村民富起来、资源活起来、风气好起来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中显身手

镇海十七房村。
胡陈光点聚落乡村振兴体验中心。
茅洋乡的玻璃栈道。 (何峰 摄)
奉化大堰后畈村。

    记者 何 峰 通讯员 鲁 敏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市旅发委提供

    近年来,我市从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千村景区化”建设、民宿品质提升、休闲业态培育、旅游公共服务完善等方面着手,不断推进乡村旅游提升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用旅游+的方式,让乡村环境美起来、产业强起来、村民富起来、资源活起来、风气好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大丰收’。”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径、重要引擎,乡村旅游要通过打造景区村庄、注重产业培育、激活发展主体、实施集聚发展、探索机制创新,在乡村振兴中有新作为、大作为。

    乡村环境美起来 “千村景区化”让农村实现处处美

    穿过一条条清幽的古巷,漫步在镇海区十七房村,江南水乡的灵动景致便映入眼帘。这里,一头是原汁原味的古风遗址,另一头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农村。

    前些年,十七房村通过保护性开发,成为一个知名景区。去年以来,十七房村实施整村提升工程,发展新业态、完善产业链。在刚落成的明清古街,入口处便可见茶室、咖啡吧、书屋等店铺。而在附近的悠游十七房项目区内,包含花房故事、农夫乐园、儿童天地、牧场时光四大板块的农业田园综合体正在收尾。旅游,已成为十七房村实现振兴的新引擎。

    初冬夕阳里的北仑区柴桥街道河头村,层林尽染,灿若朝霞。

    河头位于“中国杜鹃花之乡”柴桥,村内花田连片,被网友誉为“彩色村庄”。近年来,河头村投资近300万元,在村内主干道两侧新植香樟、红叶石楠、杜鹃等花木3公里,增加绿化面积5万多平方米。

    “美丽村庄和景区村庄,听起来差别不大,实际上隔着十万八千里。”河头村党支部书记石志德说,能不能成为景区,关键看有没有旅游产业。河头村以云雩山游步道为核心,沿线种植蓝莓、杨梅、樱桃等水果,打造集旅游、观光、采摘、烧烤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同时,打造环村参观线,建设“柴桥·老味道”乡土风情体验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品尝青团、生煎、麻饼等特色美食。

    打造大花园,成为大景区。美丽风景激活“美丽经济”的村庄,在四明大地开始“遍地开花”。“我市已有39个3A级景区村庄,下一步,将以打造景区的理念来建设农村,推动一处美迈向一片美、从一时美迈向长期美、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今年,我们主动将景区村庄的创建任务由180个提高到240个。”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市还通过建设旅游厕所,推进乡村“厕所革命”。每到周末,“古道之乡”鄞州横溪镇便迎来大量的背包客,人们来这里健身、休闲。几年前,旅游厕所的缺乏给游客带来不便,同时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横溪镇政府旅游科夏慧介绍,去年以来,横溪借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东风,对标国家标准,新建改建10座旅游厕所,提升了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尤其是亭溪岭木屋旅游厕所,标识标牌极为规范,为3A级旅游厕所,成为乡村旅游中的别致一景。

    乡村产业强起来 民宿等新兴业态焕发农村新活力

    “这里有一种灵秀的美,山腰雾气缠绕,竹林落叶有声。住在这里,可以清洗浮躁、放空自己。”住客张小姐这样点评“龙观禅那”。

    “龙观禅那”静卧在海曙区龙观乡南坑村的一个山坳中,四周青山如水墨铺开,这里春时百花斑斓、夏时草木葱茏、秋时丹桂飘香、冬时落雪缠绵。龙观是“龙观禅那”主人戴如希丹的故乡,少年时的她在这片山山水水里兜转。长大后,戴如希丹做过二十几年的甬剧演员。“民宿,是我们返乡的通道,既已迈出,别无选择,唯有做得最好。”千呼万唤始出来,戴如希丹用了三年时间打造“龙观禅那”。戴如希丹说,她的民宿情怀便是返乡,便是寻回儿时的龙观。因为在她看来,“乡伴、乡建绝不只是小情怀,那是让我们的山乡农园以最快的速度提升价值!”

