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1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公路交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渡运萎缩是难以回避的事实

农村渡运困境何解?

更新后的象山铜钱礁渡口,渡船实行公交化运作,班次增多,方便海岛居民出行。
象山县农村渡运实行公交化改革后,渡工参照国企标准领取工资、享受社保,没有了后顾之忧。

    记 者 包凌雁

    通讯员 范鸳曼 宋 兵 

    曾几何时,渡船是人们重要的出行工具,舟楫往来,带动两岸百业兴旺。

    随着越来越多的桥梁和隧道的兴建,天堑变通途,一些古老的渡口逐渐走向萧条。

    渡运萎缩,如何保证偏远地区的百姓出行?又如何挖掘渡口的其他内涵,延长渡口的生命力?

    从渡船变“公交船”

    政府兜底保证出行

    “以前坐船1.5元,现在只要1元,班次比过去多,船舶更新了,坐起来更安全更舒适。”前天一早,象山县石浦镇东门渔村村民老董提着刚买的新鲜蔬菜坐上“公交船”,边向无人售票箱投币边和记者闲聊。

    东门渔村与石浦镇隔着浅浅一道海湾,坐船五分钟就能到达。岛上现有居民200多户,在象山众多的渔村中,规模不大也不小。居民日常出行,就靠这条小小的渡船。

    象山三面环海,两港相拥,境内有600多个岛礁。特殊的地理环境,让渡运成为当地海岛居民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据了解,象山辖区目前共有渡运航线10条,渡船12艘,渡口(停靠点)23处,渡工35人,年渡运量达55万人次、9万车次。

    今年四十出头的女渡工吴爱图17岁就开始掌舵,每天早上6时开船,一直要忙到晚上6时。过去,渡船采用的是“以渡养渡”和承包经营的模式,她不敢请假休息。“这种模式曾有效解决了百姓水上出行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海岛居民的大量外迁,渡船的经营效益日益低下,许多管理问题和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象山县港航管理局农渡管理负责人罗向荣告诉记者,除了疲劳驾驶外,为了保本,经营者势必会减少安全投入,导致渡船维护保养不到位,船况普遍较差。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失去平衡时,各种问题和矛盾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在更偏僻的小岛,常住居民只有十几户,每天出岛人数不多,渡船经营艰难。渡船班次少、不固定,等候时间长,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曾经有位岛上居民患病急于就医,在等不来渡船的情况下找了一艘非客运小船出岛,下船时不慎掉入海中,幸好救助及时才幸免于难。

    农村渡运陷入困境,怎么破?去年8月,象山港航管理部门赶到景宁“取经”,该县在渡运公交化改革方面是全国先进典型。考察回来,象山根据自身实际,注册成立了象山县汽车轮渡有限公司农村渡运公交分公司,作为象山县农村渡运公交化管理主体,履行农渡公交化管理职能。

    去年年底,象山印发了《象山县农村渡运公交化改革实施意见》,明确将全县渡船、渡工及渡埠(码头)移交国有企业统一经营管理。渡运公交公司优化了渡运航线班次安排,施行定船舶、定航线、定航班的“公交化运营”,让百姓出行更加便捷。也就是说,政府将关注点放在了更偏僻更冷门的农村渡运上。

    改革后,渡运公交公司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对所有农村渡船实行公司化管理,渡运安全主体责任得到了有效落实。

    渡运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渡工从“个体户”变成“企业职工”。收购渡船后,公司优先考虑聘用像吴爱图这样的渡工,纳入公司统一管理,参照国企标准领取工资、享受社保,彻底解决了渡工的后顾之忧。

    30年来,吴爱图终于有了固定搭档,这是公司根据安全生产的要求另外增加的渡工。她和搭档根据工作时间轮流开船。在即将到来的春运中,她也会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工资收入增加了,还能保证休息,这让我更加热爱和珍惜这份工作。”吴爱图说。

