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打造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宁波”的新引擎

宁海县长街镇九江村多彩农业项目工程
梁弄镇花海里的波斯菊点亮新农村
土地综合整治让田成片、路成网、树成林
北仑区春晓爬山岗废弃矿地华丽转身国际赛道

    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篇刚起笔的大文章。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了“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谋得深一层来谋划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群众满意导向,部署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具体来说,就是对乡村生态、农业、建设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对农田进行连片提质建设,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集中盘活挂钩利用,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进行集约精准配置,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统一治理修复,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

    2018年以来,我市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耕地得保护、生态得改善、发展得空间、百姓得实惠”目标,加快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着力实施村庄整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和矿山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目前,全市已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15个,涉及建制村75个,区域总面积45.3万亩,预计工程完成后,可垦造耕地3980亩、旱改水2226亩、建设用地复垦1565亩、高标准农田建设31026亩,矿山整治1680亩。

    高站位谋划 优化乡村用地空间布局

    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节约优先”原则,一个规划引领、一个方案统筹、一个平台实施,对各类土地资源开展全要素、多手段、高效益整治和修复。

    坚持“一个规划”引领。以多规融合为理念,根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衔接城镇区域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规划,并按照“可以操作、可以落地、可以承受”的原则,整合不同规划目标和农民发展诉求,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实施依据。全市共完成12个村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其中北仑、鄞州已完成工程所涉及村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镇海、奉化、宁海已完成部分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其余区县(市)正在编制。

    坚持“一个方案”统筹。各区县(市)以村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因地制宜编制全域土地整治实施方案,合理确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目标、整治模式、整治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突出“全”和“整”,紧密结合当前我市开展的一系列助推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做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有机融合,全域整治、全面提升。全市1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均已完成了实施方案的编制,江北、北仑、慈溪、象山已由县级政府行文上报省全域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他实施方案已报省审查,进一步修改完善再正式上报。

    坚持“一个平台”实施。全着力搭建一个全要素投入保障的全域土地整治平台。组织保障方面:市级层面,正在积极构建由党政领导挂帅、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市国土资源局成立了工作班子,建立局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县级层面,也正在建立相应工作协调机构。政策保障方面:市级层面正在制定指导意见,将在计划指标奖励、农村产业用地保障、指标调剂收益分配、示范项目资金补助等方面给予扶持。区县(市)层面,也在逐一研究各领域项目扶持、资金整合、金融支持、土地利用和改革创新等相关政策,将资金、项目、政策和改革举措整合到整治平台上,制定相应配套政策,做到精准施策。技术支撑方面:区县(市)在具体编制实施方案,咨询规划建设、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乡村治理等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论证,做到土地整治与相关领域的跨界融合。同时,区县(市)之间利用工作平台经常性开展交流,相互取经,组织到杭州、嘉兴、衢州等地进行学习考察,边摸索边推进全域整治工程。

    多模式创新 探索“土地整治+”路径

    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先行选择部分工作基础好、代表性强的地区开展示范建设,尊重自然、尊重差异、尊重实际,对接后续土地利用诉求,因地制宜创新“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存量盘活、产业融合、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特色业态综合体、矿地综合利用”模式,多种模式组合在一起实施推进。

    以“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梳理改造型整治为主打。如,象山县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治理修复,加大对村庄内“一户一宅”“应拆未拆”、违法建筑的拆除力度,促进村庄面貌更新和群众居住环境改善,同时积极推进建设用地复垦,复垦产生的用地指标优先落实农民建房需要,有节余的有偿调剂到其他地区,既增加当地村集体经济收入,又拓展异地发展空间。象山县已梳理村庄400个,清理“一户一宅”2.17万户,腾出宅基地430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030亩,一揽子解决“村庄规划、危旧房治理、农民建房”等历史遗留问题,每年减少建设占用耕地500亩。

    以“土地整治+存量盘活”的宅基地换房型整治为主打。选择城镇规划区内的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庄或城郊村庄,开展“宅基地换房”试点,节约的建设用地复垦成耕地,运作增减挂钩政策,将指标调剂到城镇使用,或者节约的建设用地实行土地储备,进行再开发使用,为下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创造条件。如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鄞州区姜山镇井亭村、慈溪市横河镇大山村、宁海县山头应村、象山西周镇上张村等整治工程,将拆除了自然村,集中建设了新村,一增一减,可节约大量土地,原自然村的建设用地复垦成水田,使周边耕地集中连片。

