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行走基层·乡村发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故事和镜头呈现新时代乡村变革

——电影《春天的马拉松》引出的话题

(孙吉晶 摄)
南岭村向日葵花海 (孙吉晶 陈云松 摄)
电影首映现场 (陈云松 摄)
电影拍摄现场 (孙吉晶 吴劼阳 摄)
南岭村游人如织 (孙吉晶 吴劼阳 摄)
南岭村油菜花节乡村旗袍秀(吴劼阳 摄)

    宁海《村级权力清单》(简称《36条》)被“搬上”了荧幕,又将火上一把。

    本月14日,以《36条》推行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为核心剧情的电影《春天的马拉松》将在全国各大院线正式上映。

    作为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的优秀国产电影,《春天的马拉松》和《照相师》《大路朝天》《闽宁镇》等9部影片,被国家电影局重点宣传推介,以电影的形式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伟大历史进程,用故事与镜头呈现、讴歌伟大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春天的马拉松》从一场途经乡村的国际山地马拉松赛着手,引出了中国东部乡村振兴和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生动故事……

    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卓佳洋 蒋攀

    小山村成了“主景地”

    从桑洲镇政府所在地驱车,沿着盘山公路行驶大约十分钟,便来到了南岭村。细雨蒙蒙中,小山村被氤氲得如同一幅山水画,格外引人入胜。村口广场上,立着一块仿制石头,上刻“云顶村”三个大字。

    南岭村咋变成了云顶村?村委会主任章思强道出了缘由。原来,《春天的马拉松》导演看中了山清水秀的南岭村,把这里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和主要取景点。片中四成以上的镜头取自于这个风景优美的山村。祠堂、民宿、村委会办公楼等,都成为电影里的一处处美景。只不过在电影中,村庄的名字变成了“云顶村”。如今立在村口的石头其实是一件道具,被保留下来。

    章思强记得,当初在选择拍摄主景地时,他陪着导演等在村庄四处转悠。南岭村的山水风情和人文风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南岭村能够成为故事的发生地,更离不开村庄这些年的变化。曾经,这个大山里的“空心村”因环境脏乱、经济落后,让人望而却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启动以来,被确定为示范村之一的南岭抓住这一难得机遇,拆除危旧房、硬化道路、绿化村庄及庭院,让村容村貌脱胎换骨,还曾获评中国最美景区之一。“南岭能拍电影,以前想都不敢想。”村民们说。

    今年7月初,《春天的马拉松》剧组进驻南岭村,演员加上剧务人员,共有一百多人。小山村如同过节一样闹猛。

    随着电影开拍,章思强竭尽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南岭村也几乎是全村总动员,配合影片拍摄。因剧情需要,南与舍民宿包给剧组使用两个月,变成了电影里村主任方春天的家。为了契合故事场景,民宿主人王秀玲把装饰的吧台撤了,墙面重新粉刷。不少村民也积极投入其中,有的拿出自家的锄头、镰刀等农具作为小道具,有的还成了群众演员。电影中最后一幕场景,七八十人组成的浩浩荡荡的十里红妆婚嫁队伍中,抬花轿、搬嫁妆的角色全由村民扮演。年过半百的村民章以兴在影片中出演干农活的农民,并说了一句台词,让他大呼过瘾。

    “演员在荧幕上看起来很光彩,可拍的时候很辛苦。”南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苗静说,两次拍村班子开会讨论的场景,她出演“云顶村”的村支部委员。为了达到最佳的声音效果,大热天里,会议室门窗紧闭,空调也不能开。尽管群众演员没有一句台词,但所有人神情投入,坐在会议室里一遍遍地拍,一场下来汗流浃背。导演要求很严格,动作、语气、神态不到位都得重来,短短几分钟的戏要拍上一两个小时,甚至大半天。

    在王秀玲的印象中,有时候导演安排在晚上拍戏,演员和剧组人员要忙到凌晨一两点钟。每当这时,热情好客的她会煮上一大锅面条或者做农家小吃麦饼给他们当夜宵。“在宁海拍宁海人自己的故事,大家很有自豪感。”她说。

    尽管电影拍完已过去了3个多月,章思强的手机里仍保存着不少片场照片。“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拍夜景,剧组在祠堂前用起吊机把一盏大灯挂到半空,把整个村庄照得如白昼,场面十分壮观。”章思强说,剧组在村里拍了足足一个月时间,这些照片都是精彩见证和珍贵回忆。

    基层治理成果的荧幕演绎

    《春天的马拉松》以起源于宁海的村级权力清单制度为题材,以轻喜剧的表现手法,淋漓尽致地向观众展现乡村基层治理的成果。

    2014年,宁海开始推行小微权力清单,梳理并颁布了《36条》,通过科学确权、阳光晒权、规范用权、严格控权,切实把村干部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宁海农村基层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2月,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

    为了更好地宣传这一基层治理的村级样本,两年前,宁海开始寻求合作方,打算通过拍摄电影或者电视剧,扩大《36条》的影响力,进一步打响这一基层治理首创经验的品牌。

    “宁海与上海尚世影业达成合作,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宁海县委副书记李贵军说,影片得到了上海市和浙江省宣传部门的大力扶持和悉心指导。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宁海的这项制度创新展现出物质富裕后的中国乡村农民对精神富裕和制度建设的追求,可谓意义非凡。