    该留还是该撤

    渡口遭遇生存危机

    象山县汽车轮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锋告诉记者,改革后,渡工原先收入不稳定,如今年薪能达到7万元,且被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这样可以吸引年轻人加入渡工队伍,解决渡工青黄不接的问题。”叶锋说。

    即便如此,在公路交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渡运的萎缩仍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象山县定塘镇与宁海县长街镇,隔着石浦港岳井洋相望,英山渡轮是两镇之间最便利的交通工具。天气好的时候,在定塘英山渡口向西北眺望,对岸宁海的居民楼隐约可见。

    这两个地方如果走水路,直线距离只有1.5公里,坐船只要十来分钟;如果从陆地上绕,则要经过新桥、泗洲头等地,全程有五六十公里,开车起码要1.5小时。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里就一直是交通要冲。从早先的小舢板到现在的车客两用船,渡船正在逐步迭代。前几年,当地政府对英山渡口进行升级改造,进渡口的道路从10多米宽的坑坑洼洼的泥路全部拓展为30米宽的水泥路,渡口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

    随着岳井洋大桥的建设,英山渡该去该留不仅让老百姓猜测,也成为政府部门面临的难题。按照以往的经验,大桥开通,渡船的客流量会呈现断崖式下跌,但是立即退出,两岸的老百姓又不能接受。对此,象山相关人士建议最好将渡船保留一段时间,根据客流情况逐渐退出。

    如今,我市还有23个农村渡口,分布在8个区县(市)。有以余姚河姆古渡、江北半浦古渡为代表的11个内河渡口,也有以英山渡为代表的12个沿海渡口。这些曾经为老百姓出行立下汗马功劳、甚至兢兢业业服务了好几百年的渡口和航线,目前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它们像饱经沧桑的老人,突然被裹进历史洪流中,是“一刀切”退出,还是继续传承,抑或是转型升级求发展?

    向左旅游向右文化

    深度挖潜未来可期

    在距离英山渡15公里的金高椅渡口,每天有渡船穿梭往来于高塘岛和花岙岛之间。这里除了当地居民,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展和海岛开发进程的加快,从去年开始,当地有关部门对金高椅渡口实行了“大整容”,新建一座500吨级浮码头,长134米,可以容纳2个汽渡泊位和1个客运泊位。

    金高椅渡口的升级,正是花岙岛整体开发中的重要一环。金高椅渡运站负责人金辉告诉记者,新的码头建成后,既能保证水上交通安全、提升陆岛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和旅游事业发展、提升渡运服务品质。“一方面让群众坐上舒心船、过上平安渡,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渡口的旅游功能,寻求新的发展方向。”金辉对此非常期待。

    众多古渡,分布在中国的大运河两岸,江北半浦古渡便是其中一个活着的渡口。古往今来,半浦古渡迎来过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也送别过远涉江湖的半浦子弟。如今,通过渡口来往的人少之又少,但是这一条船、一名摆渡人,已经成为半浦村活着的历史。“这几年,江北区不断挖掘渡口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热潮中,更是着力挖掘半浦村的独特文化内涵与魅力,力求彰显古渡文明的厚重历史感和渔家休闲特色,让书香古渡重新焕发光彩。”江北区慈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17年度浙江美丽渡口创建中,运营人数并不占优势的半浦渡口榜上有名!

    随着新时代交通事业的发展,千年古渡繁华落尽。今日,它们正以另一种方式焕发出勃勃生机。市港航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随着公路的延伸,将有更多的渡口面临转变。有些可能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仍然可以另一种形式挖掘其内涵,如与旅游结合,将“码头文化”纳入其中,留住千年水上文化,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有些需要升级,提高码头的安全等级,让乘客更加舒适和安全。

    过去三年,我市陆岛交通均等化改造从未停止。截至去年,实际改造30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8000万元,共对8个区县(市)的19个渡口进行了渡埠改造,新建2条渡船、改造12条渡船。今年,金高椅汽渡码头改造建设工程和石浦水上客运中心场站及设施改造工程还将继续推进。

    本版摄影:包凌雁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