    以“土地整治+产业融合、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发展特色业态综合体为主打。如,余姚市梁弄镇利用横坎头历史文化和四明山自然资源,打造红色旅游景区以及会务、影视、培训、农业实践、民宿等一批产业。奉化区西坞街道开展以金峨村为龙头,结合当地的花木、农业为主线,配套旅游观光为主要特色的整治。象山县晓塘乡开展实施雁鹅塘地块“咸改淡”项目工程,将原先的咸碱地生态修复为水田,形成3200亩连片的耕地,发展以生态为主导的精品农业,扩大生态农业观光园。

    以“土地整治+矿地综合利用”的生态修复型整治为主打。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环境修复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一项重点内容,加强田、水、路、林、村、矿的系统治理,实施一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提升生态宜居水平。省级矿地利用试点项目——东钱湖金童山矿区,区域内原有6家矿山,分属东钱湖和鄞州区管辖,我市协调东钱湖管委会和鄞州区政府,将这6个矿山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矿地项目,投入1.2亿资金进行政策处理,可开采石料4300万吨,采矿权出让即可获利5亿元以上,6年后可得到1760亩建设用地。

    全方位统筹 凝聚攻坚破难工作合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镇村实施、群众参与”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造成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加强资金统筹。深入开展土地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公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危旧房改造、平原绿化、电力、通信、燃气等相关涉农资金整合,并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启动资金,强化资金保障。鼓励以奖代补、委托代建、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根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规范有序参与单体工程实施。各级政府在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各项要求的前提下,与金融机构合作,取得融资支持。

    突出村级主体。在全域整治过程中,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实施主体,由乡镇政府去组织引导、主导,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和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益权,让农民共享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成果。对整治产生的土地指标,采取政府回购等方式给予村集体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用于当地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事业改善,促进村庄整治、村民增收。

    强化宣传督导。邀请市级主要媒体走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广泛宣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宣传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纳入区县(市)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检查、通报各区县(市)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充分利用各类平台系统等监管手段,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管,确保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象山: 以“三权分置” 撬动“全域整治+”

    东海之滨——象山,三面环海、两港相拥,是国家首批生态文明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今年以来,象山县国土资源部门以增存挂钩为抓手,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主线,做好土地文章,盘活沉睡资源,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率先进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取得积极成效,得到了中央农业农村部、省市有关领导充分肯定。

    ■荒坡地变绿洲良田

    晓塘乡西边塘村全村域面积9066亩。针对耕地利用碎片化、非农化、抛荒等问题突出,该乡率先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预计可新增耕地面积910亩,新增水田面积772亩,复垦57亩,最终可形成3200亩连片的耕地。整治工程重点推行“土地整治+精品农业”,组建雁鹅塘开发公司统一整治、统一流转、统一开发,全力打造规模精品农业。目前已流转300余亩水田,产生经济效益40多万元。

    ■古遗址变田园山居

    儒雅洋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结合文化保护与土地综合利用,以“土地整治+三权分置+坡地村镇”为抓手,引进乡伴文旅团队和浙旅投古村落保护基金联合开发。西周镇上张村村庄建设总面积105亩,建设用地可生态复垦耕地70亩,产生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用于保障剩余居民安置用地6.5亩,及西周镇重点项目儒雅洋新村和乡伴旅游配套用地20亩,余下的县里统筹使用,解决了用地问题。同时通过宅基地“三权分置”,流转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使用权11处,涉及用地面积1144.17平方米,建筑面积1148.1平方米,合同约定、登记颁证让农户和投资方吃了一颗定心丸。

    ■旧农房变度假乡墅

    鹤浦镇小百丈村有老石屋、水库、百亩茶园、千亩柑橘园和张苍水兵工厂遗迹等资源,但许多宅基地和农房一直闲置,村集体经济较薄弱。今年4月24日该村颁发了全省首本宅基地“三权分置”不动产权证,成功引入安可公司通过租赁村内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投资2000万元开发精品民宿,村集体每年享受公司项目利润的3%分成,预计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收入10万元。该团队将投资约7000万元建设精品民宿和一所环保主题的自然营地。

    撰文 易理强 陈芳 朱军备

    图片由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