    通过荧幕,如何演绎这一基层治理的成果?经过前期的调研和策划,著名导演夏晓昀和宁海当地作家张忌挑起了重担。“《36条》是一项制度,怎样用艺术手法通俗易懂地呈现出来,把它讲深讲透,这是我们要做的。”在数月的走访过程中,夏晓昀和编剧张忌等人深入宁海几十个村,深切感受到《36条》实行4年来给当地干部群众带来的巨大影响。

    电影里有这样一幕:村主任方春天因为急于解决刘家村路面修缮问题,发包工程违反了《36条》,受到了处罚。这一剧情设计源自实际案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些村干部因流程、效率等原因违反了《36条》,看起来以更快的速度办成了事情,但埋下了贪腐隐患。”夏晓昀表示,农村事情多且细,村干部确实不容易当,《36条》将权力放在老百姓的眼皮底下运行,哪些符合流程,哪些不符合流程,一目了然。电影通过这一情节点出了《36条》的核心,那就是“讲规矩”。

    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海人,张忌把宁海元素运用得炉火纯青。影片中,高潮一幕是村口上演宁海平调《金莲斩蛟》,金莲用巧计将恃强凌弱的“独角龙”斩杀。房间内,方春天上了一盘“钢筋菜”,质问马镇长偷换廉价钢筋抽取差价。两个场景相互穿插、相辅相成,画龙点睛、一气呵成。

    精心的剧情安排来自悉心打磨。正式定稿正值世界杯期间,张忌和导演一起连续工作了三个通宵,两位球迷沉浸在剧本讨论中,把球赛忘在了一边。今年7月,中国电影家协会专门在北京组织专家召开《春天的马拉松》研讨会,交流研讨剧本。

    相较于其他农村题材电影,《春天的马拉松》的新意还在于展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中国农村新貌,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我们在影片中呈现的图景,打破了观众对传统农村的固有印象。‘云顶村’山好水好,村民的屋子好像世外桃源里的小洋楼,村民们开民宿在家门口致富。”夏晓昀说,这其实就是如今东部沿海地区的乡村真实状况。

    作为一部新型现实主义农村题材电影,影片取名《春天的马拉松》,一方面讲述了方春天在筹备本村的一场国际山地马拉松分站赛过程中,面临解决涉及村级公务、村民管理及宗族关系、家庭关系等一系列棘手问题;而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于:落实《36条》,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也如同一次马拉松长跑,需要勇气和耐力,最终将抵达目的地。

    一部电影的后续影响

    《春天的马拉松》7月5日正式开机,历时52天完成拍摄。影片中所有的镜头取自宁海。

    为了更全面地展现宁海特色,剧组几乎走遍了宁海全境,从安居乐业的县城到美丽富饶的山村,从十里红妆的绵延喜气到泥金彩漆的精美绝伦,真切的生活美、纯粹的自然美、瑰丽的文化美、朴实的人情美,当代中国新农村的崭新风貌在影片中淋漓尽致地得以体现。

    近两个月的深入生活,宁海的城乡风貌给演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日前在宁波和上海举行的点映仪式上,众位主创人员几乎众口一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景超乎想象。夏晓昀说:“我被《春天的马拉松》带进了新农村,希望更多观众能因为我们的电影到今日新农村去看看。”

    在宁海,电影拍摄虽已完成,但后续影响在不断发酵中。李贵军表示,《36条》影响力的提升,对宁海乡村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宁海正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请,争取将国家乡村治理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落户宁海,集聚一批乡村治理专家和研究人员,为全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宁海经验和力量。

    在国内,一首歌、一部电影火了一个城市的例子为数不少。作为《春天的马拉松》主景地,南岭村能否借此机遇,推动乡村旅游再上台阶,开创一片新天地?事实上,此次并非南岭村第一次亮相荧幕。此前,《八只鸡》《七把枪》《秋若如初》等影片摄制组都来村里取过景,央视节目组也曾屡次前来拍摄乡村风光。如何利用好资源优势,成为南岭村谋划的大事。

    这几年,桑洲镇利用天空茶境、油菜花田等自然景观,举办“品茶节”“油菜花节”等系列活动,带动农产品销售,发展民宿经济,闯出了一条山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挖掘文化内涵,拓展旅游业态,实现差异化发展。”桑洲镇党委书记陈云苍说,桑洲镇计划整理展示片场照片,复原部分电影场景,开设小影院循环播放,打造特色产品,同时深化乡村治理文化,扩大《36条》的品牌效应。

    在电影中,泥金彩漆、宁海平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精彩亮相。剧中方春天解决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让民宿老板娘方婶接纳女儿方小小的男友、泥金彩漆工坊的手艺人一鸣。不少镜头在东方艺术博物馆拍摄,该馆馆长、泥金彩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才良专门为电影设计制作了绘有梁祝图案的泥金彩漆盒子。“电影上映后,泥金彩漆定能大放异彩。”黄才良说,非遗项目真正走到人们的眼前、手上,变得鲜活起来。

    许家山石头村的古戏台、王干山乡叙民宿、西门城楼、兴宁廊桥、浙江最长古石桥——戊己桥等都是电影剧情的拍摄取景点。宁海平调《金莲斩蛟》这出戏是在茶院许家山石头村的古戏台上拍的,村民竞选村主任的拍摄地也在古戏台前的广场。许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叶全奖说,加上这部电影,在许家山取景的电影电视剧就有5部了,村里正在考虑借助《春天的马拉松》上映,进一步提升石头村的知名度。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