    鞍山村是江北洪塘唯一的规划保留村,这些年逐渐成为宁波市民休闲的“后花园”。在外闯荡的王少华毅然回老家投资,把奶奶及邻居家的老宅改造成民宿,并将民宿取名为充满乡愁韵味的“老樟树”。“老樟树”把农耕文化与音乐文化、摄影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品牌内涵,吸引了不同喜好的客人来到这里。在她的带动下,鞍山村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市民口中的“网红民宿村”。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只有产业兴农村才有活力,农民才有奔头。江北洪塘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乡村必须进一步挖掘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资源,持续培育和强化村民运营能力,引入更有价值、更有个性的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居民富起来 为农民开辟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新路子

    北仑春晓街道在全省率先打造乡村旅游创客模式。由4名大学生组成的春晓乡创团队负责设计旅游线路、设计伴手礼、包装农产品,并注册“村姑”商标,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和下单。农家寻常的土豆、年糕片,经过包装后,提升了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

    而北仑大碶街道也正在探索乡村旅游创客的另一种模式。大碶街道塔峙社区内有桂花、杨梅、竹林等,农业资源和景观资源非常丰富。前几年,大家各顾各的,效益不好。现在,由过去的单打独斗变成了抱团发展,社区策划桂花节,统一包装,打出“塔峙大阿嫂”品牌,糖桂花卖出了30元一瓶的价格。塔峙社区主任董燕说,目前 500多名大阿嫂活跃在农旅融合的第一线。

    发展乡村旅游,让广大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就地转化剩余劳动力,既增了就业,也富了脑袋,更鼓了口袋,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在家门口创业就业致富的新路子。

    镇海区九龙湖镇汶溪村秦山自然村被“四湖连珠”包围,虽坐拥“青山绿水”,却无法转化成“金山银山”。2016年6月,秦山以“生活美学村”为主题,党员干部带头先后开出了7家民宿,走出了“民宿村”的第一步。“秦山边上就是九龙湖,这么好的资源条件,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成功。”“秦家小院”女主人张莲萍说。每逢饭点,“秦家小院”内就会升起袅袅炊烟,鸡蛋、蔬菜、河鱼等本地的“土特产”,成了远方来客“舌尖上的美味”。以“民宿”为载体,过去封闭的小山村也开始和外面的世界连为一体。

    9月底开始营业的江北甬江街道畈里塘达人村,通过村庄整治、环境提升、农旅产业发展,完全改变了面貌,成为一个农业综合体,推动乡村旅游由传统的食宿、观光为主向休闲、体验、度假转变,村民实现在当地就业创业。

    乡村资源活起来 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转化通道被打开

    位于蟹钳港畔的白岩下村山海资源丰富,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和运营机构,美丽资源一直“沉睡”着。随着茅洋乡成为我市首批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周边村庄的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民宿。见周边村庄的乡亲们赚得盆满钵满,村党支部书记胡凯急在心头。

    经过反复讨论,白岩下村创新推出村民众筹模式修建玻璃栈道。项目总投资300余万元,共有250户村民参与众筹,每户投入8000元换取1股,共募得项目建设资金200万元。项目投入运营后,扣除经营成本,集体收取利润的10%,余下部分由持股村民参与分红,让村民共享成果。

    玻璃栈道沿山悬空而建,山海风光尽收眼底,迅速成为“网红”景点。不少村民成为景区的“员工”,实现了就地就业。白岩下村与象山县蟹钳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展开合作,由后者参与项目策划,与200多家旅行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宁波范围内开通乡村旅游直通车。“玻璃栈道项目6月19日开始试营业,不到4个月就收回了成本,这个项目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胡凯说。

    3年前,我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乡村旅游全域化模式。“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来,乡村旅游要素进一步向重点区域集聚,品牌效应非常明显。同时,这些区域在发展旅游的体制机制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示范效应显现。下一步,将结合景区村庄建设,使乡村旅游成为我市旅游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乡村有思想、让村庄有温度、让村民有活力”,位于宁海的胡陈光点聚落乡村振兴体验中心今年5月成立,它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是一个能提供“农旅文商”一体化服务的乡村综合体。

