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 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16日举行专题座谈会,有委员表示:“消费升级是未来中国经济一大关键词,新零售业被视为未来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能否优先布局便利店,为市民节约成本?”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回应称,北京“正在推动便利店搭载更多的社区服务”(1月17日《新京报》)。 上个月,北京首家可以经营药品、医疗器械的便利店曾引发舆论关注,收获了不少好评。这实际上是北京探索便利店“一店多能”的尝试。从此次陈吉宁市长的表态看,今后社区便利店不仅是卖日常用品,还将承载更多服务功能。虽然还不清楚便利店将增加哪些社区服务,但方向是正确的。 便利店一般位于社区的一隅或街角,因为距离近、居民前往省时省力而受到欢迎。但过去多年,各地便利店功能普遍比较单一,以零售日用消费品为主,没有最大化挖掘便利店的服务潜力。实际上,便利店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多服务,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自身也增加盈利点,此外还能推动城市新零售业发展,助力经济增长。 便利店搭载更多社区服务是一种趋势,需要政策支持和市场创新。去年10月,北京市商委等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拓展发展空间、加大资金支持、改革经营许可、规范执法检查等举措,积极支持便利店发展。随着政策逐步落地,相信会培育更多便利店,便利店也会搭载更多社区服务,这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从市场角度来说,需要创新意识。新零售时代的便利店与传统的粮油店、杂货店有明显区别,便利店投资者只有深入研究居民需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服务功能,才有望获得快速发展。以在多个城市开设便利店的国安社区为例,其线上线下服务已覆盖零售、海外购、家政、维修、快递、养老、公益、金融等方面。 可见,便利店搭载更多社区服务的空间非常大,因为社区是居民比较集中的地方,而居民需求是多元化的。如果便利店仅仅是提供日常消费品,其视野与格局就太小了,只能维持基本经营,很难发展壮大。所以,便利店的投资者、经营者,既要借助政策“东风”,也要挖掘并抓住社区居民需求,才能让便利店从单一化功能转型为“一店多能”。 笔者期待,搭载更多社区服务的便利店能早日走进更多居民小区,以便让传统的便利店实现更新换代,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举例来说,水管堵、电器坏、锁难开等问题困扰着不少社区居民,找人来修面临“十元材料费百元人工费”,且维修质量难以保证。一旦社区便利店承载维修等功能,不仅可以降低居民维修成本,还可以让居民更放心一些。 其他城市的管理者,也应该借鉴北京促进便利店发展的相关措施,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便利店搭载更多社区服务,来提升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实际上,商务部印发的《居民生活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早就提到了“便利实惠”,但在很多城市,目前还是传统便利店居多,而搭载更多社区服务的新型便利店比较少,这需要各地多出实招。
|