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海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饭店的LED显示屏滚动播出的内容变成了“年夜饭火爆预订中”的宣传语。年夜饭,这个被百姓一年中最为看重的“团圆饭”如今不仅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更让很多饭店开启了一年中的“捞金”模式。 年夜饭所代表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一顿晚餐,更是传统年文化的象征性符号。热热闹闹的团圆饭,除夕之夜的围炉守岁,是珍藏在每个人心中最难忘的年味,即便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年夜饭也不曾缺席。而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却喜欢将年夜饭交给酒店去操办。档次是提高了,菜肴也更丰盛了,但因为少了亲情这个必需的“佐料”,反而少了很多的年味和感觉。 很喜欢某品牌家居的一则广告:“如果没有厨房,也许你不必早起;如果没有锅碗瓢盆,你也不必费尽心思;如果不用回家吃饭,你不必如此匆忙。但,如果没有这一切,生活,少了许多味道。因为,用心的每一餐,让家更有味。”年夜饭也是如此,在家操办虽然繁忙、辛苦、折腾,但就是在这种奔忙之中,家人团聚了,氛围融洽了,年味增加了,亲情也回来了。 有民俗专家认为,年夜饭可体现出亲情、责任与孝道的结合,如果将年夜饭交给饭店,势必将年夜饭本身具有的丰富内涵删减不少。很多人一方面抱怨现在过年缺乏年味,一方面又喜欢把年夜饭搬到酒店。其实年味就是家的味道,让年夜饭“回家”,其实就是让年味回归。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民生邮箱187168466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