    同为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宁海桑洲镇,则成立了青溪旅游公司,运作乡村旅游项目。该公司通过统一征收流转农村闲置房屋土地,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打通“资本进村”最后一公里。“去年以来,青溪旅游公司促成7家民宿在桑洲投资,直接增加村民租金收益30余万元。”青溪公司总经理章展告诉笔者。

    乡村风气好起来 旅游引领乡村的风尚和文化自觉

    旅游带来物质的同时更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理念,引领了乡村的风尚和文化的自觉。一片整洁待宾客、一张笑脸迎宾客、一杯清茶敬宾客、一则故事暖宾客、一桌好菜宴宾客、一份安心慰宾客、一个挥手送宾客,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竞争力之一。

    慈溪龙山镇方家河头是3A级景区村庄,古村、古树、古道、古屋使其成为宁波、上海等城市居民节假日休闲的好去处。通过建设、细化、提升,方家河头整合周边资源,挖掘村庄文明文化内涵,成为集文明文化、生态休闲、美丽宜居于一体的文明建设共同体。当地村民与环境、游客和谐共处,使文明成为方家河头一道看得见、摸得着、悟得了的靓丽风景。

    在海曙龙观乡李岙村也是3A景区村庄,他们用景区思路打造村庄,建好桂花公园,传承红色文化,让村庄拥有更多的旅游元素,不仅有可观赏的景观,推进农村发展的新型业态,还有可流传的故事和历久弥新的人文历史。

    奉化区大堰镇是我市首批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去年,全长10.2公里“连山堰情”文明示范线将一个个村庄和景区串联起来。这里有中国美院设计的3D壁画,有活化石之称的千年红豆杉,有文艺评论家巴人的故居,有村民自发打造缸瓦艺术的后畈村。文明的新风逐渐在大堰传播、开花、结果,既发动了群众参与创建,又助推了群众增收,既展示了全域旅游成果,又提升了群众文明指数。

    宁波市2018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公示

    1.海曙区高桥镇民乐村

    2.海曙区集士港镇新后屠桥村

    3.江北区慈城镇南联村

    4.江北区慈城镇半浦村

    5.江北区慈城镇三勤村

    6.镇海区庄市街道光明村

    7.镇海区九龙湖镇秦山村

    8.北仑区春晓街道上车门村

    9.北仑区新碶街道嘉溪村

    10.鄞州区咸祥镇南头村

    11.鄞州区横溪镇周夹村

    12.鄞州区东吴镇三塘村

    13.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

    14.奉化区大堰镇大堰村

    15.奉化区溪口镇岩头村

    16.奉化区溪口镇三十六湾村

    17.奉化区尚田镇鸣雁村

    18.奉化区莼湖镇南岙村

    19.奉化区大堰镇后畈村

    20.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林家村

    21.余姚市四明山镇大山村

    22.余姚市大岚镇大俞村

    23.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

    24.余姚市大隐镇芝林村

    25.慈溪市龙山镇山下村

    26.慈溪市周巷镇万安庄村

    27.慈溪市横河镇大山村

    28.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

    29.宁海县岔路镇天河村

    30.宁海县长街镇对岙洞村

    31.宁海县梅林街道河洪村

    32.宁海县胡陈乡梅山村

    33.宁海县深甽镇南溪村

    34.宁海县力洋镇海头村

    35.宁海县前童古镇鹿分村

    36.象山县黄避岙乡塔头旺村

    37.象山县墙头镇溪里方村

    38.象山县泗洲头镇墩岙村

    39.象山县茅洋乡文山村

    40.象山县涂茨镇旭拱岙村

    41.象山县茅洋乡花墙村

    42.象山县茅洋乡白岩下村

    43.象山县鹤浦镇大沙村

    44.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东钱湖镇殷湾村

    45.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东钱湖镇东西村

    46.杭州湾新区庵东镇海星村

    根据《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细则》有关要求,经村庄申报、所在区县(市)初评推荐、专家现场验收及综合考评,拟认定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民乐村等46个村庄为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现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社会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1.电子邮件:nb_lvyou@126.com;

    2.传真:0574-87291266;

    3.信件:宁波市昌乐路143号行政中心8号楼宁波市旅游发展委员会,邮编315042。

    反馈截止时间:2018年1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